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020年的生活回顧

若要整理一下2020年的生活,不能只看到我自己。

小寶貝燦燦從小馬桶進步到成人馬桶,
而且沒有失誤過。
澄澄從學習筷畢業,能用一般的筷子,
還掉了兩顆牙。
澄澄很有毅力上完了11個月的游泳課,
還有10個月的攀岩課。
澄澄選擇從自學生活慢慢進入校園體制。
澄澄畫了自己的第一本圖畫書《小P大冒險》,真希望可以讓你們讀到。
兩個孩子第一次到理髮店剪髮,
養了一年的雞母蟲終於羽化,
變態成漂亮的鬼艷鍬形蟲。
我做了將近90個清晨六點半便當,
煮了至少300餐飯,
和老公講了很多話,吵了好多次假,
又和好如初(吧),我還是覺得他可愛。
我們度過了彰化阿祖的一百歲,
然後一起送走她。
春天去墾丁,夏天去澎湖,秋天去小琉球。我們看棒球、去草莓園三次,採筊白筍。
我們一年內到三間歇業的漫畫店去挖寶。
我們在馬路上撿到烏龜又送養。
因為玫儀,我第一次把蟾蜍放在手上。
生動盟克服疫情的困難,
做了母親節和父親節活動、身產教育課程設計,
還連結了新竹與屏東友善生育團體,
完成了國內首批托育人員性平進修課程種子講師培訓。
我和美艷汀、蔚昀有一場外文性教育繪本分享,意外讓誠品引進《how do you make a baby》 ,而且賣得不錯。
我考了閩南語與能能力認證,通過中級。
我是第2年當故事媽媽。
講了15場性平教育/性平繪本分享。
交出47篇稿子,每週寫1篇的工作頻率。
讀了60本書,也是每週1本,
包含一點繪本,但我讀繪本也很認真的。
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把某些情誼斷捨離,
發生了很多好事,好朋友再遠也常見面,
就連大溪新屋內湖我們都去。
我在書裡讀到幾段話:
「面對問題,要保持愉悅,並且別讓自己受傷。」
「如果避免不了,就要學著主動接受,這樣才算成長。」
「只有接受自己的能力和命運,人生才能進入下一個層次。」
我告訴自己,今年我就是在實踐這些事。
某天晚上,我要google nest mini播放五月天「後來的我們」,但一直無法成功,澄澄說:「當然不會成功,沒有人會知道未來的我們會怎麼樣。」
我覺得小孩是人生的寶,讓我慢慢長大。
今年我還因為「耀眼」這部韓劇認識了南柱赫,在我最低潮時,跟漫畫人一起讓我得到很多樂趣。「耀眼」的結尾我特別喜歡,在2020最後一天和大家分享:
我的人生有時不幸 有時幸福
雖說人生如夢 但是不枉此生
凌晨刺骨冰冷的空氣
花開前吹過的甜甜的風
傍晚時分晚霞的味道
沒有哪一天是不耀眼的
現在生活辛苦的你
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就有享受這一切的資格
即使平凡的一天過去了
又迎來平凡的一天
人生依然有價值
不要因為充滿後悔的過去
和滿是不安的未來
而放棄眼前的現在
要享受活在當下
如此耀眼的
你有這樣的資格
你是某個人的母親 某個人的姐姐
某個人的女兒 你也是真正的自己

澄澄游泳課結束了

澄澄從四歲半開始和鄰居恩恩一起到運動中心上游泳課,斷斷續續,五、六歲因各種媽媽自己卡關而中斷了一陣子,不過兩年的長長夏季幾乎每週到游泳池兩次,去年在疫情開始前,我們和恩恩報名了寒假密集班,然後一直游到2020結束。

澄澄愛游泳也不怕水,這一年自創了單手划水前進法、蚯蚓式(像錯誤的蝶式),能憋氣蠻久,能在水中說話,他玩得非常開心,在水中悠遊自得。
但他正式泳課的進步非常有限,11個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澄澄還是一樣晃神、游自己的,無法好好打水(他更像踢水),仰式會沉下去...連教練都在最後一季課程開始前問我,對澄澄游泳有什麼期待,因為她發現很難引導澄澄進入上課的內容。
我說,游開心游身體健康!能學會上課內容很好,我也會要求他盡量投入上課,教練的要求試試看去做到,做不好沒關係。但我們不是澄,教練和媽媽都盡力就好,不要覺得澄澄必須學會游泳。教練明白後,最後一季跟澄澄互動輕鬆多了,我還看到她請澄澄示範各種奇怪泳姿,然後幫忙調整一下,讓他游得更順。
年底,澄澄選擇結束游泳課,開始有團隊生活的棒球隊,剛結束的這個週末,我們終於不是在泳池出現,而是在陽光普照冷風咻咻的操場上。我跟澄澄說了一樣的話,教練說的你去做做看,澄澄非常開心,明明撿了1.5小時的球,但告訴我,他接球變厲害了呢!
我沒有長期運動的習慣,最好的運動階段是大學體育課每學期固定的羽球、登山、保齡球,還有現在帶著孩子做點簡單運動,試著在和他們練習的過程中,感覺運動的好處與趣味。我希望澄澄喜歡運動,有自己偏好的運動,變來變去也沒關係,但要覺得有趣,能讓自己心情愉快。
游泳教練在課程結束時,畫了非常傳神的澄澄泳姿貼紙與卡片,她真的好會畫,我立刻買了教練的line貼圖!謝謝她這麼理解這個孩子,澄澄一路上遇到的好老師真的很多,我們好幸運。

如果現在放棄期末考,就開始放寒假了

看到臉書上一句話「如果現在放棄期末考,就開始放寒假了」,立刻發現自己早上正是這樣勸澄澄不要去上學

😆
明後天是期末考,從上週開始,代課老師(澄澄導師請假兩週)就以每天考國數+放學作業再一張試卷的方式,讓這些孩子複習、練習答題。我覺得很煩,之前導師比較有策略,會帶些遊戲或是不同的複習方式,現在每天,是每天考!回家還要寫較以往兩倍的作業量,澄澄當然可以不用寫,但他想每天去學校,所以他願意寫。
我仔細地問他為什麼要上學,上課又不像以前好玩,昨天還被暫停下課,他說 #所以今天要去下課
這什麼理由?明明在家玩更久。我還發現他誤會了下課時間,他以為的20、30分鐘下課,其實是10、20分鐘。過程中,澄澄常常反射回答不知道,讓我有點火大,後來拿出課表,慢慢問他整天打算做什麼,才漸漸理解他的想法。
上課考試很討厭,但同學有很多小動作看了就好笑。下課時間雖然很短,但一起玩很有趣,感覺就很長,他最近和幾個容易被欺負的孩子組成小同盟,常常玩鬼抓人,放學時也會打打鬧鬧很開心。
釐清想法後,我拍拍他,祝他今天玩得開心,一切順利。我想到一些關於體制教育的批評,覺得受到限制的學生得到一點甜頭就會很樂,不知道不受限制(例如自學)一直都很爽(自主)。但那些屁話我已經覺得膩,澄澄的想法受到尊重,他的選擇不受阻礙,藉由一次次提問,幫助他梳理想法與感受,是我們能做到的支持。
--
我會開始阻止澄澄上學,主要是澄澄的代課老師用打小報告維持班級管理(孩子們稱為 #告老師),好像集滿幾次打小報告,就可以蓋章,章最多的孩子,代課結束前可以抽獎。
澄澄上週告老師四次,週一三次,大概是同學罵髒話、丟垃圾到地上,有嚴重的也有無聊小事。我聽了不太舒服,告訴他,傷害到自己或別人的事,他知道要跟老師說,這樣很好。但有些事就不一定了,例如看到垃圾可以撿起來,也可以叫同學不要亂丟。如果什麼都告訴老師,那麼同學間相處很不舒服,老師也會分不清楚事情輕重啊。
看到他一知半解的模樣,我舉例,「你在走廊奔跑,也不希望同學告老師,如果大家為了蓋章去告,你會怎麼想?」他說:「我不會在走廊跑步,就算跑步我也不會被發現的!」嗯,搞錯媽媽的意思了😂

欺負人的孩子總以為在玩遊戲,不知道被欺負的人其實不想玩

澄澄幫我們更新了班上的生態近況。

常常被欺負的幾個孩子(包括澄澄)組織起來的小隊伍已經成形了,他們會在下課時有默契地跑到abc三人組討厭的某球場玩,這是他們的秘密。曾經有一次被發現,結果被欺負的孩子被打了,澄澄當時跑得快,逃過一劫。
我問他怎能不跑回教室跟老師說,他說不能,因為abc隊伍人多,除了到球場找麻煩的人,樓梯、教室外都有把風的人,看到有人奔回教室找老師,不是阻擋,就是搶先告狀,老師會變成兩邊都罵。澄澄強調真的發生過,所以他不想去告訴老師,他就是躲在旁邊看。
我又問,這樣不會每次都玩得膽戰心驚嗎?很怕被發現?他說不會,因為+1女孩已經脫離了abc,不但不再取笑自己的性別,還會因為abc對她沒有戒心,讓她參與下課時間的討論,她會記下abc要去哪裡玩,告訴班上其他小團體,讓大家都能避開。(好厲害,但是也好讓人擔心)
+1女孩,已經融入被欺負小隊,還帶來了另外兩個曾經取笑他們的同學。我告訴澄澄,如果這些男生又欺負你們,一定要馬上阻止,趕走他們😆
聽著這些過程,我覺得小孩上學真是叢林野戰,要鬥智鬥勇。澄澄難道不會覺得很累嗎?澄澄說完全不會,因為每一天如果有玩到,都會很高興(人天生的冒險感?)如果被發現了,必須逃跑,他也覺得興奮,還規劃了兩條「逃生路線」,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這些事對他來說(在被抓住或被打之前)都很好玩。
澄澄也有自己反抗的方式,abc在走廊奔跑追逐同學時,會遇到登記姓名的高年級糾察隊,abc會亂說班級座號後落跑。悄悄跟在後頭的澄澄,會去告訴糾察隊。我覺得這麼做風險很高,被發現就完蛋啦,但澄澄好有自信。
我提醒澄澄,秘密球場遲早會被發現的,被欺負小隊人數增加中,這麼多人下課同時消失,很容易被追蹤到,他要有心理準備。還要知道,除了第一時間跑掉保護自己,也要照顧朋友,不管老師會不會兩方處罰,都要馬上回教室通知老師。
如果學生都想著怕被老師罵而不說,那小小的欺負,也會變成大大的霸凌。
因為欺負人的孩子總以為在玩遊戲,他們不會知道被欺負的人其實根本不想玩。
--
今早上學前,澄澄剛好要我讀一篇「為什麼男生都那麼白癡」的文章給他聽,談的是中小學男生在學校裡的惡作劇行為。我解釋,這些人其實很在意不和他們玩、卻又能玩得很愉快的同學們,但他們不知道怎麼做,只好想辦法說髒話、比中指、罵女生、取笑瘦小的男生,來吸引大家注意,告訴他們 #我們在這裡快注意我們,澄澄說沒錯,全班真的最注意他們!連他們不來上學時,大家都會情不自禁望著空空的座位呢。
他問,這些人如果要吸引注意,為什麼不是好好讀書、畫畫、運動或幫班上做事,用其他方式表現呢?
我想澄澄長大過程會知道,不只是孩子,忙著大吵大鬧、講酸話吸引眾人注意的成人也好多,這也是某一種人格特質吧。

小學生的零用錢思考

小一聯盟早上有個媽媽先問,孩子偷帶自己的存款去安親班,被發現後,媽媽考慮每天給他十元。另一個爸爸馬上分享自己用app建立的發錢制度,除了常見的家務,也包括「做爸爸/媽媽/哥哥希望我做的事」就可以得到錢。

我覺得「做別人希望我做的事」就可以得到錢,是蠻危險的一種價值觀。做家務拿錢倒是有多元思考,有人認為家事就是一起做,有人認為鐘點打掃亦收費,也有網友認為正因長年家務是無給職,家庭主婦才被認為是米蟲,我想這幾點都可以和孩子好好討論。
我的想法是,家庭主婦做的不只是單純家務勞動啊,是運轉整個家的ceo。家務勞動是全家共同分攤,時時調整比例,互相幫忙,不是分配好了誰做誰不做,也不是有錢才做、沒缺錢不想做。但主婦的工作包括更多動腦與心力的部份,好讓整個家運轉在軌道上,雖然沒有每月25入帳的金錢收入,但不用在職場上班也能吃飽穿暖皮包有錢,這也是收入的一種。
目前七歲兒子做的家務有擦地(家裡地板分成五塊區域,他可以自選一塊)、折衣服,收拾玩具已經不是家事,是他內化行程。上小學後,用餐完畢他會把碗筷收到流理台,杯子自己沖水洗起來。最近放寒假,每天洗澡時順便刷浴室磁磚,他和三歲妹妹都做得很好。
當然小孩做家事一定會拖延跟抱怨,不要因為這樣罵小孩,因為大人也會😂,假裝沒聽到就好。不過完成後,我會馬上大大讚美他們,比起批評哪裡沒做好,我更開心他們長出能一起運轉這個家的能力。
--
至於零用錢,我覺得爸媽如果給十元零用錢真的別鬧了!連養樂多都十元耶...沒有辦法花的錢不是零用錢,自己試試看帶著十月去便利商店走一圈,想想孩子內心的感覺。
不如一週給孩子50-100元,讓他自己決定如何使用或儲蓄。把零用錢視為數學+生活管理+理財學習,是很值得的投資。
我們從兒子大班開始每週100元零用錢,當週有因孩子要求買玩具或是他想要的東西就不給,女兒三歲也有50元。孩子很厲害,一開始確實可能亂花,但也知道儲蓄的優點,好幾次存到上千元喔!孩子們很想喝珍奶時,會兩個人湊錢合買一杯,或是買自己想要但媽媽覺得沒必要的可愛文具。寒假一開始,兒子就因為要送生日禮物給朋友,痛快花了一千元,幾乎是他存款4/5,我覺得非常了不起,如果是我做不到🤣🤣🤣
當然兒子也會有缺錢的時候,他會請我們拍照價格,然後自己慢慢算零用錢,真的是很好的學習,比讓孩子一直覺得自己沒錢、羨慕其他孩子可以有買東西的餘裕,我想是這是更正向的心態。

不要再怪孩子被罵時態度不好了

睡眠充足真的很重要,進入寒假以後我每天力求睡飽,昨天十點半跟著孩子躺平,一口氣睡到早上七點,真不想開學回到早上六點多起床的生活。

昨天我帶著燦搭公車進出台北城,回程燦踢翻我特地放在地上、用包包確實架住的飲料,我們坐在前方博愛座,飲料隨著車子前進往後門流,我很緊張因為不是一兩滴,是涓涓細流的程度,但身上僅有的衛生紙和講義都拿去壓住水了,而且包包底部也都是飲料(倒)
發現的阿姨勸我沒關係,旁邊的阿婆卻很不爽,大罵我沒公德心,怎麼能沒有關係、大家會踩到啊!我當下也很不高興,反問她,我不是正在清理嗎?是手邊真的沒有更多紙巾或抹布拖把,沒有東西妥善清理,為什麼要這樣說話,罵別人沒有公德心?
這段過程燦燦很不安,一直拉著我跟著我在公車上晃來晃去,兩位女士拿出整包紙巾給我,要我快帶著孩子坐好,司機也說到站他會清潔,阿婆還低聲碎唸,我抱著燦燦坐回位置,心裡很嘔又不爽,但知道不能怪燦,就是發生了倒楣事。下車後我帶走所有垃圾,真心誠意跟最開始和我說沒關係的阿姨致謝,她安慰我帶著孩子出門就是各種意外都會發生,不要放在心上。(人這麼好!)
我跟傻乎乎的燦說明她的無心舉動讓媽媽被罵了,飲料也沒了,然後趕去學校接澄澄。結果澄澄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怪我為什麼那麼慢!
我馬上原地炸開,很不爽地跟他說,我沒有比較慢,是營隊都會提早讓他們在校門口等,但我明天可以更早一點,可是我不喜歡一見面就被罵,而且他根本不知道我和燦剛做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我覺得很委屈。澄澄聽了以後,小心翼翼說,「媽媽你昨天更慢,今天已經比較快一點了。」對於他能馬上換句話說,我雖然還是不爽,但感到安慰多了🤣
回家後,我告訴老公,人被罵的時候,防衛機制會馬上啟動,不可能態度好的,幾歲都是,什麼先同理對方、復述對方的話,都是屁!那是因為我們平常對話的是孩子、是沒有太難堪的處境,我們處在一個權力高處好嗎?今天我們被陌生人在公開場域責罵時,就是會火山爆發,所以,不要再怪孩子被罵時態度不好了,不可能有好態度的,我今天切身體會了。重要的是,態度不好的當下,我們可以做什麼讓狀況好轉一點。
在這一刻,我超能同理澄澄。
睡前,澄澄告訴我,營隊幾個孩子特地跑來笑他作品不好看(這些孩子怎麼回事吃飽沒事?)
我和他確認,「你喜歡自己的作品嗎?你覺得他們的話會影響作品好壞嗎?你心情如何呢?」他還是很愛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滿意,但討厭被幾個人圍著取笑。我說ok那就是媽媽出動,馬上傳訊息到社團群組,請老師今天處理這件事,也讓家長們稍微有點提醒,你家的小寶貝在外頭可能是小討厭。
最後我告訴澄澄,接下來再有任何人說別人的作品醜,就告訴他,說別人醜的人心最醜。

一百萬個親親簽名版售完

 #一百萬個親親》預購起跑的11天,博客來200本簽名書售完了,第一波說真的都是親友支持,超感謝大家讓這本書在預購榜、新書榜都維持了幾天的可見度。現在博客來銷售的是無簽名版,銷量統計歸零計算,有種短跑結束,開始馬拉松長跑的心情,我一方面希望賣得不要太差,一方面期待這本書能長長久久,有人想到朋友要生孩子了,考慮送本繪本,會想到這本書。

慶祝簽名書售完,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歡的一頁。有來過我家的朋友應該都認得書裡這個角落,插畫家說她畫圖的一年,彷彿跟著我們家生活一年,我相信,因為她知道這面牆對我們有多重要,連牆上的畫,都是孩子真的留在牆壁上的塗鴉/貼紙。所以澄澄對於「自己的畫/貼紙被畫在繪本上」感到非常神奇、得意。

期待兒童性教育,能夠更關照我們的男孩

今年二月寒假的閱讀計畫,我訂為 #孩子的性教育,雖然這兩年我一直在介紹相關的繪本,也面對面與一些成人做宣導,孩子對於這些名詞已經不陌生,但二年級班上出現各種關於性的揶揄和取笑,還是讓他感到困惑,所以我希望能趁這個長長的假期開始這個教學計畫。

關於性教育的繪本很多之前我也介紹過,我挑選作為起步的是「啊!原來如此:性別與身體」,這本繪本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性器官的介紹,第二部分是關於性行為還有懷孕的過程,第三部分則是情感教育。繪本蠻厚,但有一半的內容是給父母的別冊,引導父母要如何做更仔細的講解,我覺得對於性教育陌生的父母來說是很好上手的一本書。
第一天講解性器官的時候我們就講到:男女性器官的差異、月經、勃起與射精,澄澄讀著繪本很輕鬆,也跟我談了他自己的身體經驗,我們同時討論班上男生為什麼老愛用雞雞開玩笑。第二天講解性行為也說了懷胎九月、寶寶、臍帶、胎盤和子宮間的關係,偶爾會講一些好笑的(例如胎兒其實會喝到自己的尿)。
今天看到月經一姐凡妮莎分享她的子宮模型,我們決定利用黏土自己做做看,我一邊做澄澄一邊幫我修正形狀,還告訴我這個月他想要從右邊的卵巢排卵(有沒有很專業,他知道一次只有一邊!)精卵大小的比例我們沒有辦法做得很好,讓他不太滿意,不過後來他動手製作陰莖,形狀捏得很好,我們都覺得做得不錯!
性教育我覺得無論男生女生都一樣重要,而且過去我們大多著重於不要取笑月經或是讓已經來月經的女孩覺得尷尬跟羞恥,但是,其實很多國小男生在校園活動會不自覺勃起(還很常見),高年級後也會射精(夢遺或想自慰),他們其實也會感到尷尬、自我厭惡,但是整個同儕氛圍都在把這件事拿來說笑的時候,其實男孩更沒有機會如女性得到細緻的關照與討論空間,導致他們對性懷抱著各種想像。
我期待兒童性教育,能夠更關照我們的男孩。

給孩子們的未來期待

對澄澄,我希望澄澄去感受生命,快樂的事很多,不快樂的事也很多,也許會互相消抵,但是在那之後,可以再為自己創造一件快樂的事,愉快地生活。

對燦燦,我知道在台灣、在這個世界,生為女性會有許多不得已與不愉快的時候,學校或職場上關於性別的嘲笑,社會上與自己相關或間接相關的性別歧視,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框架。但媽媽希望,燦燦能學會為自己活,不用怕別人不愉快,你只要能讓自己開心就夠了,一定要成為有能力對自己好的女人,一直能這樣笑著。

老師的「專業」該不該無條件被尊重?

起因是這樣,某個小一孩子遇到要求學生「都不要打小報告」的老師,不管什麼事,久了孩子覺得跟老師說都沒用,但最近遇到同學撕掉自己文具姓名貼還拿走的狀況,孩子想到「不可以告老師」,只好回家跟媽媽求助,媽媽也很煩惱。

我覺得孩子的問題成人看起來多輕微,但在他們心中都不是芝麻綠豆小事。「告不告老師」,與老師班級管理技巧有關,有些老師管不了或懶得引導處理,自然就說不想聽任何告狀。
但低年級學生除了課業學習,很大一部分是要學習同儕相處技巧,其中包括爭執、傾聽、溝通、和解、尊重,當老師不想處理,就讓七歲小孩自己學習處理嗎?這樣的孩子升上中年級後,還是會遇到一樣的人際問題,不知道如何劃分界線等等。還有,很多微小的欺負,就是在老師最初的無視下,越來越嚴重,因為大家發現老師不會制止+說了也沒用。
我一直很反對「家長要無條件信任老師專業」這句話(放弟子規給孩子聽的老師我要尊重他什麼啦)。我也不認為所有老師都那麼專業,老師是一份職業,一樣需要被監督、被提醒的,否則他們很容易因為面對的是相對弱勢的孩子,就用大人的權威去任意對待。(不然那麼多不適任教師是如何而來?)
況且,老師不做班級管理,讓家長在班級群組自行溝通,絕對不會比較好,家長各自聽孩子說、然後在網路群組對峙,反而會造成很多誤解,也會對孩子貼上標籤。
其實這件事背後的真正問題是,老師長久以來的不解決,已失去孩子的信任,所以之後遇到更嚴重的問題,連告都不想去告了,這位老師的帶班方式已經讓孩子相信講了也沒用。
再者,如果所有家長都抱持著老師好棒棒不會出錯,那孩子的處境就會是反正跟家長說了也沒用,爸媽都相信老師絕對不會錯,這樣的狀況造成的問題,我們看到的還不夠多嗎?我認為老師這個身分不需要神聖化也不需要崇高去想像,家長好好跟老師溝通,理解彼此的作法,對老師對家長來說都不是壞事的。
在與網友討論過程,我被貼上「小題大做」、「不尊重老師」、「乾脆在家自己教」等標籤與建議,我回覆,完全相信老師是絕對正確不代表是尊重老師;希望老師改善班級管理技巧,也不是不尊重老師。我很尊重老師的,但老師我不認為應該尊重。還有,在家自學是一個教育的選擇,不需要用來放話。
--
澄澄之前遇到的代課老師正好相反,他鼓勵孩子不斷「告老師」以取得加分然後得到禮物,整個班上就告個不停...這才讓我知道原本老師的處理方式有多好,多努力讓孩子都有機會說話、不受委屈。我希望這樣的老師多多被肯定,讓更多老師知道自己其實也可以做到那樣。

好書:因為是爸媽你值得輕鬆快樂每一天

這本書名很不吸引我,因為我不是覺得當爸媽輕鬆的人(默),不過今年讀和去年感受不同了,孩子越長大,我越能體會書中內容。以下也簡單部分摘錄、分享我的讀後心得,還是推薦大家讀完全書喔!

.
首先,當爸媽怎麼會好玩呢?成天要扮演成年人(然後發現另外一個人可以扮演比較有趣的角色,比你還享受育兒生活),還有那麼多額外的(比起單身)工作。
試試看選定一件不想管的事,例如孩子的運動或功課,交給另一個人,你就會發現那件事原來沒多重要,是爸媽對自己太嚴厲了。還有,從生活中選出一個面向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如果功課讓你放不下,就讓孩子負責任何一件家事。
家庭讓我們感到快樂,但我們也要保有自己獨享的快樂。偶爾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的需求之前,並在家庭之外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
--
先記住這三點:
1.隨著孩子能力增強不再做太多干涉。
2.不把孩子的日常需求看得比自己的需求重要。
3.在日常中找尋讓人開心的事,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困擾、什麼不過是喧鬧。
🌟掌握十個箴言:
1.你現在想要的不見得是之後想要的(直接說出數學答案)
2沒有什麼事出了錯(許多情況都還算過得去)
3所有人都會變包括孩子,特別是孩子(孩子不會永遠不愛上學,永遠不吃蔬菜)
4你不需要進入他人的情緒(對你我都不會有幫助)
5你不需要看到什麼就有所回應(有時候這樣事情才能順利過去)
6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不可能什麼事都做)
7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你還是可以很快樂
8決定要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想太多)
9你不必每次都做對(明天還會有另一次機會)
10充分享受正能量(訓練大腦享受正能量,會變得更快樂)
--作者舉了不少親子衝突的實例—
.
#早上出門前的衝突 不只是孩子要多睡一點,父母也要,如果你想要熬夜工作或娛樂,要記得現在想要不見得是以後想要,明早你會感謝自己。
.
#家事 理解那些不是家事而是生活技能:
一開始我們幫你做,
接下來我們跟你一起做,
然後我們看著你做,
最後你自己做。
不用期待孩子樂在其中,孩子抱怨也沒關係,或許連你自己都不想做家事啊。讓孩子選自己的家事,試著做一整年,家事會變成例行工作一部分,孩子會精通,同時保持一點彈性,你有時候會幫忙,有時候你會要求他們換做別的家事。然後每年年底,孩子會晉升去做困難一點的家事。記得,零用錢是用來教導孩子重視並管理金錢的工具,家事是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該做的,如果你付錢給孩子做家事,他們可能會說自己不缺錢。
👉建議:
1.降低的標準
2.簡化家事(例如不要期待他分類)
3.口袋隨時準備好幾句好聽的話
.
#手足爭執 7歲以下的兄弟姊妹,每小時平均有3~7次的爭執。建立一套處理準則:介入、傾聽、重述,找出真正問題,學會同理心,最後讓他們解決。
孩子嫉妒,最好的策略是:「你還想要多一點嗎?」例如,你要我幫忙找你的玩具嗎?你想要多一點抱抱嗎?你想要多一點麵嗎?當孩子抱怨不公平,公平不一定表示平等。試著滿足個別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去擔心每個孩子是否同時得到的一模一樣的東西。
如果孩子純粹只是惡作劇,小小的使壞,只要你覺得煩就制止他們,不偏袒任何一方,或者不論他們爭執什麼,都不要管繼續做你的事。
👉比起大吼大叫,可以先想好「有用的話」:
1我相信你們兩個可以找出解決的辦法。
2如果你願意分享那很好,不願意也沒關係。
3聽起來真叫人不高興。
4天啊那一定超討人厭的。(但你不需要進入他的情緒)
5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覺說給哥哥和弟弟聽?
6你覺得姐姐妹妹喜歡那樣嗎?
7你知道哥哥弟弟說什麼嗎?
你也不一定要有所回應,只要掌握一個歡樂時光的目標:確保每天、每個禮拜,都讓手足有足夠的時間相處,正向互動與負面的互動約是5:1,因為人類比較容易記下負面的經歷。
.
#課外活動 大多數的狀況你都不想孩子中途放棄,但總有例外,例如過於嚴格、不再感興趣、不覺得學到東西、想要擁有更多空閒時間…。讓孩子們自己提出放棄,讓他成為決策過程的一部分,有助於他思考這代表什麼。但沮喪時不可以放棄,「面對自己在活動中並不頂尖」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孩子會有能力承認其他人成功,並知道自己盡全力卻還是不足的時候該怎麼面對。
當孩子站在運動場上,就不需要你了,父母不是比賽壓力的一部分來源時,孩子會更喜歡運動。請表現得像個支持孩子的父母,而不是要求很多的教練和瘋狂的球迷。
.
#關於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不是你的,你可以合情合理完全不管。你要做什麼去協助孩子度過他們的難關都可以,但不必被捲入他們的壓力。一旦插手幫忙,很容易變成壞人,在他越來越生氣的時候,強迫她坐在那裡繼續努力。還有,有些老師真的不知道學生要花多少時間寫作業,或是不清楚作業對家庭造成的影響,有時候你要協助孩子找到完成作業的方法,有時候你必需替孩子發聲。
.
#3C 之所以如此棘手,是因為成人也需要管理自己的3C問題。孩子的生活與朋友互動的方式,與我們的親身經驗不同,這讓我們感到不安。家長一種是擔心孩子沒做的事(沒有在戶外玩、沒有沒面對面聊天、沒有閱讀),一種是擔心孩子做了什麼(玩遊戲、使用社群網路、接觸色情和暴力內容)
我們要承認孩子經歷的社交生活,是我們無法直接體會的,最終這只是你我所熟悉的成長拼圖的一小塊而已。雖然網路帶來壓力與煩惱,但是網路讓我們可以追劇、看電影、互傳圖片,這不是數位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有時和孩子一起利用3C虛耗時間,你就會相信,這樣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
#飲食 沒有小孩會在跟你爭執吃一口就好之後還喜歡上那個食物,多數家庭孩子都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問問孩子今天過得如何,跟他們聊聊那天過得如何,用對待成年人的禮節對待孩子,不要逼他們吃他們不想吃的東西,也不要因為他們的選擇而大呼小叫。
--
#多和孩子說正向的言語,即使孩子的行為一點都不正向,例如與其責備他們欺負貓咪,不如告訴他們如何照顧貓咪。也不用有太高期待,小孩有辦法做好某件事,不代表他有辦法一直都做到,我們對孩子失望時,會觸發我們身為父母的恐懼擔心(孩子的人格之類的),其實他們的大腦還在發展。與其抱怨我講了幾百次了他還不肯做;不如想,我還要再講一百次,我們才可以達成目的。
你做得到
我會幫你了解這一點
直到你也知道自己做得到為止
1.不要介入
2.不要記仇
3.不要吼回去
4.不要有所懷疑
5.不要把孩子拒之在外
6.並肩一起勞動
當你對育兒厭煩時,其實能讓你做這件事的時間真的不會太久。

台男衣服比較土嗎?

 原來最近在討論台男衣服比較土嗎?(顯示為剛跟上的主婦)

我看到一些論點非常不以為然,尤其是天氣因素,來講台男無法穿得和日韓一樣,不是,竹野內豐的海灘男孩也沒穿很多(有點年紀的舉例),柳演錫在濟州島也只穿素色襯衫和橫條紋T,沒有批批掛掛但每件單品都沒有發皺、不是土色系、領口沒有鬆、下緣不捲起來。天氣越熱才越好穿得好看,因為不需要秋冬的穿搭技巧。
我想到我老公也不是擅長打扮的人,但他找到了合適的素色上衣版型後就買了同色系五六七件,維持身材以免還要找其他款式。
然後說日本社會塑造的氛圍就是如此,台灣塑造的氛圍是男性不要花心思在外貌上,以貌取人不可取,或是打扮的草包有比較好嗎?確實沒有比較好,但不會打扮的草包...也沒有勝出阿阿阿阿阿!應該更正是,台灣的社會氛圍是包容著男性穿什麼出現在各種場合都可以 #我有料#我有錢#我做自己 來帶過去,反之,女性從小就會被指教 #就穿這樣出門喔#穿這樣應該是她也有那個意思吧?所以該期待社會往哪邊移動我實在無法判斷,但可不可以中間一點,偶爾聽聽你信任的、懂得欣賞你、正常思考的親友給的建議。
至於男人沒有一天到晚在求偶的論點我直接跳過,女人也沒有每天排卵謝謝。穿什麼是為了讓自己舒服,就算沒上班,我也為自己準備了舒適但整齊的家居服,讓自己提振精神,穿舊的無印良品是很好的選擇。然後真心希望沒有在求偶的男性不管幾歲在家穿上褲子在公園穿上上衣謝謝。
我唯一認同的就是衣服穿在你身上你想怎麼穿都可以,要穿得慎重穿得隨便穿得輕鬆簡單,都是自己的選擇,旁人不應該說些什麼。只要這些台男也不要對周邊的女性穿著指指點點,講一些寬褲難看或是穿這樣我可以之類的屁話就好。
最後我覺得整體社會就是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個人也是,無論是內在或外表,髮型亦是。如果有人發現怎麼穿更好看,我相信沒有人會排斥常常那樣穿衣,只是看個人有沒有機運找到自己的型而已,過去可能有媽媽、姊妹幫忙(不過可能失敗更糟),成年後就得靠自己了。沒有找到也沒關係啦,反正你就說自己 #質樸 就好。(來自某友金句)
但是,不可以因為自己不在意,就說把自己打扮的人是孔雀,或是認為對方把多數精力都用在外表而非內在,這樣對哪個性別都是很不禮貌的。

--
老公補充:
社會氛圍普遍不把個人穿著當成一種公共美學來看待,演變成我爽這樣穿你管我的習慣,甚至認為努力或專注到不注重外表是美德,最後變得邋遢可能只是剛好而已。(這議題也很性別,台灣男性從小到大似乎都被教導成不該注重外表,那是女生才會在意的)

告訴孩子不要嘲笑別人

今天接澄澄放學時,終於被我遇到一直批評澄澄黏土畫圖都很醜的孩子。我會發現,是因為澄澄走出校門前,被那個孩子攔下來(他沒看到我)很大聲的嘲笑。我馬上走過去,先讓澄澄離開校門口,然後跟那個孩子確認是不是正在批評澄澄的勞作?他也老實的點頭了, 而且他其實沒再參加社團,只是剛好遇到了,跑來笑一下(天啊有夠無聊的)。

我認真地告訴他,以後不要再嘲笑澄澄任何事,也不要再批評別人的創作,因為那是每個人自己的想法與創意,我相信他也不願意被任何人批評自己。他點點頭,我馬上笑笑說再見。
說真的,我心裡鬆了一口氣,這個孩子體型高大,對待別人習慣以嘲笑作為話題。但他年紀還小,我還能用一點成人的姿態,讓他記得,有人注意到他這樣對待別人了,他可以改變自己。

給即將申請自學的家庭一些建議

【給即將申請自學的家庭一些建議】最近開始被一些朋友問到自學申請的事,時間又到了呢(懷念),兩年前此時我也網路上受惠很多,所以這兩年一直有寫下自學心得和作法,但有點分散,剛剛撈了一下,集中分享在這一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Q:我的孩子可以又上學又自學嗎?
A:可以的,例如澄在小一時每週入校兩天,二年級每週三天,遇到運動會前夕因為密集練習,他又非常想參與,就會改成每天到校。若你也想同步使用學校資源,請在我填寫自學計畫時,記得在 #每週預計學習進度,就於備註寫明 #開學初期入校共同學習,並參考學校進度調整自學內容。
學校通過計畫案後,開學前導師會電話聯繫,邀請我們到班上與老師討論,讓她認識一下孩子的個性,也知道依照計畫內容,小孩開學後將上學2~4週(由小孩決定),但不一定配合作業與(可能有的)考試,小孩會決定是否入班上課(幾天)或是完全不入班。我們遇到的老師很好,她沒帶過自學生,但完全尊重我們的決定。我也建議與其挑課上,不如挑天,因為小孩中途入班又離開,同學心態會比較受影響(尤其小一生,不過也有朋友選中途課程再加入,這些都可以和老師討論)
.
另外,在計畫書內的「教學計畫」中,也會勾選學校協助的欄位,以下我都有勾選:
v提供目前課程各領域目標、能力指標等參考資料、提供諮詢。
v提供學生版教科書。
v提供親職成長課程邀請參與。
v提供書籍借閱。
v在不影響校務運作下,提供家長參與研習進修的機會。
v協助家長取得教學資源。
v提供學校社團資料,邀請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v使用學校圖書館
v設籍班級教師主動提供班級活動資訊。
v倘需要回校上課之領域,協助安排相關事宜。
v在不影響校務運作下,讓學生在課堂期間進入校園。
所以老師會提供我們一些教學配備,例如黑板磁性貼(這個教寫字好用),澄澄也可以每週上學日都去借還書,也有參加好幾個學校社團,學校社團便宜、師資也不錯,因為大多是外聘還會很溫柔。當班上有特別教學活動,老師會主動通知我們返校參加。我也想提醒大家 #不要小看課本,目前的數學課本做得不錯,沒有大家想像那麼死板,鄉土語的閩南語課本有羅馬字拼音,家長都能自己看著學。
.
Q:計畫書和實際結果落差很大怎麼辦?
A: #計畫書就只是計劃,一定要為孩子的學習狀況保有最大彈性!在期末會交成果報告,有點落差是沒關係,學校不會太在意(但如果完全不進校,落差又~很大,會有為了保障兒童受教權有進一步詢問或訪視的可能)。建議大家,一開始就不要寫得太誇張,寫自己做得到也覺得想去做的,有些人會參考其他人的計劃書(抄來抄去),我懂我也參考了好幾份,但真心奉勸不要亂寫,把這份計畫書當成「自己」對學習的省思與期待。
🌟你想要的自學會不會只是自己的?你安排的自學內容能滿足孩子需求嗎?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無限膨脹自己,還是能夠欣賞、同理與自己不同處境(體制內)的人?
🌟看著孩子在識字或某些能力發展慢,你能不能讓自己平心靜氣地等待?
🌟到底是要等待六七歲孩子「興起」學習興趣,還是你能設法「激起」學習興趣?
.
申請自學是4/30收件截止,我建議現在馬上就開始寫!順便和孩子、伴侶討論出想要的自學模式,取得共識,計劃書有七大題:
1.實驗教育目的及方式
2.學生現況描述
3.課程內容(含學習領域、師資規劃、教材教法、學習評量方式)
4.學習日課程表
5.預計學習進度表
6.教學資源(含家長需求勾選表)
7.預期成效
.
Q:我要選有自學生的學校嗎?
A:四月送出計畫書,五月會知道是否通過、要不要面試,五月底、六月初才會收到入學通知單。所以寫計畫書的同時,也要考慮遷戶口(三月底要完成)。我不建議大費周章遷到山上小校,因為我想用學校資源,當時我就在新莊找,#校齡輕(老師通常也較年輕、處理事情比較彈性),#班級數少(讓科任老師記得哪一班有自學生),#距離合宜(有活動回去參加不會太累),只要符合這三點的學校,#就可以在網路社群打聽一下校風(例如:我是新莊人)。
我們原本的學區學校非常重視課業,認識的老師直接建議我放棄;澄幼兒園讀過的學校,考試偏難,我也放棄,不想在這點打擊孩子信心;後來找到現在的學校,班級數少(一年級8班),教學彈性、課業成績普通普通,我先打電話跟教務處打個招呼,告知會在該校自學,就沒問題了。
--
自學到現在,我們的課程安排與調整不斷調整,這也是自學最大的好處與重點。
1.為了讓小孩每週回校上課不會太挫折,自學的那三天我會讓國數兩科也維持一定進度,讓他上學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同學不會覺得他是笨蛋),#注音是第一個恐怖關卡,但學了可以幫助認字、提高閱讀興趣,我覺得不要躲避好好迎戰,推薦溫美玉的注音遊戲+學習策略,這是當時澄澄唯一主要要玩的注音遊戲。
我們也有上16週的字感藝術+數學想想,前者和傳統國語課還是有差,透過字型認字能加深印象,課程結束後,我接著以《漢字的故事》帶澄有系統認字的結構。我上完數想師培後也去通過考試,每週幫小孩上一次數想,程度與學校數學課相同,但教學方式注重討論與思考,可以讓爸媽發現「孩子真的沒搞懂」,而且打破自己對學習的限制, #先錯了才能對#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學不會就換個方式_不是一個方式一直學,講起來很容易,教養大師都愛講,但實際在「教」孩子時才是前所未有的育兒考驗。
.
2.#英文學習是我們遇到的第二個考驗,因為學校在小一結束後,要求澄要有一定的英文進度,澄自己也對在英文課像鴨子聽雷感到痛苦。本來我只讓他聽對話CD,後來開始有認字需求,就始自製字卡,用「blending + decoding」:每個字發出字母音叫做 decoding ,最後一次全部念出來叫做 blending。不要求背單字,而是拼讀字母唸到熟後自然記起來。我們也讀了很多Elephant & Piggie Collection這類程度的英文讀本,同樣的故事輪流反覆讀,到孩子可以反射地回答短句。
.
3.#閩南語就是在家說_一直說,只要不強迫小孩必須說,其實小孩就不會怎樣,連讀繪本也用台語。小孩會有陣痛期(生氣聽不懂),但孩子學習能力非常好,很快就能聽懂大半,對話也能自然使用。我們也常常討論為什麼要說台語,帶一點台灣的歷史,小孩非常有感。
.
4.體育活動隨便就會超過學校一週兩堂的體育課,我們去年上了整年的游泳和攀岩,今年目標是攀岩+棒球隊,沒有運動課程的日子,每天也會維持半小時運動量,例如在家開合跳、兔子跳、蜘蛛爬、小矮人走,switch 健身環,小孩運動都很賣力,半小時就流汗了。
.
5.其他部分,非自學生也都能做。澄每天負責一件家事(自己挑選),每週去一次菜市場,我會規劃主題共讀,我們這兩個月都在讀身體教育&性教育的書,他和妹妹養了一年的雞母蟲終於成甲蟲,他愛看昆蟲擾西的頻道,然後我們還有參加新莊散步節活動、樂生藝術工作坊,把握在地資源。
.
=接下來是關於自學的缺點和麻煩提醒=
主要照顧者、陪伴者的 #時間被完全壓縮是最大問題,原本我能利用澄澄上學、燦燦小睡時間,白天勉強擠出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但澄澄讀書或算數等需要專注的學習項目,都需要我專注陪伴,然後下午還要帶著孩子外出跑跳晒晒太陽,再回家做晚餐,直到十點孩子上床睡覺,身心疲憊每天都被引爆。
第二,是花費的心力越多,人的期待就是會有,儘管我不斷提醒自己,學習是孩子的,我只是陪伴者,但當孩子的狀況就是不斷的重來、今天忘了昨天的、現在忘了五分鐘前的...這時候陪伴者感覺到的不只是挫折,還有 #很深的自我懷疑
第三,#二寶的時間被剝奪,一歲兩歲三歲的二寶有與哥哥完全不同的需求,就必須配合哥哥整天東奔西跑,她一開始是哭著喊「媽媽不要陪哥哥,陪燦燦!」現在是自己拿出紙筆學哥哥寫作業的樣子(哭)
四,#夫妻間也有摩擦,兩方重視的課程可能不一樣,我們還爭執過,為什麼都是我在忙,爸爸卻好像沒事人?當然這種指責是不公平的,其實我可以理解阿澤的想法,他也支持我的做法,我們必須找到平衡點,前提是孩子必須能夠負荷。現在我們就磨出了不錯的模式,台語英語我教,國數的陪伴看誰有空(大多還是我),棒球隊與娛樂時間是爸爸處理,讓我放空享受自由。
五,#家長必須要一直找辦法!例如注音真的很無聊又困難,可以改成每天讀一本繪本,從中找出重複出現的詞學習注音;英文學得很挫折,我們找更有趣的繪本,或是每天早上一起聽十分鐘的英文廣播。他學游泳時,我在旁邊水道一起練習,他學棒球,我也在練傳接球,去體會孩子的不會!我常跟澄澄說,我們是一起努力的,媽媽也在學習喔。
.
無論你選擇自學的目的是什麼,都不會是把「不爽帶回家自己教」的鄉民能理解的,不用管他們!
只要去享受苦樂交織的過程。
樂的是,能按照孩子的能力、性格與興趣,安排合適的學習步調與素材,並且隨時調整,每天調整,和孩子一起討論調整。
自學的苦是比較容易在教育改革、自主學習的口號下被忽略的,甚至爸媽覺得苦,還會被指責是因為不懂自學真諦、對孩子學習有不當期待、不合適的安排、耐心不足、沒有好好等待理解孩子等,反正有些人認為自學生不快樂多半是家長的錯,但他們很少談家長也會不快樂--因為家長不快樂是自己的課題。
這是真的,但我覺得這句話也省略了太多。人有付出就有期待,說學習是孩子的事成人不可以有期待,我覺得很假(攤手),我連去買鹹酥雞都期待好吃了阿(是否要被指責把教育譬喻商品是惡質),何況付出了我應該工作或休息的寶貴時間,帶著孩子做各種我也沒嘗試過的學習,還要細緻要等待要同理要溫和要想方設法勾起孩子學習興趣。
自學會加長、加強親子間的相處,衝突不斷是必然,火冒三丈時,請爸媽忍住不口出惡言,就走回房間,和妮妮媽媽一樣,去打一下布偶或是拿著書去把櫃子敲緊實,嚴重卡關時,一定要記得,教不會就換一個方法,不是同一個方式一直教就會了。
某一天,孩子寫日記時,突然來了情緒生氣掉眼淚,我也很心煩但一直告訴自己,他的卡住不是我的卡住,我的卡住是正在研究晚餐食譜。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幾種幫助彼此的方法,例如一起喝一堆水冷靜下來,暫時分開幾分鐘深呼吸,開合跳發泄心情。就在我走到廚房想把不耐煩的心情發泄在洗菜時,澄澄走過來對我比了愛心的手勢,我立刻抱緊他,告訴他,所有的學習和課程都沒有澄澄這個人重要。而且現實生活不會這樣就歡喜落幕,一小時後,他因為寫不出日記最後一句,又跟我生氣了😅
.
=====
最後,#很多自學家庭對學校有股敵意,有原因或沒來由的厭惡都有,我對這點時時警惕,絕不多言,不要因為自己對體制的刻板印象或個人經驗,影響了孩子對學校、老師、體制教育的看法,他會有自己的感受與判斷,不容我介入。
我必須說,我真的很慶幸孩子還是喜歡每週上學的日子,他也有抱怨,覺得辛苦,但能在其中找到樂趣,給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很重要的喘息時間。
警語一下:以上都是自家經驗,不能套用在其他自學生身上,當然也不見得適合別人家,#自學有各種型態沒有好壞對錯_就看是否符合孩子需求並能隨時因應調整了
我也推薦幾篇文章幾本書給大家參考:
《給孩子火種,他們就會燃燒全宇宙》
《學校讓我們變笨嗎?為何教這個、為何學那個?》
《沒有學校可以嗎?》
網路上的計劃書填寫教學:
--
如果覺得這篇有幫助到你,值得$300元,
就快去幫我買一本《一百萬個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