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無法理解鄧惠文,對她來說,男性到底是多無腦的人類?其實作為常常談論情感關係的精神科醫師,她本質可能很厭男?
以一篇從送禮看婆媳問題的文章來說,婆婆送名牌包給媳婦和女兒,結果女兒嫉妒媳婦覺得被嫌棄日常穿著,婆婆覺得委屈,兒子說自己兩面不是人。
鄧寫,不只是婆婆和媳婦感到痛苦,男人也覺得很受苦。住同一個屋簷下,若男人回到家就要面對兩對灼熱的雙眼,等著他為爭端表態;或即使不是兩代同堂,仍要面對老婆的迫切期待,希望他給個答案,而且答案最好是站在她這邊。這種處境,讓夾在中間的男人們不得不感嘆「有家歸不得」。
...拋開媳婦這個名詞,妳要為婆婆做什麼,其實就是「你要為『先生的媽媽』做什麼」;再深入想,就是妳要為妳先生做什麼。這關乎到夫妻之間的對應,妳為先生做這些事能夠平衡便相安無事,妳不能平衡,則落入媳婦有沒有本質性責任的矛盾裡。
--
婆婆跟媳婦本來就不是同樣的生活背景,兩個人超不熟好嗎?我也曾經去香港買了一個自己心愛的小羊皮包包給我媽,我媽覺得一點都不適合她,生氣很久呢!我們認識30年尚且如此,有話花了好久才說開,如何去要求婆媳坦白說?重點是,旁邊那個男人是無感甚至漠視妻子和媽媽的價值差異,然後覺得女人的戰爭唉唷。
婆媳故事如果有哪裡最恐怖就是處於中心的男主角一切都覺得事不關己。
每個人都要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就不相信女婿拿到岳父的領帶會很高興每天綁在脖子上。要溝通也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這個基礎請幫你的伴侶好好搭建。
你要為你先生的媽媽做些什麼,並不等於你要為你的伴侶做些什麼,這種連結超可怕,不知道把多少女性綁在家庭長照的監獄。
有一本書叫做媳婦的辭職信,推薦大家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