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要看那些長篇大論的教養文都不見得有時間,有時看了1/3就放棄,不禁會在心裡os「你會這樣想是因為你沒有夜奶一整年,”也不用急著回家煮飯,小孩沒有在哭著要你餵奶。」所以你有時間細緻地去評論談教養。
另一方面的感覺是,女性寫教養真實狀況,常常是著墨於和孩子的衝突本身,還有在各種家庭、經濟、時間、伴侶衝突的壓力下,自己做不好,要反省、拔河、對抗或保持進步、同時還要照顧孩子飲食均衡與過敏問題的地方,然後安慰其他媽媽其實大家都做不好啦。
可是男教養專家,很少是從自己的失誤與挫折談起,或是為了育兒和家事焦頭爛額的事,他們偏向長時間觀察後,寫自己做了什麼引導(講了一句關鍵的提點),最後有了一個好的結果(如果沒有特意引導,也會讓讀者知道是過去日積月累的好的對待所形成),然後晚上不需要陪睡(夜奶),可以慢慢花一兩個小時寫篇長文。(朋友形容: 而且被崇拜也不會不自在,媽媽被誇獎常常會立刻講自己三件做不好的地方)
各領域都需要比較好的模範在那讓人前進沒錯,但為什麼育兒這塊的領袖恰好都是男性,我覺得嗯嗯嗯,在人生這個階段,也是可以想的一件事。
我認為,母職一直是最不被肯定的一份工作,我從當學生做記者或公關或家庭主婦,都沒有像當媽媽一樣,誰都可以批評指點我,就算我累積資歷五年,還是不時被路人阿公阿嬤說這說那。被嫌棄久了,再怎麼獨立的新生代女性也會不斷評價自己,然後仰望高山,可是我們本來就缺少了爬高山的條件與裝備啊。
我倒也不是要批評這樣的狀態,只是想鼓勵各位媽媽(爸爸),有時我們做不到是因為真的累了,即便看了文章好感動,但實際發生狀況時就是做不到,那也沒什麼,把自己能負擔的部分,慢慢一步一步處理好,不要輕易評價自己,愛孩子也要愛自己,對他人文章有99分感動時也要留1分去質疑作者。
男性有餘裕跟孩子當朋友真的很棒,因為媽媽(任何性別的主要照顧者)連當自己的一點期待都不知道去哪了呢!
--
在寫這篇時,我餵奶、幫大嬰兒洗大便屁股、全身換新衣服、煮了一鍋紅茶,然後正在奶睡她,所以只能寫這種屁文出來然後草草結束。
朋友點評,這是 #嘴砲男人造神容易,送給各位女性朋友喔,妳可以多花一分鐘去發現教養專家根本不知道你生命的真實樣態。
昨晚我哄睡了兩個小孩後,12點爬回自己床上睡,6點準時起床做便當,然後帶著小的大的小孩到學校,一起度過晨光時間,回家還要哄睡小孩、做家事的、寫稿...我個人覺得這些男教養專家經歷連續五六年睡眠不足(不是睡不著那種奢侈煩惱)、育兒家務(算了做家務是我誤會,不要在家裡亂發脾氣就好)的日子後,只能等老婆買飯(做飯)讓他吃完睡個覺或進入冥想時間了。可是如果不幸他太太這中間罵了小孩,就會被他半夜寫入(因為早早睡了覺半夜精神很好)文章裡吧。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