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腳踏史地桌遊營

今年夏天 腳踏史地 第三次開桌遊營,照理說是駕輕就熟(亂講),但每次都有新挑戰,一次比一次還不容易。


第一次只有三天,小孩們或獨立創作或分組,自訂主題與形式,完成了幾個有趣的小遊戲。澄澄、懷仁和柚子,一起做出了「#鄭成功大戰毛毛蟲」,很無厘頭,但是遊戲好玩,鄭成功一路無情追殺毛毛蟲,滿頭問號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小孩天生的遊戲本能。
.
第二次,我們希望能把桌遊發展得更完整,最後能製作出實體版桌遊,所以讓孩子們分成三組,有卡牌遊戲,也有澄澄和州州、苡涵一起製作的「#世界末日生存戰」,還有我陪伴的「#捷運怎麼了!?」。
人一多,挑戰也多,不願妥協的小孩吵翻天,沒有怕尷尬的,這點我真的佩服,最後,大家也真的協調出一個特別的模式,把兩種世界的概念合一。
甚至,隔年我們依照孩子們的捷運桌遊,策劃出真人版的北捷尋妖營隊,小孩要擲骰子前進、解謎、拿寶石,真的很好玩呢!
.
今年, Joanna Huang 雄心壯志,要孩子們以台灣歷史為主題,我原本有點擔心,後來發現是杞人憂天,泡在台博館三個半天的小孩完全沒問題。
以我們這組來說,孩子們依照自己喜愛的桌遊,去帶入台灣歷史的元素,再依序淘汰,很快決定了 #日治時期為時代背景,參考寶可夢卡牌對戰的遊戲為基礎,修改成:
👉原生種動物為主要角色
👉原生種植物為功能道具
👉傳統小吃為角色所需能量
日治時期的事件與人物,則為特殊資源卡,孩子們選定了蔣渭水、謝文達、後藤新平、蔡培火、裕仁皇太子......等人物,事件包括解纏足、興建鐵路、公共衛生改善等,這些小孩的台灣歷史知識真的贏過好多好多大人,非常厲害。
雖然遊戲規劃進行的很順利,但實際玩起來有點無趣平淡,所以我們又添加了天災元素,畢竟台灣小島就是多災多難,但可以藉由擲骰子,決定角色是撐過天災的磨難,還是不幸......
大家可以想像,這四天小組成員無論再溫和、相處起來多契合,也一定會產生許多摩擦與衝突。每個人都很疲憊、心急、期望完美卻知不可及,說話越來越激動、不滿的情緒升高......然後是接受、妥協、知道自己已盡力、看到彼此的努力。
這就是我們和孩子一起體驗的過程。
一起高高低低,大笑也惱怒,互相鼓勵,讚美,肯定,告訴彼此,我們真的做得很好。
.
如果在學校社團帶一學期的桌遊創作營隊,能有一樣的效果嗎?我不敢說,因為在校園裡,我們能難忍受衝突持續發生,也很難讓孩子那樣去碰撞真實的情緒,把一場又一場的爭執走過去。
.
總之,週六下午好幾組人來玩,有人讚不絕口,也有人因為無法結束遊戲而煩躁,但是一想到是八名小學生的製作,就覺得超級了不起!角色的戰鬥模式融入了生物特性呢,可愛的手繪圖畫,也不是AI繪圖能取代的。
我真心希望這群可愛的小孩,能記得2025年的夏天,當大人們因不同的目標努力生活、社會紛紛擾擾時,他們浸泡在台灣歷史裡,聽故事,逛博物館,盡情的享受遊戲、創作遊戲。
一生中,能有一次這樣的夏天,多好!
當然,可以常常這樣玩,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