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給即將申請自學的家庭一些建議

【給即將申請自學的家庭一些建議】最近開始被一些朋友問到自學申請的事,時間又到了呢(懷念),兩年前此時我也網路上受惠很多,所以這兩年一直有寫下自學心得和作法,但有點分散,剛剛撈了一下,集中分享在這一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Q:我的孩子可以又上學又自學嗎?
A:可以的,例如澄在小一時每週入校兩天,二年級每週三天,遇到運動會前夕因為密集練習,他又非常想參與,就會改成每天到校。若你也想同步使用學校資源,請在我填寫自學計畫時,記得在 #每週預計學習進度,就於備註寫明 #開學初期入校共同學習,並參考學校進度調整自學內容。
學校通過計畫案後,開學前導師會電話聯繫,邀請我們到班上與老師討論,讓她認識一下孩子的個性,也知道依照計畫內容,小孩開學後將上學2~4週(由小孩決定),但不一定配合作業與(可能有的)考試,小孩會決定是否入班上課(幾天)或是完全不入班。我們遇到的老師很好,她沒帶過自學生,但完全尊重我們的決定。我也建議與其挑課上,不如挑天,因為小孩中途入班又離開,同學心態會比較受影響(尤其小一生,不過也有朋友選中途課程再加入,這些都可以和老師討論)
.
另外,在計畫書內的「教學計畫」中,也會勾選學校協助的欄位,以下我都有勾選:
v提供目前課程各領域目標、能力指標等參考資料、提供諮詢。
v提供學生版教科書。
v提供親職成長課程邀請參與。
v提供書籍借閱。
v在不影響校務運作下,提供家長參與研習進修的機會。
v協助家長取得教學資源。
v提供學校社團資料,邀請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v使用學校圖書館
v設籍班級教師主動提供班級活動資訊。
v倘需要回校上課之領域,協助安排相關事宜。
v在不影響校務運作下,讓學生在課堂期間進入校園。
所以老師會提供我們一些教學配備,例如黑板磁性貼(這個教寫字好用),澄澄也可以每週上學日都去借還書,也有參加好幾個學校社團,學校社團便宜、師資也不錯,因為大多是外聘還會很溫柔。當班上有特別教學活動,老師會主動通知我們返校參加。我也想提醒大家 #不要小看課本,目前的數學課本做得不錯,沒有大家想像那麼死板,鄉土語的閩南語課本有羅馬字拼音,家長都能自己看著學。
.
Q:計畫書和實際結果落差很大怎麼辦?
A: #計畫書就只是計劃,一定要為孩子的學習狀況保有最大彈性!在期末會交成果報告,有點落差是沒關係,學校不會太在意(但如果完全不進校,落差又~很大,會有為了保障兒童受教權有進一步詢問或訪視的可能)。建議大家,一開始就不要寫得太誇張,寫自己做得到也覺得想去做的,有些人會參考其他人的計劃書(抄來抄去),我懂我也參考了好幾份,但真心奉勸不要亂寫,把這份計畫書當成「自己」對學習的省思與期待。
🌟你想要的自學會不會只是自己的?你安排的自學內容能滿足孩子需求嗎?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無限膨脹自己,還是能夠欣賞、同理與自己不同處境(體制內)的人?
🌟看著孩子在識字或某些能力發展慢,你能不能讓自己平心靜氣地等待?
🌟到底是要等待六七歲孩子「興起」學習興趣,還是你能設法「激起」學習興趣?
.
申請自學是4/30收件截止,我建議現在馬上就開始寫!順便和孩子、伴侶討論出想要的自學模式,取得共識,計劃書有七大題:
1.實驗教育目的及方式
2.學生現況描述
3.課程內容(含學習領域、師資規劃、教材教法、學習評量方式)
4.學習日課程表
5.預計學習進度表
6.教學資源(含家長需求勾選表)
7.預期成效
.
Q:我要選有自學生的學校嗎?
A:四月送出計畫書,五月會知道是否通過、要不要面試,五月底、六月初才會收到入學通知單。所以寫計畫書的同時,也要考慮遷戶口(三月底要完成)。我不建議大費周章遷到山上小校,因為我想用學校資源,當時我就在新莊找,#校齡輕(老師通常也較年輕、處理事情比較彈性),#班級數少(讓科任老師記得哪一班有自學生),#距離合宜(有活動回去參加不會太累),只要符合這三點的學校,#就可以在網路社群打聽一下校風(例如:我是新莊人)。
我們原本的學區學校非常重視課業,認識的老師直接建議我放棄;澄幼兒園讀過的學校,考試偏難,我也放棄,不想在這點打擊孩子信心;後來找到現在的學校,班級數少(一年級8班),教學彈性、課業成績普通普通,我先打電話跟教務處打個招呼,告知會在該校自學,就沒問題了。
--
自學到現在,我們的課程安排與調整不斷調整,這也是自學最大的好處與重點。
1.為了讓小孩每週回校上課不會太挫折,自學的那三天我會讓國數兩科也維持一定進度,讓他上學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同學不會覺得他是笨蛋),#注音是第一個恐怖關卡,但學了可以幫助認字、提高閱讀興趣,我覺得不要躲避好好迎戰,推薦溫美玉的注音遊戲+學習策略,這是當時澄澄唯一主要要玩的注音遊戲。
我們也有上16週的字感藝術+數學想想,前者和傳統國語課還是有差,透過字型認字能加深印象,課程結束後,我接著以《漢字的故事》帶澄有系統認字的結構。我上完數想師培後也去通過考試,每週幫小孩上一次數想,程度與學校數學課相同,但教學方式注重討論與思考,可以讓爸媽發現「孩子真的沒搞懂」,而且打破自己對學習的限制, #先錯了才能對#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學不會就換個方式_不是一個方式一直學,講起來很容易,教養大師都愛講,但實際在「教」孩子時才是前所未有的育兒考驗。
.
2.#英文學習是我們遇到的第二個考驗,因為學校在小一結束後,要求澄要有一定的英文進度,澄自己也對在英文課像鴨子聽雷感到痛苦。本來我只讓他聽對話CD,後來開始有認字需求,就始自製字卡,用「blending + decoding」:每個字發出字母音叫做 decoding ,最後一次全部念出來叫做 blending。不要求背單字,而是拼讀字母唸到熟後自然記起來。我們也讀了很多Elephant & Piggie Collection這類程度的英文讀本,同樣的故事輪流反覆讀,到孩子可以反射地回答短句。
.
3.#閩南語就是在家說_一直說,只要不強迫小孩必須說,其實小孩就不會怎樣,連讀繪本也用台語。小孩會有陣痛期(生氣聽不懂),但孩子學習能力非常好,很快就能聽懂大半,對話也能自然使用。我們也常常討論為什麼要說台語,帶一點台灣的歷史,小孩非常有感。
.
4.體育活動隨便就會超過學校一週兩堂的體育課,我們去年上了整年的游泳和攀岩,今年目標是攀岩+棒球隊,沒有運動課程的日子,每天也會維持半小時運動量,例如在家開合跳、兔子跳、蜘蛛爬、小矮人走,switch 健身環,小孩運動都很賣力,半小時就流汗了。
.
5.其他部分,非自學生也都能做。澄每天負責一件家事(自己挑選),每週去一次菜市場,我會規劃主題共讀,我們這兩個月都在讀身體教育&性教育的書,他和妹妹養了一年的雞母蟲終於成甲蟲,他愛看昆蟲擾西的頻道,然後我們還有參加新莊散步節活動、樂生藝術工作坊,把握在地資源。
.
=接下來是關於自學的缺點和麻煩提醒=
主要照顧者、陪伴者的 #時間被完全壓縮是最大問題,原本我能利用澄澄上學、燦燦小睡時間,白天勉強擠出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但澄澄讀書或算數等需要專注的學習項目,都需要我專注陪伴,然後下午還要帶著孩子外出跑跳晒晒太陽,再回家做晚餐,直到十點孩子上床睡覺,身心疲憊每天都被引爆。
第二,是花費的心力越多,人的期待就是會有,儘管我不斷提醒自己,學習是孩子的,我只是陪伴者,但當孩子的狀況就是不斷的重來、今天忘了昨天的、現在忘了五分鐘前的...這時候陪伴者感覺到的不只是挫折,還有 #很深的自我懷疑
第三,#二寶的時間被剝奪,一歲兩歲三歲的二寶有與哥哥完全不同的需求,就必須配合哥哥整天東奔西跑,她一開始是哭著喊「媽媽不要陪哥哥,陪燦燦!」現在是自己拿出紙筆學哥哥寫作業的樣子(哭)
四,#夫妻間也有摩擦,兩方重視的課程可能不一樣,我們還爭執過,為什麼都是我在忙,爸爸卻好像沒事人?當然這種指責是不公平的,其實我可以理解阿澤的想法,他也支持我的做法,我們必須找到平衡點,前提是孩子必須能夠負荷。現在我們就磨出了不錯的模式,台語英語我教,國數的陪伴看誰有空(大多還是我),棒球隊與娛樂時間是爸爸處理,讓我放空享受自由。
五,#家長必須要一直找辦法!例如注音真的很無聊又困難,可以改成每天讀一本繪本,從中找出重複出現的詞學習注音;英文學得很挫折,我們找更有趣的繪本,或是每天早上一起聽十分鐘的英文廣播。他學游泳時,我在旁邊水道一起練習,他學棒球,我也在練傳接球,去體會孩子的不會!我常跟澄澄說,我們是一起努力的,媽媽也在學習喔。
.
無論你選擇自學的目的是什麼,都不會是把「不爽帶回家自己教」的鄉民能理解的,不用管他們!
只要去享受苦樂交織的過程。
樂的是,能按照孩子的能力、性格與興趣,安排合適的學習步調與素材,並且隨時調整,每天調整,和孩子一起討論調整。
自學的苦是比較容易在教育改革、自主學習的口號下被忽略的,甚至爸媽覺得苦,還會被指責是因為不懂自學真諦、對孩子學習有不當期待、不合適的安排、耐心不足、沒有好好等待理解孩子等,反正有些人認為自學生不快樂多半是家長的錯,但他們很少談家長也會不快樂--因為家長不快樂是自己的課題。
這是真的,但我覺得這句話也省略了太多。人有付出就有期待,說學習是孩子的事成人不可以有期待,我覺得很假(攤手),我連去買鹹酥雞都期待好吃了阿(是否要被指責把教育譬喻商品是惡質),何況付出了我應該工作或休息的寶貴時間,帶著孩子做各種我也沒嘗試過的學習,還要細緻要等待要同理要溫和要想方設法勾起孩子學習興趣。
自學會加長、加強親子間的相處,衝突不斷是必然,火冒三丈時,請爸媽忍住不口出惡言,就走回房間,和妮妮媽媽一樣,去打一下布偶或是拿著書去把櫃子敲緊實,嚴重卡關時,一定要記得,教不會就換一個方法,不是同一個方式一直教就會了。
某一天,孩子寫日記時,突然來了情緒生氣掉眼淚,我也很心煩但一直告訴自己,他的卡住不是我的卡住,我的卡住是正在研究晚餐食譜。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幾種幫助彼此的方法,例如一起喝一堆水冷靜下來,暫時分開幾分鐘深呼吸,開合跳發泄心情。就在我走到廚房想把不耐煩的心情發泄在洗菜時,澄澄走過來對我比了愛心的手勢,我立刻抱緊他,告訴他,所有的學習和課程都沒有澄澄這個人重要。而且現實生活不會這樣就歡喜落幕,一小時後,他因為寫不出日記最後一句,又跟我生氣了😅
.
=====
最後,#很多自學家庭對學校有股敵意,有原因或沒來由的厭惡都有,我對這點時時警惕,絕不多言,不要因為自己對體制的刻板印象或個人經驗,影響了孩子對學校、老師、體制教育的看法,他會有自己的感受與判斷,不容我介入。
我必須說,我真的很慶幸孩子還是喜歡每週上學的日子,他也有抱怨,覺得辛苦,但能在其中找到樂趣,給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很重要的喘息時間。
警語一下:以上都是自家經驗,不能套用在其他自學生身上,當然也不見得適合別人家,#自學有各種型態沒有好壞對錯_就看是否符合孩子需求並能隨時因應調整了
我也推薦幾篇文章幾本書給大家參考:
《給孩子火種,他們就會燃燒全宇宙》
《學校讓我們變笨嗎?為何教這個、為何學那個?》
《沒有學校可以嗎?》
網路上的計劃書填寫教學:
--
如果覺得這篇有幫助到你,值得$300元,
就快去幫我買一本《一百萬個親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