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好書推薦:為什麼要感謝別人


母親節過了,各單位行禮如儀舉辦好多母親節感謝活動,#但我現在要大聲說啦!為什麼要感謝母親?生養孩子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好好養育孩子也是國民義務,侵害兒童生命權、受教權等等都是違法的,那麼我們該為了被生下來、被扶養長大,特地去感謝另外一個人嗎?

這樣的思考在華人社會裡似乎大逆不道,可是我想請大家,讀《為什麼要感謝別人?》的時候,和我一起進入這樣的思考模式。
書中的孩子,透過背負水球的「一日小媽媽」體驗,模擬了懷孕時的日常生活,為了加強真實感,水球上還寫了名字(如同我們會把肚子裡的寶寶取暱稱)。
孩子們體驗到什麼?他們發現懷孕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自然的事,有些人一試就成功,有些人很難受孕。想要成功懷孕,就得想個辦法才行,現實生活中,我們調整作息、嘗試人工生殖,在活動裡,孩子調整水球數量。只是,不管什麼方式,有了寶寶後的喜悅一樣深、責任也是一樣的沈重。
如果你問過媽媽,就會發現,媽媽記得很多懷孕時甜蜜的事,例如隔著肚皮感受到寶寶的拳打腳踢、寶寶在打嗝。但是,媽媽也會記得很多辛苦的事,連續好幾個月的孕吐,小腿水腫又抽筋,一下子沒有食慾,一下子餓到快昏倒,生產後,還要辛苦的哺乳、照顧新生兒。懷孕,真的是一件很麻煩、很辛苦的事呢!無怪乎,很多媽媽都會在生氣時對著孩子說:「我這麼辛苦把你生下來」、「懷孕時我吃了多少苦」。
當時在子宮裡安適成長的孩子哪能懂呢,媽媽再痛苦也要拚命守護的心情,可是長大後的孩子,應該也很想問問媽媽:,「當時守護我的想法是什麼?是因為肚子裡的寶寶是珍寶?還是一種必須好好把生育大事完成的責任感?#是因為我之所以為我_還是父母想成為父母的個人慾望呢?」
這些問題不好回答,孩子也很難揣測,或許透過照顧寵物能稍稍理解。小小的寵物如倉鼠,可以放在手掌上疼惜,大大的寵物如貓狗,可以窩在身邊撒嬌取暖。但是養寵物不能只是玩,還要餵飯、洗澡、清潔環境,寵物才能健康的地長大,說起來和照顧小孩真的有點像,差別只在寵物不會說話,也不會整天黏在爸媽身邊,每天出門說再見、回家後和牠玩玩。即便如此,孩子還是容易興頭過了就開始發懶,漸漸忘了最初那份珍視、寶貝的心情。那麼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當我們選擇了與另一個生命相伴,除了感受美好的一部分,也必須學習將有負擔、不愉快的其他部分,也納入陪伴的範圍中,這就是爸媽也正在學習的事,只是不一定每個人都學得很好。
懷孕體驗終究只是體驗,是老師會宣布結束的一場活動。真實的懷孕有太多不有趣的時刻。不管是搭車、走路、擠電梯,準媽媽有很多不得不先保護自己身體的時候,也會因為各種突發狀況感到憤怒、愧疚。但懷孕不是女人自己的事,要讓一個孕婦不需要為了跑步跌倒自責、不需要為了擠進電梯說對不起、不需要為了公車上沒人讓座而覺得難受,就必須由沒有懷孕的每一個人,為了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命,為了願意負擔懷孕、養育之責的家庭,多做一點點,合力建立起一個友善的社會。
回到母親節的感謝討論,我希望未來我們感謝的不只是母親願意把自己的生育選擇好好完成了,還能感謝這個社會讓懷孕這件事不只有辛苦,也有滿滿的善意與溫暖。
--
以上是我為本書寫的導讀,其他三本也很有趣,《原來大家都不一樣》、《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為什麼要「合作」》,這套書有注音,可以作為低年級孩子建立思辨能力的橋梁書。
更低幼的孩子,我推薦 信誼小太陽幼兒雜誌 的【小小哲學家】的《為什麼要說對不起?》、《可以跟你做朋友嗎》,其實這兩本我覺得 #親子共讀 也很棒,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生活常見小事,和孩子進行較有深度的哲學討論。而且哈狼、豬比、咪咪、毛毛各有性格,我好喜歡他們,附上影片讓大家參考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kLcXtzQP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