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媽媽負能量爆

如果說孩子上學是碰運氣看遇到什麼老師,我覺得當媽生孩子也是碰運氣看遇到怎麼樣的孩子,不是好壞之分,而是睡多少吃好壞情緒強度等差異。

七歲澄澄的煩惱

昨天趁著燦寶午睡,我們有一段難得的談話時光。澄澄問我煩惱和願望有什麼不同,我回答,都是會一直想到的事,煩惱不見得可以解決,想到就心裡很煩;願望不見得會實現,但想到的時候有點開心、期待。本質是很像的,只是帶給人的感受不同。

自學記錄--苦樂參半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自學,我覺得苦樂參半自找的😵

樂的是,能按照孩子的能力、性格與興趣,安排合適的學習步調與素材,並且隨時調整,每天調整,和孩子一起討論調整!不過這些都不用說太多。
我覺得自學的苦是比較容易在教育改革、自主學習的口號下被忽略的,甚至爸媽覺得苦,還會被指責是因為不懂自學真諦、對孩子學習有不當期待、不合適的安排、耐心不足、沒有好好等待理解孩子等,反正有些人認為自學生不快樂多半是家長的錯,但他們很少談家長也會不快樂--因為家長不快樂是自己的課題。
是,這是真的,但我覺得這句話也省略了太多。人有付出就有期待,說學習是孩子的事成人不可以有期待,我覺得很假(攤手),我連去買鹹酥雞都期待好吃了阿(是否要被指責把教育譬喻商品是惡質),何況付出了我應該工作或休息的寶貴時間,帶著孩子做各種我也沒嘗試過的學習,還要細緻要等待要同理要溫和要想方設法勾起孩子學習興趣。

繪本推薦-誰說野狼就要壞

這學期第一次講故事又遇到教師節,週末仔細地挑選了家裡的繪本,發現這本 #誰說野狼就要壞,從大野狼就是壞角色的刻板印象出發,以生物擬態知識,帶著孩子認識自己。

我馬上決定就是這本書!因為書裡多種動物面對自己的改變,有的引以為傲,有的感到困擾茫然,也有慢慢接受的狀況。非常適合剛從小一升上小二的孩子,她們迎接學校的新生,但自己對於學校與團體生活的節奏也仍在摸索中,家裡的關係因為他的年齡增長可能也有了期待與改變。而孩子本身應該隱約察覺到自己有點不一樣了,不管喜不喜歡都要接受與面對。

2020年的課題是和孩子一起面對生氣的情緒

最近常常和兩個孩子道歉,因為各種事,可能是突然感到煩躁、因為家事太多而不耐煩、被孩子的狀態搞到生氣爆炸...以前的我一定非常愧疚,覺得自己怎麼可以這樣那樣不好好跟孩子說話,或者是沒有先探究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沒有先好好談,現在我不會了。

我還是對孩子受到自己的情緒的波及感到抱歉,也覺得自己被孩子情緒炸彈轟得遍體鱗傷實在很委屈。但我會認真告訴他們我的感受我的心情,還有我的情緒如何起來又落下。我希望他們能理解,我是一個正在努力的人,他們會看到媽媽的挫折與失敗,還有學習掌握自己情緒的過程(偶爾成功偶爾失敗)。會常常聽到媽媽和他們道歉,接著討論下一次我們怎麼應對怒氣升起的瞬間,找方法和自己的、對方的情緒共處,傷害到對方時要說對不起,被傷害時也要說出來,設法不委屈的共同生活在一起。

推薦--性別是彩虹色的嗎?

先讓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你的『性別』是什麼?原因為何?」

一般常見的理由大多是「因為從小就認為自己是男生/女生」、「自己被當成男生/女生養大」、「身分證上的性別」、「因為自己是異性戀者,喜歡女性/男性」、「因為自己擁有男性生殖器官/女性生殖器官」、「生過小孩」等等。
那麼請你想著一位最好的朋友,他的「性別」又是什麼?原因為何?答案可能是穿著、舉手投足、聲音、身形、上廁所時選擇了男廁或女廁等等。
我們在分辨他人性別時,會透過眼睛與耳朵蒐集對方的資訊,再根據這些資訊作判斷對方具備了女性或男性要素,但傳統的性別二元化觀點早就在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實行後就該被捨棄,從那之後一路走來,台灣性別運動之路雖然顛頗難行,不過16年後的今日,我們還是迎向了多元性別世代,《性別是彩虹色的嗎?》能幫助你做好準備。
《性別是彩虹色的嗎?》不只是關於性別的身分認同與專用名詞解說而已,還包含了豐富的生命故事,相異性甚大的背景、廣泛的年齡範圍,呈現了面面俱到、極為詳盡的LGBTQIA+世界,也納入了那些常被誤解以及能見度不足的身分認同。

自學記錄--遇到不理人的老師怎麼辦

澄澄平常只上學兩天,所以我們還是安排了幾個團體課程,讓媽媽和他都可以透透氣,我也不用負擔所有的課程。其中步道課讓我很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