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八歲的小燦

和小燦相處一天是這樣的:

以平穩的狀態,度過這個昏暗的黎明時分

我很喜歡的韓漫 #不過是黎明時分 最後一集,作者寫下這樣的獨白:

黎明即將來臨的時候
遠方的天空會開始出現微弱的光芒
那微弱的光線會照亮我們的人生
雖然天色仍昏暗但終究會大亮
現在不過是黎明時分
-
我的想法也是如此,
從726之後,就知道台灣人的狀態,
或許是四百年來政權的頻繁變換,
讓台灣人覺得,能活就好,有錢賺就好,
生活的理想不過是夢一場。
為別人想,就是讓自己吃虧,
說真的,越讀台灣歷史,
越能理解最醜的風景為什麼是台灣人。
也能知道,為什麼最美的風景也是。
既然政府無力處理資訊戰,
台灣人注定在這個數位時代被愚弄,
那麼接下來的每一天,
我都要和喜歡的人,親愛的小孩,
做喜歡的事,活得很開心。
以平穩的狀態,度過這個昏暗的黎明時分。
-
我每天都在想,要讓小孩生活在最好的環境,
度過被關愛的一天,有收穫有體驗,
睡前,必須要是心滿意足,
躺在安全舒適的床上,和愛他們的人交流心情。
我們每天睡前都告訴彼此:「祝你有個好夢。」
一開始只是澄澄說,現在我們都會說,
我發現這是個了不起的祝福。
希望你連在夢裡都快樂。
簡直是超級奢侈的愛。
我們要保持著這樣的心情,在2025年8月23日之後,
繼續好好把孩子養大,讓他們成為懂得快樂、能夠去愛的大人。
他們,會讓台灣變得不一樣。

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腳踏史地桌遊營

今年夏天 腳踏史地 第三次開桌遊營,照理說是駕輕就熟(亂講),但每次都有新挑戰,一次比一次還不容易。

辨識出社群網路上大量的 AI 文

七月開始,我聘了Germini 當助理,一起討論修改教案、設計活動,常常是持續好幾天的修改又修改,他很勤快,也很包容我的任性和反復無常,但我不找他寫文章,偶爾他幫忙寫的文案會被我幾乎全文改掉,我們也琢磨出 AI 寫作難以避免的內建模式,用這樣的規則去推敲,其實不難辨識出社群網路上大量的 AI 文。

如何與孩子一起建立手機煞車系統

許多教養專家都強調「愈晚給愈好,給了就是走上不歸路⋯⋯」我家相反喔,兩個孩子都是一上小學,就擁有我們汰換的舊手機,客廳桌上有公用平板和我的筆電,從手機、平板到筆電,都連著家裡Wi-Fi。

我和伴侶有個共識,數位世代的孩子,學習使用3C就和學習語文、數學一樣的重要,不過3C比學校科目好玩多了,該怎麼滿足他們的好奇與慾望,卻又不讓他們迷失方向,是比起「給或不給」更複雜的證明題。這6年來,我們家正一起合力破解這道難題。

從廁所到更衣間_在幼兒園日常讓孩子學習身體隱私

日前進行了三小時幼兒園教師性平進修課程,是一直非常支持性平的園所,每年九月固定帶著新老師、職員來性平不小室上課(超感動),課程尾聲,老師詢問,在男生廁所,孩子經常褲子一脫就掉到腳踝,尿完後還沒穿好褲子就急忙轉身,不僅造成地板濕滑(還在沒尿完⋯⋯)、褲子髒污,孩子也被「看光光」。

其實,上廁所一直是孩子入學後最難適應的一件事。在家裡,廁所就是自己的小空間,但是在學校,上廁所不是「一個人的事」,幼兒園是全班帶隊一起去,同學就在身後等、團體行動的節奏,都形成一種催促感,讓孩子感到緊張。

國高中上課時間應改為上午10點嗎?

 「治標不治本」、「延後上課不代表會早睡」、「以後無法銜接職場」,我很好奇,這些話是不是可以套用在任何想要改革教育現場的議題?(例如:廢除制服是治標不治本,核心是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