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溫柔的孩子少受點傷,多得到光

澄澄洗澡時說,今天輪到他被欺負(默),大概問了一下,就是針對他的惡作劇,還有排隊時被說矮冬瓜。但澄澄希望我不要跟老師說,他說自己沒有特別難過,只是有點生氣,但不要理他們就好了,如果大發飆會被笑呢。

我其實很困惑,為什麼孩子會不希望老師介入,還很直接說,說了也沒用。我只能告訴他,不想忍的時候要跟媽媽說,這種事不用忍耐的。

澄澄其實算很能對話的孩子了,他轉述大致如下:

:矮冬瓜

:你比其他人高嗎

:有啊

:可是我喜歡自己小個子

:騙人

:真的

:矮冬瓜

:(無言)

惡作劇是類似把澄澄特地搬去擦牆壁的椅子,搬到教室外。

--

澄澄週二放學時告訴我,老師要大家寫優點卡和缺點卡,他寫了幾張優點卡給同學但一張都沒收到,只有他寫給自己:#我是個很會畫畫的人。澄澄懷疑自己真的一個優點也沒有,我告訴他,班上還沒人發現他多好而已,我可以寫100個優點給他,一天一個。

問題在於,他也寫了一張缺點卡,給很鬧三人組之一的甲,甲氣到在放學時拿走澄澄餐袋,丟到附近洗手台下方,澄澄哭了。再之前,澄澄和同學在玩地上砂石樹葉,想像可以吃,三人組的乙塞了兩次樹葉到澄澄嘴巴。澄澄擋不了也不知道要跑,幸好班長制止成功。

放學時澄澄說是很糟的一天,我聽完了這些遭遇,甲剛好從馬路對側走過去,我問澄澄要媽媽做些什麼嗎?他點頭,我隔街喊:甲,不可以再拿走光澄的餐袋了喔!甲對著我點點頭。

回家和老公討論後,覺得涉及物品及身體的欺負行為,已經不是之前排擠、取笑矮冬瓜、拿走球這類惡作劇了,再下去,狀況可能失控。

我決定告訴老師這些事,強調我和爸爸都很在意。隔天我詢問了更多細節,寫給老師,希望有助她在學校和學生釐清狀況,也能避免澄澄單方面投訴可能有所偏頗。

老師問了當事人和幾個旁觀的同學,傳訊說明餐袋事件是甲情緒掌控問題,乙則覺得在跟澄澄玩。我告訴老師,當下澄澄的反應(在玩或是沒有馬上找老師)不是重點,問題在於孩子的身體界線與對他人的尊重正在打破,現在及時處理會比之後無力回天好。我也請老師幫澄澄換排隊位置,離開三人+1,因為下課時間澄澄會自己躲(寫出來時,我還蠻生氣的,覺得這什麼道理)。

今早,忐忑不安的送澄澄出門,我們模擬多次,下課躲開、對嘲笑不理會、有事馬上告訴老師無論何時何地。放學我特地早早出發接孩子,看到乙臉色不好,我還是忍不住問他還好嗎?又和甲目光相對,他緊張向我揮手,我伸出手等他high five。我希望這幾個孩子知道,他們做的事固然讓人生氣,但我不討厭他們,我更希望他們能認識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知道不會因此馬上就被打到壞孩子區。

我和老師談了十分鐘,努力讓她知道我能同理她勞心勞力的疲憊(其實我哪能全懂),但這些事可大可小,我是以幫助孩子的思考,希望阻止這些事加劇。老師還是很溫暖,她完全沒在我面前指責孩子,只有說孩子的進步,認為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孩子上中高年級前有機會更穩定。

回家路上,澄澄說,今天很好,老師下課時召集孩子們,重述整件事後,讓他們道歉。澄澄說,他們看起來都嚇到了,整個早上都沒再靠近他。只有甲跑來說:「你媽媽真的很兇! 」澄回:「 對啊,我媽超兇。」😂

這樣也好。我希望澄澄知道,爸媽會一直陪伴他走過這些成長難題,而不是以學校是小社會,要習慣叢林法則強者生存,叫他自己變強;也不會檢討他是不是哪裡先錯了,才會被欺負;但是我們會給他行動策略,讓他學習趨吉避凶,少受點苦(例如寫缺點卡就是白目行為,沒人會開心)

我讓澄澄大聲練習說我不要、你走開、我不喜歡,才發現,他真的是無法大聲怒吼的孩子(對妹妹倒是可以),但他必須做到,不然會一直被認為只是孩子間嬉鬧過頭。

感謝這幾天許多朋友給我建議,指引我一直去想更多更深,並且即刻處理為佳;也提醒我,孩子間的摩擦衝突、欺負問題,不是一次溝通(警告)就會消失的,現在只是剛開始,往後還會有各種狀況出現。但我們不能把這些事視為校園日常,丟給孩子自己玩生存遊戲,成人的引導能幫助他們一邊學習一邊成長,我們都能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呵護孩子的心,讓他們不孤單。

--

澄澄週二誤會了,那天課程還沒結束,所以他今天拿到五張優點卡,心情大好的他,回家又寫了十二張要給同學。

希望溫柔的孩子少受點傷,多得到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