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讀性別繪本,是為了悅納自己,理解他人

#性別閱讀與思考

這是我從2017年開始在 博客來OKAPI 寫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專欄,給願意帶領孩子進行性別閱讀與思考的你參考。(為了不讓 龍安國小失望,已開始寫下一篇 #龍安國小家長看了會怕的那些書。)

👩‍👦〈媽媽,你的雞雞不見了?〉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425
《有什麼毛病?》、《媽媽生了一顆蛋》、《媽媽沒告訴我》、《種子寶寶》

🤷〈孩子自慰讓誰崩潰?〉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494
《不可思議的你!》

🙅〈男生女生有差嗎?〉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571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威廉的洋娃娃》、《My Princess Boy》

👩‍🚒〈被火龍綁走的王子,就讓公主來拯救!〉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697
《紙袋公主》、《頑皮公主不上學》、《頑皮公主萬萬歲》、《頑皮公主不出嫁》、《灰王子》

👶〈摸一下不會少塊肉?我的身體我做主!〉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787
《家族相簿》、《你可以說不:保護自己遠離傷害的繪本》、《不可以隨便摸我!》、《不要親我!》

👩‍👩‍👦👨‍👨‍👧👨‍👩‍👧‍👦〈你的、我的、他的家庭都可愛!繪本裡的「多元家庭」〉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21
《我的媽媽真麻煩》、《媽媽的紅沙發》、《大猩猩》、《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我有兩個家》、《你還愛我嗎?》、《好事成雙》《晚餐前五分鐘》、《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一家三口》、《為什麼你有兩個媽媽?》、《為什麼你有兩個爸爸?》、《阿肯的歡樂之家》《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

👭👬〈性平教育讓身為父母的你難以啟齒嗎?〉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737
《蚯蚓愛蚯蚓》、《Heather Has Two Mommies》、《爸爸的室友》

--
讀完這些書,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單純的同志教育」,沒有什麼書會讓孩子想扮裝、變成同性戀(?),只有性平教育,只有一群優秀的創作者想讓孩子知道「悅納自己,理解他人」,這種如此簡單、大人卻很難做到的事而已。


不結婚的人35歲後會發生什麼事?

不結婚的人35歲後不會發生什麼事,就是每年出國,把日韓當宜蘭,把歐美當澎湖去。

每天想吃哪家不准12歲以下兒童進入的店都可以,在咖啡店和朋友批評某個朋友真不會教小孩,小孩就是不能打(或要打);每天下班斜眼(或同情)看著有小孩的同事急著準時下班,心情不好時就酸他們都不來聚會妻管嚴(或小心變成黃臉婆)。

找鐘點打掃,追劇到半夜;生活還有自然醒和睡過頭這兩件事;偶爾在臉書貼文說生活很無聊,一個人的夜裡有點孤單,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群爸媽每天尋求一絲絲孤單的時刻。

雖然長輩逢年過節囉嗦你不結婚生子老了沒依靠怎麼辦,但你不會知道他們更擔心你老了沒人顧,已經交代為了養小孩早已窮到山窮水盡的手足未來要好好照顧你而已,手足很衰這件事你也不會知道!

一天氣三次--五歲兒好難相處




今天開車出門五分鐘我和澄澄就起了衝突,他大聲吼叫到燦燦嚇哭,我覺得很莫名,他覺得委屈(燦燦默默滴眼淚),我當下情緒很滿超想立刻迴轉開回家,深呼吸後,如實跟他說我的狀況,我再開口講話會無法克制地罵他,所以我要暫停不說話,他可以睡一下,精神好一點,也可以避免之後的衝突。

他問我:「睡了以後會好嗎?」我其實超不想理他,你要好就好把我當什麼沒感覺生物嗎?但老公交代過我不可以這樣,所以我認真回答:「應該會比現在好。」獲得承諾後的小孩立刻就睡了。我自己也冷靜十多分鐘,直到沒睡飽的他下車後又開始生氣。
.

爭執之後--媽媽也需要練習




週一共學,澄澄先是因為溜滑梯的順序問題,用手勾了前方渺渺的肩頸,後來又在翹翹板上,因為 riri 說錯他想當的恐龍名字,回頭打了 riri 的臉。幸好兩件事都算解決了。

回程車上,我開始和澄澄聊共學發生哪些事,澄澄突然說:「其實我在氣你。」氣我?我問他是什麼時候,「我打渺渺和 riri 後。」「是因為我想跟你談這兩件事,希望你好好處理嗎?」「對,我很生氣,我不想處理。」「那你比較希望當作沒事發生嗎?」「對,我不想處理。」

我想,是我老毛病犯,介入得太快太深了,不過我也想藉機把自己的思考和心情說清楚,「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我也有點生氣,因為渺渺和 riri 也是我的朋友,她們被打哭了,讓我很難過。不過我不是因為那樣才希望你去處理的。你知道為什麼嗎?」「我不想知道。」

燦燦睡覺日記




有沒有人覺得大嬰兒(應澄澄要求加上大)的大腿好肥好可愛!我每天都覺得真是不得了啊,為什麼童話故事都要吃嬰兒我懂(流口水)

雖然我還是一晚起來不知道幾次,但看到小孩安睡露出肥大腿,就覺得人生最幸福即是這樣的夜晚,舒適、安全、愉快,未來或許我們也會有遭遇不幸的困頓之時,我會珍惜此刻。

我很難去形容兩個小孩對我的意義差別,澄澄就像人生的智者,帶領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一路修煉前行,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模樣,燦燦讓我知道愛一個人永遠可以更愛更愛更愛,那是生命初始的純粹與真善美。我不覺得自己可以教導他們兩人,只覺得自己一有不慎,就會以拙劣的技巧磨去人類最好的模樣。


好書推薦--媳婦的辭職信

讀完了《82年生的金智英》,你可以接著讀 采實文化《媳婦的辭職信》,韓國的女性書寫太讓人期待了。也請大家不要看到媳婦辭職就高潮覺得天啊傳統家庭價值要崩毀了(那到底是什麼你根本不知道就別再謠傳了),先看完書再來說吧。這本書後半部都在談自我覺察,在職場當「苦情媳婦」的男性讀來一樣受用,大推薦!

如何處罰孩子?


昨天聽聞朋友的家人參與兒少保護的經驗,談了一點嬰幼兒被虐待的狀況,例如四肢骨折,但因為可以恢復原有肢體功能,所以不算重傷害罪,我們常人看來喪心病狂的照顧者,竟然只需要服刑幾個月,孩子很可能又回到他手中。常常見到的下場,是反覆虐待、延後送醫,然後就是台灣過高的兒童死亡率。

台灣醫學進步,生產風險非常低,可惜人心沒有進步,目前有六成的兒童被體罰,狀況包括頭被押入水盆裡、打到骨折,其中四成的孩子認為是自己應得的懲罰,如果不這樣想,他們大概也活不下去吧。

沒有生育過的朋友很難想像,嬰幼兒四肢非常柔軟,非常脆弱,不要說是成人照顧者,就連五歲的澄澄,要折斷一歲燦燦的手我覺得都不是不可能。而嬰幼兒是怎麼樣的生物?就是會哭著爬向施暴者,討一個安慰抱抱的可憐生物,連躲開都不會。曾經罵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就算嚎啕大哭,還是不時偷瞄父母,等著「被原諒」,渴望被抱著安撫,明明嚇壞他們的就是父母。

照顧燦燦的這一年,我都會想,好高興她來到我們家,不然夜裡這樣哭,會不會被打死?會不會哭到嘔吐沒人知道嗆死?抱著香香軟軟的她,我就會想到還有好多孩子沒有人抱,可能以為打罵是愛的表現,手腳永遠有傷,漸漸習慣疼痛。

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有無條件被愛的自信,到後來變成了什麼模樣,是父母決定的。


燦燦一歲了,我希望她永遠知道我們愛她,沒有任何條件與原因,單純就是因為她是一個值得被愛被珍惜的孩子。

--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我沒有必要承擔你的情緒?

〔我沒有必要承擔你的情緒〕昨天在公園,有個孩子因為盪鞦韆排隊的問題有了情緒,不肯離開鞦韆,媽媽在旁邊苦勸很久,幾個排隊的父母不耐煩,其中一位這麼說:「我們沒有辦法承擔你小孩的情緒。」我和阿澤談了這件事,他可以理解對方家長的心情,如果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能帶著孩子去玩,心裡有時間、工作、其他各種壓力,他也不想承擔別人的情緒,更何況是別人的孩子。

他比較意外的是,「承擔他人情緒」成了這麼容易脫口而出的詞嗎?我告訴他,現代爸媽看多了親子書或教養文,這類用詞變得非常常見,爸媽常常這麼對著自己的孩子說呢!


台灣許多問題是不是都可以用白色恐怖的陰影來解釋

上週共學鎮宇提到一個問題,目前台灣許多問題是不是都可以用白色恐怖的陰影來解釋?他說很長我無法轉述,但我認為可以。解嚴是1987年,我們這一代的家長成長於解嚴後30年,照理說,應該是思想自由、具公民意識、能對社會議題提出個人見解的一代,實則不然。

反反同文章紀錄(持續更新)

這段時間為了反反同出來的文章,集合起來應該是一本有理有情有論述有調查的優良台灣同志運動紀錄。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二寶生活周年慶


最近有了新的生活作息。早上七點半起床,和孩子吃早餐,送老公澄澄出門,洗切、退冰晚餐食材、簡單打掃家裡,十點哄睡燦燦後,我會有兩個小時可以上網亂逛、回信、工作。燦燦醒來後,我們一起吃午餐,收拾好後,把晚餐的湯燉起來,比較麻煩的烹飪步驟先完成,這時通常兩點了,進入燦燦撒嬌時間,她會不斷喝奶、到旁邊玩,再回來喝奶,我會選一部電影看完,四點前她會睡著,我再回到電腦前短暫工作,或是揹著她去郵局、超市、散步,五點準時出現在校門接澄澄回家。

我們每天傍晚都很隨意,有時去公園,有時去超市或者找間店吃點心,反正六點前回到家一起洗好澡就好。然後開始煮晚餐同時收拾廚房,孩子看逗逗蟲,七點前關掉電視,我們讀讀書或是收拾玩具等爸爸回家吃飯。九點半一切家務收拾好,看一段電影就要準備入睡了。十點半老公和兩個孩子依序睡著,我再起床做不賺錢的工作,例如生動盟或性平教育,通常十二點前也就是現在,終於能躺在床上滑手機寫廢文,等著燦燦12、3、6的夜奶呼喚....

我把自己寫得這麼努力,只是希望老天讓我中樂透吧,我會用在很好的地方,身上隨便帶個十萬見到朋友就發五千的(喂喂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