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樣寫著:是一場從自身飲食行為出發的究竟之旅。我們將深入現代飲食的產銷結構,探究食品鏈裡的「吃」、「煮」、「買」、「種」四階段,拉起消費與生產的連結,期望藉此看清當今餐桌的真實模樣,從而找到改變的契機。除了吃飽,我們有權利要求吃好。
我交出的第一篇是「速食現象 當餐桌擺在便利商店」,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打破自己不在便利商店吃飯的堅持,花了非常多時間,坐在便利商店,喝咖啡吃飯、吃水果,從關東煮到便當、炒麵全吃了一輪,我想寫的不是食安問題--那人人都知但看似迫不得已的接受了,因為諸多的生活上的不得已,我只是去寫出這件事而已。
在此時的寫作思考,我的文章不是用來責備人的,而是用來幫一些人說話的。當我們在質疑便利商店的鮮食消費時,當然還設法促使這個產業往更好的方向改變,但我希望自己能更同理一點才下筆,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坐在那一起吃飯。
(全文刊登於經典雜誌七月號,如果大家能幫忙點選網站頁面並留言,我會非常感謝!)
週一下午五點,上班族還沒打下班卡,學生離開校園不久,新北市新莊區幸福路上的一間7-Eleven,沿著牆邊擺了八張方桌,第一張桌子是一對中年男女對飲咖啡,下一張桌子只有一位邊吃義大利麵邊讀書的女大學生,她後方的一對母女,讀小學的女兒認真寫著國字作業,吃了一半的炒飯晾在一旁,母親喝著咖啡滑手機。
隔了一張空桌,另一位母親帶了三歲的兒子分食一個飯糰和一瓶果汁,然後是幾名熱絡聊天的阿婆,孫子們坐在一起遊戲玩鬧,被併起來的兩張桌子上散落著礦泉水、果汁、奶酪、麵包;最角落處,是一位喝著牛奶的中年女子,看起來什麼事也不打算做。
便利成為一種鄉愁
不論是「有7-Eleven,真好」,還是「全家就是你家」,或者我們高喊一聲「Hi-life!」維基百科今年二月剛更新的資料顯示,台灣共有一萬零一百七十九間便利商店,平均每兩千三百零四人撐起一家店,消費者上門買份報紙,添購日用品,繳交水電雜費,領錢印優惠券,排隊買演唱會門票,然後同時可以買一顆茶葉蛋,花兩分半等待便當微波加熱,挑選一份生菜沙拉,端了一杯咖啡離開。
雖然便利商店發源地為美國,但歐美的即時性食品(Fresh
Foods)分有限,大多是冷藏三明治、比薩、熱狗、墨西哥捲,「大概是在台灣被慣壞了,美國的即時性食品只能果腹,但品質、選擇、口味都沒那麼吸引人。」遷居美國加州八年、現為雜誌約稿美食作家的黃盈滋,說起台灣便利商店竟帶點淡淡鄉愁,她想起每次走進超商,撲鼻而來的關東煮柴魚湯頭和煮茶葉蛋的八角、醬油香氣,那是種家鄉味的親切感。
不同於美國便利商店運作形式類似小型量販店或道路休息站,台灣便利商店以便利服務為導向,並以鮮食商品做為重要收入與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基準。
台灣將即時性食品統稱為「鮮食」,目前種類多到可分成五種存放溫層:常溫的麵包;攝氏十八度的便當、飯糰、三明治與水果等;攝氏四度有涼麵、微波速食、甜點、沙拉等;依照每家店所在地與客群差異,設有蒸包機、關東煮、茶葉蛋、熱狗機;以及,思樂冰、咖啡機、冰淇淋機等自助機台。
一位私下接受訪談的7-Eleven分店長透露,賣一瓶飲料利潤約五元,一包香煙兩、三元,但鮮食利潤可達六、七成,這也是各家便利商店積極開發鮮食市場主要原因,從總公司傳來的訊息:「上下層滿架!銷售金額要達到百分之一百四十!」幾乎天天出現在各家分店長的手機,因為目前日本便利商店鮮食佔比營業額超過三成,台灣約是一成五至兩成,台灣鮮食市場還有繼續搶攻的機會。
便利店改變飲食產業秩序
以往,台灣的便利商店偏好選擇角間,設計雙面櫥窗,讓路人一眼就能看到商品展示架。不過,近三十年來,台灣家庭型態及結構上的轉變,讓外食人口不斷增加,據統計,九成三的民眾有外食習慣,三成的人一週有四天外食。逐年增加的外食人口,代表逐漸擴大的餐飲市場。二○一○年開始,各家便利商店不約而同尋找雙店面合併、設置座位區與洗手間,以「簡速餐廳」的概念提供服務,成功將超商餐飲化,不著痕跡地改變了台灣餐飲產業秩序。
為了提高用餐機能,不同的店面,因應所在地區的人口特性,又有不同設置。例如,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上的萊爾富湖鑽店附近就是內湖科學園區,為了應付用餐時間大量的上班族,特闢便當加熱區,擺滿了熱騰騰的便當,讓休息時間寶貴的上班族不必等待微波加熱時間。
萊爾富行銷處產品開發部經理楊文陽分析,以前一家店面約三十坪,目標是讓消費者在最快的時間內滿足需求離開,來客越多、營業額越好,要大量購物就到超市或量販店。現在,量販店和超市出現小型店,便利商店則變大了,這種「業態模糊」,是便利商店餐飲化的一種鋪陳,「餐飲分成外帶或內用,過去便利商店注重外帶的流動性,我們現在也追求內用的黏著度,超商變成小憩店,你來喝杯咖啡、上網、吃便當,看到促銷品想嘗鮮就買了試試看,不用花上一百元,沒有消費負擔,而當消費者在便利商店停留的時間越久,閒逛的頻率越多,就有可能買下原本不在消費計畫的商品。」
便利商店餐飲化,鮮食商品開始以「菜單式點餐」,走出了非正餐即點心的概念。舉例而言,全家便利商店「主餐+副餐」超值組合設計達一百一十四種,消費者可以加十元買包微波蔬菜,也可以多花三十元加購沙拉,根據全家內部統計,超過四成購買鮮食的消費者都選擇了超值組合。
有座位,有品項相同、品質統一的食物,快速有禮的服務,從前餐主菜到甜點皆可滿足,便利商店早已是全台灣最大型的連鎖餐廳,而且最低價的消費只要花八元買一顆茶葉蛋。
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在各家便利商店打工的小君,已是有三年資歷的「老員工」,她曾有一整年的晚餐就在店裡解決,雖然現在熱潮退了,但只要知道各家新品推出還是會主動嘗試,「我才二十一歲,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到便利商店吃飯就像上餐廳一樣,其實一個便當六、七十元沒有比較便宜,但是乾淨、有冷氣,選擇多,口味變化也快,反正一個人只是隨便吃吃。」
取代家庭功能的孤獨燈塔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一個人的經濟》一書,即明確指出,過去二十多年,日本社會已經逐漸失去傳統家庭的束縛,傳統典型家庭樣態是有雙親與兩名子女共同生活,假日一家四口開著休旅車,到大賣場採購消費;如今,越來越多人獨自生活,這些單身者的小公寓或套房裡,只有一個迷你冰箱放些飲料,想吃什麼就到便利商店去買。為此,便利商店提供了更多一人份蔬菜或肉的小包裝,他提醒企業研發部門多注意人口統計的變化,要更注重少子化、晚婚趨勢,獨居者和頂客族等日趨穩固且增多的消費層。
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生張文聰已經住在日本四年,他發現,過去便利商店鮮食分兩種,現做的薯條、炸雞、薯餅、甜甜圈等炸物,是隨時可解饞的點心,便當和義大利麵則是忙碌時的正餐選擇。這兩年,便利商店也開始賣起各種家常菜的半成品冷藏包,例如漢堡排、牛丼的肉與醬汁,買回家後只要加熱及擺盤,就能成為一道菜色,這讓越來越多沒時間或沒興趣煮食的人,能放心倚靠便利商店生活。
大前研一描述的狀況,也同樣適用於台灣,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全台家庭戶數從二○○○年以來逐年增加,二○一四年全台家庭戶數來到八百三十七萬戶,平均每年增加十一萬戶,且集中在雙北市、桃園縣、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六都,但平均每戶人口下滑至二點八人,十四年來平均每戶減少零點五三人。
台灣一家四口的家庭組織核心與三代同堂戶數減少中,顯示家庭結構正以一、兩人為單位的模式發展,這與生活經濟壓力變大、家戶與組織的縮減,更能適應現代生活模式有關,這樣的趨勢也反映在便利商店的消費型態,各種鮮食產品都指向個人市場。即便是結婚的人,也因為工時過長變成「類單身」,夫妻常是加班後各自吃飯,或約在便利商店快速解決晚餐。
我鄰桌的一對夫妻正是如此:時近晚間七時,一位身著襯衫西裝褲、脖子上還掛了識別證的中年男子,端著剛加熱的乾意麵、一個便當、一碗滿滿的關東煮入座。不久,一名剛走入店裡的女子同桌坐下,兩人一邊用餐,同時討論著白天的工作,不到半小時,兩人起身收拾桌面,到安親班接孩子回家。
投入便利商店工作已經十多年,黃小姐現在是新北市某住宅區裡一間7-Eleven的店長,這個社區至少有三間便利商店,但她每天至少賣出一百八十杯咖啡,假日可賣到三百杯,平均每五分鐘賣一杯,「假日大概每三個人上門,就有一個人要買咖啡。」今年三月,7-Eleven宣布上一個年度總共賣出二點五億杯的咖啡,廣告詞「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已是台灣人生活現狀。
頂替咖啡成為流行新寵的是霜淇淋,全家在二○一三年與日本NISSEI合作搶了頭彩,並以特定口味限量發售的形式造成搶購熱潮。「你吃過最新口味的霜淇淋了嗎?」成了年輕族群的熱門話題,Facebook被拿著霜淇淋的自拍照洗版,這股冰品熱潮不受季節影響,去年二月十四日全家搭配情人節推出草莓霜淇淋,第一天業績就翻倍,一天一家店賣出超過九百支。
在便利超商鮮食領域已耕耘十三年的楊文陽這樣分析:「你想買孔雀餅乾,會去超市或大賣場,一定比便利商店便宜,所以便利商店要給消費者的是新商品,有流行性又時尚的商品,其實一支霜淇淋三十幾元還是很貴,但不吃就跟不上流行。」
便利商店可以是全國最大的連鎖餐廳,最大的咖啡店,最大的冰品連鎖店,如同變形蟲般,不斷演進變化。楊文陽預料,隨著講求食安、現煮的風潮,便利商店設立廚房是可預期的發展結果,最遲不會超過三年。
便利中的食安問題
從第一顆冷飯團被排上貨架開始,便利商店鮮食二十年來緩慢地改變了台灣餐桌文化。在便利商店提供越來越多服務後,很多人一心依靠,忽略了其他商店,捨棄了傳統的庶民經濟文化,雖然少了選擇口味的自主性,但至少有口感一致性,這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一度被認為是一種不僅方便,還很安全的選擇。
只是,在今日,這種一度被認為安全的飲食,也埋藏了食安危機。拿起在任一間便利商店都能看到的滷排骨飯便當,白米、蔬菜、蛋、梅乾菜、紅蘿蔔等基本食材大同小異,讓人困惑的是其後一大串化學添加物,包括調味劑、黏稠劑、酵母抽出物、麥芽糊精與豆膠,我想到幾位朋友的提醒:「有家人幫便利商店代工製造飯糰,他說能不吃就不要吃。」「切好的水果和生菜沙拉一定有泡洗什麼藥劑,才能保鮮那麼久不會變黑。」
曾在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衛生處、食品藥物管理署任職,走訪過台灣大半工廠及上萬家餐廳的文長安,至今看到鮮食的成分標示上密密麻麻寫滿各種化學添加物,還是十分不安:「那些添加物讓可以白飯長期冷藏而不會老化、失去黏性,讓食物口感更佳,雖然一切都是合法使用,短期內也不會對身體有明顯危害,但長期在體內累積成毒,勢必造成肝臟排毒的負擔。」
「我敢保證,從早餐到晚餐都可以吃到磷酸鹽,咖啡裡的奶精、涼麵、飯糰、調味醬都有,就算每一樣食品的使用量都合法,但一天下來難保不會超過身體能負擔的攝取量。」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食品技師學分班講師陳俊成也提出同樣質疑,無論使用多少「合乎規定」的化學添加物,吃起來就是不安全,更遑論檢驗不出來的部份,例如沙拉與切盤水果能夠能夠販售一兩天,卻不會變色,就被懷疑使用了二氧化氯,但無色無味無臭,一般民眾無法察覺,衛生局也難以檢驗。
台灣便利商店鮮食發展多元,且多是加工食品,化學添加物的危機也高於其他國家,而消費者看到的乾淨衛生,不一定代表飲食安全。近年數波食安危機,消費者開始關注便利商店鮮食製成問題,一家7-Eleven店長告訴我,經歷了假油、布丁、毒澱粉等食安風暴後,他的收入低於二萬二千元,已經無法支撐開銷,另一位全家便利商店店長則在頂新劣油事件爆發時,當月業績立刻少了一、兩萬元。
當我向楊文陽提出這個質疑時,他從貨架上拿了一碗紅豆湯,包裝上寫了「零添加」,這項新產品仍在「試水溫」,沒有太多宣傳,「過去我們不關心化學添加物,但既然消費者開始在意,我們就要開始思考,如何突破生產技術,盡量減少使用,研發時間和高成本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消費者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價格與產品。」我們是否能樂觀地期待,市場風向終是取決於消費者的選擇?
從冷漠燈塔到溫暖小店
便利商店長期以來做為一種都市空間消費文化的代表,人與人的接觸方式快速、冷漠、疏離,被認為造成社會網絡的斷裂。猶如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的形容:「便利商店是大城市晚上的燈塔」,許多離鄉背井到東京工作的年輕人,感到飢餓或寂寞時就去便利商店待著,店員也不會驅趕。這些渴望溫暖的孤獨靈魂,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選擇了最不需與他人有所互動的環境,然後因此產生交集,這種矛盾的狀態,可說是後工業社會的病態。
「我要去便利商店,你要吃什麼?」如果你是在下午四點來到這裡,一定會以為置身在童年校園裡最受孩子歡迎的福利社,鮮食冷藏櫃、飲品櫃、用餐區擠滿了剛放學、等著上安親班或補習班的學生,吃著填肚子的點心或是提早的晚餐。
「飲食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到便利商店用餐是被環境所吸引,而非覺得食物好吃。」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認為飲食環境已經崩解了,孩子放學後的飲食健康不再被放到第一位,能處於可掌控、安全的環境更讓家長放心,但當下一代不再有共桌經驗,餐點是一客一客的個人選擇,微波爐是味覺記憶,那些與食物有關的文化、土地、農業、歲時記憶、家庭關係,也會不復存在,飲食意義被簡化,價值往後挪移,便利成了最重要的事。
育有兩兒的職業婦女張嘉琳擔憂地說:「學校旁一定有超商,每次看孩子成群進去買三餐,或是爸媽帶著孩子在裡頭吃飯,就會莫名恐慌,我們的孩子與食物來源隔絕,只知道肚子餓時,能到便利商店填飽肚子,可是加工食物沒有媽媽親自烹煮的溫度與記憶,商家取代了親職,家長忙於工作,沒有心思照料孩子的飲食,我覺得這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食物是人與環境關係的反映,現代食物工業讓人和食物本身脫離,也和食物生產的環境脫離,在便利商店進食被認為是單純的「補給」,因此飽受指責。但便利是現代人因應現代生活重新排序時間秩序的可能,我們早已難以脫離,也不能否認在便利商店的餐桌上,出現了另一種型態的日常互動情感與空間特質。
「不管客人花十元還是一千元,店員的態度都是一視同仁。」兩年前從補教業轉戰全家便利超商的張姓店長,發現便利商店在社區裡的角色漸漸有了轉變,曾當老師的她,常耐心觀察顧客,有些人買了飲料坐在店裡,並非是因為口渴或疲憊,而是想和店員聊聊天,社區裡的孩子在放學後、補習前的空檔,會直接待在店裡寫功課,母親直接打電話給店員交代買什麼點心。
住在附近的上班族,不知道何時也開始在入夜後到店裡聚會,他們組成「神魔團」,買了便當飯糰當晚餐,一起吃飯,同時研究如何破關。作家番紅花雖然幾乎不買便利商店的鮮食,但當她生病無法下廚時,女兒也會到便利商店買咖哩飯當晚餐,「便利商店似乎已經不能與社會冷漠氛圍畫上等號了。」她家附近有位八十幾歲坐輪椅的老婦人,每天下午三點,就由外籍看護推到便利商店,僅僅只是買杯飲料坐著,就能感受人群充滿活力的氣息與流動的光線聲音。
「所有這些臨時需要填飽肚子的人,只要走進便利商店,掏出一些銅板,買些水果、沙拉、地瓜或便當,就能享受明亮燈光、舒適空調、網路、廁所,又沒有時間壓力、低消,得到暫時的精神解救。」番紅花說。
我們雖然不能不質疑便利商店鮮食的品質、安全、造成家庭餐桌美好景象不再,但也無法忽視那幾張角落的桌椅、靠窗的吧台、越來越接近現煮的食物,確實能讓一些人改善生活品質,在每日枯燥乏味的寂寞生活裡,快速的滿足需求,安適地休息片刻。
便利商店的餐飲化改變是為了增添「人味」,即使替代性高,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間最合意的便利商店成為生活要角,畢竟網路科技讓我們幾乎可以二十四小時無限制的工作、消費、休閒、通訊,當日與夜的生活作息界線趨向模糊,那些消費與交易的行為在日間與夜間同樣繁盛,你可以在凌晨三點喝咖啡,在清晨吃便當,無論是午後三點或凌晨三點,都可以在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的便利商店的餐桌開始進食。
飲食再也沒有日夜之分,農業社會與工業時代朝九晚五所訂出的「三餐」制約已經消失,臨座的人來來去去,男女老少身分為何都與我無干,我只是找一個地方餵飽自己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