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到便利商店買三包多力多滋準備應付今天的會議馬拉松,7-11櫃檯大排長龍,一個阿嬤卡在櫃檯前,拿著電話帳單和店員僵持,阿嬤不會講華語,店員看來不只是不會講台語,是根本聽不懂。兩個人僵持著各說各話,排在阿嬤後的計程車司機看不下去幫忙翻譯,其實就只是288元的台語華語兩邊都說/聽不出來,店員大概覺得被找麻煩,一聲謝謝也沒說。
我排在隊伍最尾端,心裡很難過,好像看到自己的阿嬤在這座城市生活有多尷尬,不只是她,店員應該也有為何平凡的早晨工作突然遇到外國人的感覺,不,也許他今天要用英文回答反而沒那麼難。但兩個人都沒有錯,是國家的語言政策讓這座島嶼的人民失去了對本土語言的多元認識與彈性包容。
台灣於2001年將本土語納入國小的必修課程,一週一節40分鐘以「外語式」進行母語教學,許多人批評對學生本土語言能力提升有限。確實,但這19年來,我覺得有越來越多優秀的本土語言教師與教材出現,至於不夠優秀、品質參差不齊的部分,其實每科都有,只是其他科目我們會想辦法找資源幫孩子補上,但學習本土語,好習慣全推給學校教不好、時數不足、師資不齊等問題。(小一生每週也只有兩節英文課,孩子們英文可好了)
我反倒覺得,國小生的本土語是有一點基礎的,跟著課文唸唸也有基本應答能力,是國高中後失去了那已經少到不行的本土語環境,就歸0了。現在也有很多在意這些事或是關心轉型正義的人,但他們不一定能/願意做到講自己的母語。
燦很愛講華語,發音好學結構簡單。澄問我為什麼還是只跟燦講台語?我跟他解釋,燦說不說是一回事,但一定要像他能聽懂,因為台灣還有很多只能聽說台語的人,不要讓他們覺得活在台灣是孤單的,也不要讓一種語言消失,過去的政府真的很壞,用打擊語言的方式,讓一兩個世代的台灣人失去發揮自己、保護自己、看重自己的權利,我們現在在跟那段歷史隔空對戰。
我跟澄澄說,我應該用台語跟他解釋這些,但我做不到,因為我台語也沒學好,可是媽媽沒有輸喔,因為我還是認真在學在講,而且我的兩個孩子都能聽能講。
以後他們就能成為橋樑,華語與台語,過去與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