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小四時,遇過數學老師問「有沒有人聽不懂?」他和一些同學舉手後,被追問「是上課沒在聽還是真的聽不懂?」同學把手放下,只有他回答是真的聽不懂,結果被要求站在講臺上,讓全班看他一個人聽老師再講一次。
有些老師看到學生舉手是開心的,有些老師是想著如何讓學生不會再舉手。每個小孩學齡前都是問題寶寶,一直追問十萬個為什麼,後來問都不想問了,其實對於「學生為何不發問」這點,應該討論的是「#成人用什麼方式讓小孩不再發問」。
-
大家可以看到有一種論調是「聰明的學生根本不用發問」、「難道要為了程度差的學生耽誤進度」、「應該要問有幾個人在聽」,但也會看到有人留言「下課後才一堆學生來問」,那不就彰顯出一個充滿成人期待的學習環境:夠聰明的人根本不用問,你問代表你笨,代表你沒在聽,你有在聽但笨到聽不懂發問,是耽誤課程進度,所以你最好知道該不該問問題;那些還願意私下去問的學生,我已經覺得很了不起了,他們對老師是有信任基礎的,但對同學沒有,深怕自己被認為又笨又耽誤進度又沒在聽,無論其他學生是否真的那麼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常見體制教育模式怎麼會是這種學習氛圍?(你會發現就算是很和善的老師,也要花很大力氣鼓勵學生「現在真的可以提問」)
我會強調體制教育的教學模式,是因為走出教室的小孩,參加真正有趣、鼓勵討論的課程活動時,他們一樣會問個不停,問到老師必須道歉沒辦法讓大家問到痛快。
我覺得對於教學,我們常常陷入「小孩怎麼不怎麼樣」的問題,卻很少思考「#那大人還可以怎麼做」,就如同賴老師的網友回覆,聰明的孩子根本不用提問,甚至他也不需要教學,自己看看題目和自修範例的引導就能夠理解小學程度的數學,所以這些孩子會覺得為什麼有人需要提問,很煩。
我認為教學者的目標應該是,讓多數的孩子都能夠懂,對於最不懂的小孩(不管是因為家庭背景或是前階段的學習基礎不穩定),就換個方式教,講到讓他懂,那就代表全班一定能懂,一些用心的老師會把這些孩子抓出來另外教學,不過風險就是:中間那一大區塊的孩子不懂裝懂,沒人會發現。(所以減少班級學生人數是必須的改善方向)
我小時候因為功課很好,在國中的時候被老師要求去教班上成績差的孩子,我還真的教得不錯,或許是因為小孩知道小孩的困難點在哪裡。坦白說,當時心裡的想法就是,老師如果你沒有能力教會每一個學生,那你為什麼來當老師。(有夠不尊師重道我知道,但老師因為這位同學沒考好還打我,讓我無法尊重他)
這樣的經驗讓我現在在教「在教室裡學習困難」的小孩時,很有幫助,我察覺到一個很重要的事--大人覺得小孩的提問不夠好、很莫名其妙、很難解釋,其實是因為我們只是「會了」,但是並沒有真正領悟那個「會的過程」,所以不知道怎麼好好回答孩子的問題。
現在當我教的孩子提問時,我會從頭好好看一次整個單元到底在教什麼,怎麼教,去思考我要怎麼真正理解,然後用孩子也能懂的方式講解,結果獲益最高的是我,我比小時候那個自以為聰明的自己更愛數學。
當孩子提問的時候,如果教學者可以轉換心情,想成:太好了!我們終於有機會搞懂這件事!那麼我想全班一起看待提問的氣氛就會差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