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兒少新法中教育相關條文,參與修法協商的全教會代表直言:「宣示性條文太多。」因為相關法規已可見於「國民教育法」、「社會救助法」,但孩子的受教育權與學習權是否真的受到保障?本篇將就非典型實驗教育、中輟生、貧困兒少三方面檢視國內現況,期盼所有兒少都能享有公平受教權。
給適性學習的自學學生公平的升學之路
如果教育是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公平受教權,那麼私人興學更該受到重視,因為當主流學校被捨棄,人們選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際,代表對教育有更多的期待。
小學六年級開始出現拒學傾向的芊芊,在家自學已經邁入第四年,今天一早她和英文家教老師到圖書館,閱讀經典的英文童書;下一堂課,她和媽媽到新北市板橋藝文特區,將歷史與在地文化消化反芻後,進行寫作練習。下午她又趕到鄰近國小擔任特教班志工,並同時思索隔日的自然體驗課程,該選擇登山或是步道健行?
兒少新法第四十二條「為確保兒童及少年之受教權,對於因特殊狀況無法到校就學者,家長得依國民教育法相關規定向直轄市、縣(市)政府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為所有體制外學校,以及和芊芊一樣的自學家庭,打了一劑強心針。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陳怡光說,去年「國民教育法」修法,試圖改善各縣市自學申請時間、學習評量、學歷銜接等法規差異問題,並建議將申請時間「集中」於每年二至五月,不料一番美意卻成了限制。
因為家長在五月收到國小入學通知,緊接著七月註冊、九月開學,家長才發現錯過了「建議」截止日期,升國一、升高一的學生也有相同困擾,必須讀完上學期才能申請在家自學,他說:「既然兒少新法明訂自學孩子的公平受教權。希望各縣市執行單位盡職協助申請
。」
臺灣申請自學門檻高,家長除了要寫出能連結九年課綱的企畫書,通過審議委員會,還要顧慮金錢問題。陳怡光說,國內每名學生平均一年享有十二萬元的國民教育經費,但自學家庭或體制外學校的學生,卻必須負擔所有學費,並不公平。
他以瑞典為例,教育經費「跟著孩子跑」,把教育選擇權還給家長,家長可以選傳統公立學校,也可以選辦學多元的私立學校,選校不再只受社經背景影響,而是憑藉自己的教育觀。他呼籲政府及早規畫配套措施,除了發放教育補助金,學校也要主動宣導,並協助有需求的家庭申請自學。
對於十二年國教各區正在研擬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式,儘管教育部強調會考與傳統考試不同,是為了診斷學習而非區分高低,也呼籲選擇實驗教育的家長主動提出升學疑慮。陳怡光則表示,中央要有貫徹十二年國教的決心,並監督各縣市施行方案是否違背精神,不應該採取會考成績或在校評量成績,讓體制內外的孩子都享有公平的升學之路,因為「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雖是少數,卻是為了保障孩子的受教權與學習權而存在。
經濟弱勢等同教育弱勢
住在山區的小瑞,是一名「三天晒網、兩天捕魚」的國二生,當社工尋訪上門時,發現他並非貪玩逃學,只是因為錯過公車,忙於生計的爸媽又無餘力接送,他無奈的說:「搭下一班公車就會遲到,我被老師罵到怕了…。」
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經濟弱勢也逐漸等同教育弱勢。家扶基金會研究發展處處長蕭琮琦指出,學習資源匱乏讓貧困兒少未能享有公平受教權,「政府補助了學雜費、午餐費,卻沒考慮到孩子特殊性,未提供交通、衣著、學用具等整合性補助,可是光公車費就讓孩子天天苦惱。」
蕭琮琦說,新法雖規定「對扶養義務人無力維持兒少生活者,予以生活扶助、協助就學或醫療補助。」但執行方式要靠「社會救助法」落實。另外,貧困兒少放學後無法上安親班或補習班,而是幫忙照顧弟妹、做手工,或撿拾資源回收貼補家用,常因此影響到課業,導致國中畢業後,難以進入收費低廉的公立學校,只能到高學費的私立高中職就讀,落入貧窮循環。
「政府常表揚自強兒童、孝悌兒童的典範故事,但表揚後,孩子生活沒有改善。他們需要的是勞力替代、生活關懷、經濟協助。」蕭琮琦認為教育與社福系統都要檢討,政策若有力有未逮、法令不足,就要設計特殊方案,或讓社福團體協助,才能提供貧困兒少公平受教機會。
中輟兒少的受教權未被關注
依據教育部統計,九十九學年度全國國中小中輟生總數為五千六百三十九人,其中國小七百零四人,國中生佔四千九百三十五人。社會普遍對中輟兒少存有偏見,認為他們貪玩、不讀書。勵友中心社工員陳亭伊解釋,小學中輟常是因為個人拒學或家庭變故,曾有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個案,被有被害妄想症的媽媽帶著四處躲藏而中輟失學。國中中輟原因多是在學校起衝突,但離開教室很容易,回去卻很難。
陳亭伊說,有些學校要求中輟生親自拿復學單到每處室簽名,受到教師的冷嘲熱諷「你真的要回來?你讀得完嗎?」而班導師常是最大關卡,「很多導師擔心一個中輟生拖垮全班,或是帶走更多學生,他們寧願和學生談條件,可以回學校,但待在其他處室,不能入班上課、參加校外教學,孩子知道自己不被認同,很快又離開校園。」另一方面,日前修正的「強迫入學條例」,加重對家長的罰金,且是連續罰至孩子回校上課,也讓社工大嘆,政府搞不清楚輟學問題多樣,而輟學生也常來自家庭功能弱勢的族群。
長年輔導中輟生的嘉義市蘭潭國中輔導教師楊芳梅說:「每個孩子願意回來都應該被真誠接納。」對於中輟生應多加鼓勵,藉由輔導、課程銜接、專長發揮等多管道,讓孩子順利歸隊,導師也可以向學生諮商中心,進一步處理家庭或社區環境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