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好書:因為是爸媽你值得輕鬆快樂每一天

這本書名很不吸引我,因為我不是覺得當爸媽輕鬆的人(默),不過今年讀和去年感受不同了,孩子越長大,我越能體會書中內容。以下也簡單部分摘錄、分享我的讀後心得,還是推薦大家讀完全書喔!

.
首先,當爸媽怎麼會好玩呢?成天要扮演成年人(然後發現另外一個人可以扮演比較有趣的角色,比你還享受育兒生活),還有那麼多額外的(比起單身)工作。
試試看選定一件不想管的事,例如孩子的運動或功課,交給另一個人,你就會發現那件事原來沒多重要,是爸媽對自己太嚴厲了。還有,從生活中選出一個面向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如果功課讓你放不下,就讓孩子負責任何一件家事。
家庭讓我們感到快樂,但我們也要保有自己獨享的快樂。偶爾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的需求之前,並在家庭之外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
--
先記住這三點:
1.隨著孩子能力增強不再做太多干涉。
2.不把孩子的日常需求看得比自己的需求重要。
3.在日常中找尋讓人開心的事,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困擾、什麼不過是喧鬧。
🌟掌握十個箴言:
1.你現在想要的不見得是之後想要的(直接說出數學答案)
2沒有什麼事出了錯(許多情況都還算過得去)
3所有人都會變包括孩子,特別是孩子(孩子不會永遠不愛上學,永遠不吃蔬菜)
4你不需要進入他人的情緒(對你我都不會有幫助)
5你不需要看到什麼就有所回應(有時候這樣事情才能順利過去)
6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不可能什麼事都做)
7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你還是可以很快樂
8決定要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想太多)
9你不必每次都做對(明天還會有另一次機會)
10充分享受正能量(訓練大腦享受正能量,會變得更快樂)
--作者舉了不少親子衝突的實例—
.
#早上出門前的衝突 不只是孩子要多睡一點,父母也要,如果你想要熬夜工作或娛樂,要記得現在想要不見得是以後想要,明早你會感謝自己。
.
#家事 理解那些不是家事而是生活技能:
一開始我們幫你做,
接下來我們跟你一起做,
然後我們看著你做,
最後你自己做。
不用期待孩子樂在其中,孩子抱怨也沒關係,或許連你自己都不想做家事啊。讓孩子選自己的家事,試著做一整年,家事會變成例行工作一部分,孩子會精通,同時保持一點彈性,你有時候會幫忙,有時候你會要求他們換做別的家事。然後每年年底,孩子會晉升去做困難一點的家事。記得,零用錢是用來教導孩子重視並管理金錢的工具,家事是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該做的,如果你付錢給孩子做家事,他們可能會說自己不缺錢。
👉建議:
1.降低的標準
2.簡化家事(例如不要期待他分類)
3.口袋隨時準備好幾句好聽的話
.
#手足爭執 7歲以下的兄弟姊妹,每小時平均有3~7次的爭執。建立一套處理準則:介入、傾聽、重述,找出真正問題,學會同理心,最後讓他們解決。
孩子嫉妒,最好的策略是:「你還想要多一點嗎?」例如,你要我幫忙找你的玩具嗎?你想要多一點抱抱嗎?你想要多一點麵嗎?當孩子抱怨不公平,公平不一定表示平等。試著滿足個別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去擔心每個孩子是否同時得到的一模一樣的東西。
如果孩子純粹只是惡作劇,小小的使壞,只要你覺得煩就制止他們,不偏袒任何一方,或者不論他們爭執什麼,都不要管繼續做你的事。
👉比起大吼大叫,可以先想好「有用的話」:
1我相信你們兩個可以找出解決的辦法。
2如果你願意分享那很好,不願意也沒關係。
3聽起來真叫人不高興。
4天啊那一定超討人厭的。(但你不需要進入他的情緒)
5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覺說給哥哥和弟弟聽?
6你覺得姐姐妹妹喜歡那樣嗎?
7你知道哥哥弟弟說什麼嗎?
你也不一定要有所回應,只要掌握一個歡樂時光的目標:確保每天、每個禮拜,都讓手足有足夠的時間相處,正向互動與負面的互動約是5:1,因為人類比較容易記下負面的經歷。
.
#課外活動 大多數的狀況你都不想孩子中途放棄,但總有例外,例如過於嚴格、不再感興趣、不覺得學到東西、想要擁有更多空閒時間…。讓孩子們自己提出放棄,讓他成為決策過程的一部分,有助於他思考這代表什麼。但沮喪時不可以放棄,「面對自己在活動中並不頂尖」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孩子會有能力承認其他人成功,並知道自己盡全力卻還是不足的時候該怎麼面對。
當孩子站在運動場上,就不需要你了,父母不是比賽壓力的一部分來源時,孩子會更喜歡運動。請表現得像個支持孩子的父母,而不是要求很多的教練和瘋狂的球迷。
.
#關於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不是你的,你可以合情合理完全不管。你要做什麼去協助孩子度過他們的難關都可以,但不必被捲入他們的壓力。一旦插手幫忙,很容易變成壞人,在他越來越生氣的時候,強迫她坐在那裡繼續努力。還有,有些老師真的不知道學生要花多少時間寫作業,或是不清楚作業對家庭造成的影響,有時候你要協助孩子找到完成作業的方法,有時候你必需替孩子發聲。
.
#3C 之所以如此棘手,是因為成人也需要管理自己的3C問題。孩子的生活與朋友互動的方式,與我們的親身經驗不同,這讓我們感到不安。家長一種是擔心孩子沒做的事(沒有在戶外玩、沒有沒面對面聊天、沒有閱讀),一種是擔心孩子做了什麼(玩遊戲、使用社群網路、接觸色情和暴力內容)
我們要承認孩子經歷的社交生活,是我們無法直接體會的,最終這只是你我所熟悉的成長拼圖的一小塊而已。雖然網路帶來壓力與煩惱,但是網路讓我們可以追劇、看電影、互傳圖片,這不是數位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有時和孩子一起利用3C虛耗時間,你就會相信,這樣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
#飲食 沒有小孩會在跟你爭執吃一口就好之後還喜歡上那個食物,多數家庭孩子都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問問孩子今天過得如何,跟他們聊聊那天過得如何,用對待成年人的禮節對待孩子,不要逼他們吃他們不想吃的東西,也不要因為他們的選擇而大呼小叫。
--
#多和孩子說正向的言語,即使孩子的行為一點都不正向,例如與其責備他們欺負貓咪,不如告訴他們如何照顧貓咪。也不用有太高期待,小孩有辦法做好某件事,不代表他有辦法一直都做到,我們對孩子失望時,會觸發我們身為父母的恐懼擔心(孩子的人格之類的),其實他們的大腦還在發展。與其抱怨我講了幾百次了他還不肯做;不如想,我還要再講一百次,我們才可以達成目的。
你做得到
我會幫你了解這一點
直到你也知道自己做得到為止
1.不要介入
2.不要記仇
3.不要吼回去
4.不要有所懷疑
5.不要把孩子拒之在外
6.並肩一起勞動
當你對育兒厭煩時,其實能讓你做這件事的時間真的不會太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