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2018年公投不是句點,而是一個分號

公投結果讓人失望,感受肥厚的同溫層給我溫暖,取暖不可恥,這讓我知道追求平等之路不孤單。

選舉只是民主政治的實踐手段之一,因而也有各種人為變因存在,例如恐同者以大筆資金努力造謠抹黑污衊,製作小卡在進入投票所最後一刻交給老年人,這樣的選舉文化是民主政治無法避免的一部分,很無恥但也不能否認他們因恐懼和仇恨發展出各種選舉週邊也是厲害。

2018年公投不是句點,而是一個分號,我從2012年左右加入性別平等教育協會,開始接觸性平議題,但在這兩天,國中大學研究所同學群組才開始討論起這個議題,我才知道,與這些好友觀點一致。也是昨天,我六七十歲的父母與公婆一反過去保守姿態,認為同志是父母的孩子,婚姻平權只是剛好而已。

這兩件事讓我在昨夜不至於太難熬因為我們終於有了對話。溝通就是改變的開始,我有自信,那些被恐懼和謠言操控的父母,都沒有這些對話的可能和空間,他們會繼續以保守仇恨姿態守著自己想像中的家和孩子,但其中總有些孩子會長出自己的翅膀飛出去。

婚姻平權公投338萬贊成,694萬反對,是2:3,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糟(想像愛家公投的宣傳多厲害),李明芳學長說得很好,只要讓180萬人贊成,就是五五波了吧,而2020年會加入50萬首投族,減少30萬高齡人口,即便年輕人也有會受教會宣傳影響、或聽到謠言就起肖的網民,也算2:3好了(萌萌:正常人),十年後,我認為達到五五波不難。

這十年我們能做些什麼,除了花力氣罵萌萌,就是正視台灣社會對性平教育的陌生,我們從2004年開始推行,學校雖然不是皆能落實,但這次的抹黑言語宣傳者不乏國中小老師本人,這是怎麼回事?家長又為什麼輕易相信那些離譜謠言?性平教育在社會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育家裡的老人、隔壁鄰居、愛在群組傳早安圖的叔叔伯伯阿姨不能等。

我們要開始對話,身為異性戀更要時時表達對平權與性平教育的支持,讓這件事變成女人也有投票權那麼普通的觀念而已(女人參政權所受的羞辱沒有比較少)。我們要保持友善,讓同志朋友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要教育下一代,人人平等,不因性別宗教外貌性傾向而有色差異。

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呢!好忙喔!


父母成長,孩子就會真正長大!

「父母成長,孩子就會真正長大!」我知道這句話很老套,但最近證明這句話台灣超需要,其實對於同志、性平教育的恐懼,都根源於「擔心孩子長成自己不認識/認同」的模樣,但孩子本來就不是你,不是那個受30年前教育的你,他的人生和你不會有一丁點相同,無論是幸運或不幸的部分。但是我們還有機會成長,成為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見的改變。
.
以下是我幫《父母成長,孩子就會真正長大!》寫的導讀,與各位分享。


為什麼男性教養專家比較受歡迎?

這兩年我常常在想一件事,推動體制外教育(或是獨立教育、進步教育?)的新生代,比較受歡迎的還是男性,有個主要原因是他們有時間寫長長長長的文章,在網路上迅速傳播,但在那裡磨文筆寫過程細細描述的,媽媽真的就做不到嗎?還真的呢,就是沒空和很累啊,做家事煮飯接送這個小孩陪那個小孩睡。

我連要看那些長篇大論的教養文都不見得有時間,有時看了1/3就放棄,不禁會在心裡os「你會這樣想是因為你沒有夜奶一整年,”也不用急著回家煮飯,小孩沒有在哭著要你餵奶。」所以你有時間細緻地去評論談教養。

民法本來就不斷修正

民法本來就不斷修正,大家都忘了之前女性要冠夫姓,直到1998年民法修正夫妻才以不冠姓為原則

(2016年6月底戶政登記資料顯示,全台冠配偶姓共119餘萬人,占總人口5%,其中女性占99.82%,以65歲以上婦人為主。)

1998年還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傳統華人社會不處理婚姻與家庭暴力問題,認為「法不入家門」及「清官難斷家務事」,也是因為1993年發生鄧如雯殺夫案(強暴懷孕、毆打女方家人、虐待孩子),才讓社會重視家庭婚姻暴力問題。

對了,以前男女結婚家庭財產(包括以妻名義登記不動產)都是男方所有;1985 年修法,夫妻財產各自所有,但原則上由夫負責管理、使用及收益,2002年才明定夫妻各自管理的權利是平等的。

2007年立法院三讀修正民法規定子女可以由父母自由約定從父姓或母姓。但其實1985年法務部便提案修法。但當時「萬年國會」的老立委在立法院強烈反對:「姓氏的承繼是我國社會重要的倫理道德,若子女姓氏可由父母雙方自行約定從父姓或母姓,將嚴重破壞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家族制度,未來甚至使我中華民族逐漸走向混亂、萎縮、消滅之路,故反對子女姓氏可由父母雙方自行約定!」該修法草案因此作罷,最後立法院還是規定子女必須從父姓,除非母無兄弟娘家需要有人"繼承香火",才可以例外約定從母性。

美娟協助補充:1985年,即《民法》制定55年後才修正,一人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及重婚,婚姻都無效。但之前的重婚仍然有效不能溯及適用。直到2007年才修正,改為「重婚之雙方當事人因善意且無過失信賴一方前婚姻消滅之兩願離婚登記或離婚確定判決而結婚者」,後婚不因此無效,並於《民法》第988條之1規定「前婚姻自後婚姻成立之日起視為消滅」,一夫一妻單偶制至此才確立,所以台灣悠久傳統的一夫一妻自2007至今才11年

我相信1985、1998、2002、2007年時,台灣也是一片靠北靠木的咒罵。希望各位女性朋友多認識民法,如果說誰該支持同志,就是我們哪,別讓自己的觀念被父權社會再度禁錮,我們可是花了幾十年才走到現在的。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讀性別繪本,是為了悅納自己,理解他人

#性別閱讀與思考

這是我從2017年開始在 博客來OKAPI 寫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專欄,給願意帶領孩子進行性別閱讀與思考的你參考。(為了不讓 龍安國小失望,已開始寫下一篇 #龍安國小家長看了會怕的那些書。)

👩‍👦〈媽媽,你的雞雞不見了?〉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425
《有什麼毛病?》、《媽媽生了一顆蛋》、《媽媽沒告訴我》、《種子寶寶》

🤷〈孩子自慰讓誰崩潰?〉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494
《不可思議的你!》

🙅〈男生女生有差嗎?〉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571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威廉的洋娃娃》、《My Princess Boy》

👩‍🚒〈被火龍綁走的王子,就讓公主來拯救!〉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697
《紙袋公主》、《頑皮公主不上學》、《頑皮公主萬萬歲》、《頑皮公主不出嫁》、《灰王子》

👶〈摸一下不會少塊肉?我的身體我做主!〉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787
《家族相簿》、《你可以說不:保護自己遠離傷害的繪本》、《不可以隨便摸我!》、《不要親我!》

👩‍👩‍👦👨‍👨‍👧👨‍👩‍👧‍👦〈你的、我的、他的家庭都可愛!繪本裡的「多元家庭」〉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21
《我的媽媽真麻煩》、《媽媽的紅沙發》、《大猩猩》、《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我有兩個家》、《你還愛我嗎?》、《好事成雙》《晚餐前五分鐘》、《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一家三口》、《為什麼你有兩個媽媽?》、《為什麼你有兩個爸爸?》、《阿肯的歡樂之家》《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

👭👬〈性平教育讓身為父母的你難以啟齒嗎?〉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737
《蚯蚓愛蚯蚓》、《Heather Has Two Mommies》、《爸爸的室友》

--
讀完這些書,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單純的同志教育」,沒有什麼書會讓孩子想扮裝、變成同性戀(?),只有性平教育,只有一群優秀的創作者想讓孩子知道「悅納自己,理解他人」,這種如此簡單、大人卻很難做到的事而已。


不結婚的人35歲後會發生什麼事?

不結婚的人35歲後不會發生什麼事,就是每年出國,把日韓當宜蘭,把歐美當澎湖去。

每天想吃哪家不准12歲以下兒童進入的店都可以,在咖啡店和朋友批評某個朋友真不會教小孩,小孩就是不能打(或要打);每天下班斜眼(或同情)看著有小孩的同事急著準時下班,心情不好時就酸他們都不來聚會妻管嚴(或小心變成黃臉婆)。

找鐘點打掃,追劇到半夜;生活還有自然醒和睡過頭這兩件事;偶爾在臉書貼文說生活很無聊,一個人的夜裡有點孤單,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群爸媽每天尋求一絲絲孤單的時刻。

雖然長輩逢年過節囉嗦你不結婚生子老了沒依靠怎麼辦,但你不會知道他們更擔心你老了沒人顧,已經交代為了養小孩早已窮到山窮水盡的手足未來要好好照顧你而已,手足很衰這件事你也不會知道!

一天氣三次--五歲兒好難相處




今天開車出門五分鐘我和澄澄就起了衝突,他大聲吼叫到燦燦嚇哭,我覺得很莫名,他覺得委屈(燦燦默默滴眼淚),我當下情緒很滿超想立刻迴轉開回家,深呼吸後,如實跟他說我的狀況,我再開口講話會無法克制地罵他,所以我要暫停不說話,他可以睡一下,精神好一點,也可以避免之後的衝突。

他問我:「睡了以後會好嗎?」我其實超不想理他,你要好就好把我當什麼沒感覺生物嗎?但老公交代過我不可以這樣,所以我認真回答:「應該會比現在好。」獲得承諾後的小孩立刻就睡了。我自己也冷靜十多分鐘,直到沒睡飽的他下車後又開始生氣。
.

爭執之後--媽媽也需要練習




週一共學,澄澄先是因為溜滑梯的順序問題,用手勾了前方渺渺的肩頸,後來又在翹翹板上,因為 riri 說錯他想當的恐龍名字,回頭打了 riri 的臉。幸好兩件事都算解決了。

回程車上,我開始和澄澄聊共學發生哪些事,澄澄突然說:「其實我在氣你。」氣我?我問他是什麼時候,「我打渺渺和 riri 後。」「是因為我想跟你談這兩件事,希望你好好處理嗎?」「對,我很生氣,我不想處理。」「那你比較希望當作沒事發生嗎?」「對,我不想處理。」

我想,是我老毛病犯,介入得太快太深了,不過我也想藉機把自己的思考和心情說清楚,「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我也有點生氣,因為渺渺和 riri 也是我的朋友,她們被打哭了,讓我很難過。不過我不是因為那樣才希望你去處理的。你知道為什麼嗎?」「我不想知道。」

燦燦睡覺日記




有沒有人覺得大嬰兒(應澄澄要求加上大)的大腿好肥好可愛!我每天都覺得真是不得了啊,為什麼童話故事都要吃嬰兒我懂(流口水)

雖然我還是一晚起來不知道幾次,但看到小孩安睡露出肥大腿,就覺得人生最幸福即是這樣的夜晚,舒適、安全、愉快,未來或許我們也會有遭遇不幸的困頓之時,我會珍惜此刻。

我很難去形容兩個小孩對我的意義差別,澄澄就像人生的智者,帶領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一路修煉前行,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模樣,燦燦讓我知道愛一個人永遠可以更愛更愛更愛,那是生命初始的純粹與真善美。我不覺得自己可以教導他們兩人,只覺得自己一有不慎,就會以拙劣的技巧磨去人類最好的模樣。


好書推薦--媳婦的辭職信

讀完了《82年生的金智英》,你可以接著讀 采實文化《媳婦的辭職信》,韓國的女性書寫太讓人期待了。也請大家不要看到媳婦辭職就高潮覺得天啊傳統家庭價值要崩毀了(那到底是什麼你根本不知道就別再謠傳了),先看完書再來說吧。這本書後半部都在談自我覺察,在職場當「苦情媳婦」的男性讀來一樣受用,大推薦!

如何處罰孩子?


昨天聽聞朋友的家人參與兒少保護的經驗,談了一點嬰幼兒被虐待的狀況,例如四肢骨折,但因為可以恢復原有肢體功能,所以不算重傷害罪,我們常人看來喪心病狂的照顧者,竟然只需要服刑幾個月,孩子很可能又回到他手中。常常見到的下場,是反覆虐待、延後送醫,然後就是台灣過高的兒童死亡率。

台灣醫學進步,生產風險非常低,可惜人心沒有進步,目前有六成的兒童被體罰,狀況包括頭被押入水盆裡、打到骨折,其中四成的孩子認為是自己應得的懲罰,如果不這樣想,他們大概也活不下去吧。

沒有生育過的朋友很難想像,嬰幼兒四肢非常柔軟,非常脆弱,不要說是成人照顧者,就連五歲的澄澄,要折斷一歲燦燦的手我覺得都不是不可能。而嬰幼兒是怎麼樣的生物?就是會哭著爬向施暴者,討一個安慰抱抱的可憐生物,連躲開都不會。曾經罵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就算嚎啕大哭,還是不時偷瞄父母,等著「被原諒」,渴望被抱著安撫,明明嚇壞他們的就是父母。

照顧燦燦的這一年,我都會想,好高興她來到我們家,不然夜裡這樣哭,會不會被打死?會不會哭到嘔吐沒人知道嗆死?抱著香香軟軟的她,我就會想到還有好多孩子沒有人抱,可能以為打罵是愛的表現,手腳永遠有傷,漸漸習慣疼痛。

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有無條件被愛的自信,到後來變成了什麼模樣,是父母決定的。


燦燦一歲了,我希望她永遠知道我們愛她,沒有任何條件與原因,單純就是因為她是一個值得被愛被珍惜的孩子。

--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我沒有必要承擔你的情緒?

〔我沒有必要承擔你的情緒〕昨天在公園,有個孩子因為盪鞦韆排隊的問題有了情緒,不肯離開鞦韆,媽媽在旁邊苦勸很久,幾個排隊的父母不耐煩,其中一位這麼說:「我們沒有辦法承擔你小孩的情緒。」我和阿澤談了這件事,他可以理解對方家長的心情,如果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能帶著孩子去玩,心裡有時間、工作、其他各種壓力,他也不想承擔別人的情緒,更何況是別人的孩子。

他比較意外的是,「承擔他人情緒」成了這麼容易脫口而出的詞嗎?我告訴他,現代爸媽看多了親子書或教養文,這類用詞變得非常常見,爸媽常常這麼對著自己的孩子說呢!


台灣許多問題是不是都可以用白色恐怖的陰影來解釋

上週共學鎮宇提到一個問題,目前台灣許多問題是不是都可以用白色恐怖的陰影來解釋?他說很長我無法轉述,但我認為可以。解嚴是1987年,我們這一代的家長成長於解嚴後30年,照理說,應該是思想自由、具公民意識、能對社會議題提出個人見解的一代,實則不然。

反反同文章紀錄(持續更新)

這段時間為了反反同出來的文章,集合起來應該是一本有理有情有論述有調查的優良台灣同志運動紀錄。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二寶生活周年慶


最近有了新的生活作息。早上七點半起床,和孩子吃早餐,送老公澄澄出門,洗切、退冰晚餐食材、簡單打掃家裡,十點哄睡燦燦後,我會有兩個小時可以上網亂逛、回信、工作。燦燦醒來後,我們一起吃午餐,收拾好後,把晚餐的湯燉起來,比較麻煩的烹飪步驟先完成,這時通常兩點了,進入燦燦撒嬌時間,她會不斷喝奶、到旁邊玩,再回來喝奶,我會選一部電影看完,四點前她會睡著,我再回到電腦前短暫工作,或是揹著她去郵局、超市、散步,五點準時出現在校門接澄澄回家。

我們每天傍晚都很隨意,有時去公園,有時去超市或者找間店吃點心,反正六點前回到家一起洗好澡就好。然後開始煮晚餐同時收拾廚房,孩子看逗逗蟲,七點前關掉電視,我們讀讀書或是收拾玩具等爸爸回家吃飯。九點半一切家務收拾好,看一段電影就要準備入睡了。十點半老公和兩個孩子依序睡著,我再起床做不賺錢的工作,例如生動盟或性平教育,通常十二點前也就是現在,終於能躺在床上滑手機寫廢文,等著燦燦12、3、6的夜奶呼喚....

我把自己寫得這麼努力,只是希望老天讓我中樂透吧,我會用在很好的地方,身上隨便帶個十萬見到朋友就發五千的(喂喂喂)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當媽媽蠻可憐的

當媽媽蠻可憐的。

孩子不吃飯時被說不要逼他定時定量也許是你準備的東西他不愛,他會決定他想吃什麼何時要吃又該吃多少(沒人問媽媽想不想那時候準備食物和準備那種食物)。孩子不想睡覺時就被說玩不夠沒有好好放電沒人問媽媽上次放風是什麼時候

孩子不想洗澡時被說要尊重他的身體自主權他不想洗他觸覺敏感不愛肥皂泡泡媽媽不想被孩子捏身體踩身體時也很想用觸覺敏感這招。孩子在大眾運輸工具上不斷說話發問,不回答會被說剝奪孩子求知慾與自主學習樂趣,回答被說全車的人都想休息媽媽你可不可以教好孩子媽媽比車上任何一個人都想放空好嗎

吃飯時,拿出平板手機讓孩子看影片是損害國家幼苗失敗的家庭教育,讓孩子保持清醒愛吃不吃想玩想說話得到的結果是12歲以下不准進餐廳吃飯,網友狂推媽媽就該回家煮飯有人問她會不會做飯嗎。不煮飯的媽媽被說不重視飲食教育在家做起,煮飯的媽媽被說把孩子的嘴養刁了你看看之後抱怨營養午餐怎麼辦,如果不讓孩子吃營養午餐親自送便當是讓孩子沒有抗壓性非洲的孩子都吃泥巴餅,以後戰爭小孩會活不下去。

每個人都在說母親帶來的傷痕,卻不討論每個母親幾年來睡眠破碎睡不到三四五個小時,沒造成孩子肉體的傷痕根本奇蹟,但媽媽不能說,因為全世界都在檢討媽媽。

母親節快樂的日子,里長送母親節禮物是垃圾袋,我還真的蠻想把自己裝進去丟掉,可惜里長很小氣只送三公升,必須先有人把我分屍才行。

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什麼時候會對孩子說「你讓我丟臉」


什麼時候會對孩子說「你讓我丟臉」?我問阿澤這個問題,他說很多人,我不敢置信。

週末在游泳池,我聽到一位爸爸一直對著狂哭的五歲的小男孩說丟臉,「你真的讓我很丟臉,這樣也不敢!」只因為小男孩不敢從溜滑梯溜下來滑入水裡(其實水會淹到孩子臉部高度,是真的蠻可怕),媽媽靠著池邊站著一臉漠然,偶爾開口只是重複說:「不然我們回家,你這樣我們就回家,下次不帶你來了。」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不免俗不斷被拿來與第一個孩子比較,身為父母的我們,翻看四年前的照片,發現兩個小孩膚色、膚質、髮量、澎皮程度都差很多;阿公阿嬤連作息、喜歡的哄抱方式、哭泣的音量都愛比,甚至比到自己三四十年前的育兒經驗,久了我也煩,忍不住對他們說,「就是不一樣的小孩有什麼好比,就算是雙胞胎個性都不一樣好嗎?」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導讀-《學校讓我們變笨嗎?為何教這個、為何學那個?──文豪托爾斯泰的學校革命實錄》


-->
是孩子跟我們學?還是我們跟孩子學

文/諶淑婷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是一代文豪,但知道他在自己家鄉雅斯納雅.波里耶那創辦農民學校的人並不多,本書所收錄的幾篇隨筆中,他毫不客氣指出一八六○年代前後教育與學校問題,「學校呈現出一副要折磨兒童的樣子,孩子與生俱來最重要的愉悅心、年輕人的需求以及自由的情感都被剝奪了,服從和安靜成為學校首要的條件」,這樣的批評依舊適用於今日台灣校園。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育兒日記-我再去談談看

這是兒子在四歲前夕發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在兒童遊戲室裡,遇到了兩個已經玩起來的四、五歲小男孩,澄澄很興奮,已經跨越三歲社交障礙期的他,稍微觀察了一兩分鐘就決定加入,不過五歲孩立刻拒絕,對著有點猶豫的四歲孩說了好幾次:「我們不要跟他玩、我們不要跟他玩對不對?好不好?」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爸爸寫的「毛毛蟲之歌」故事


這是快三歲時,爸爸寫的文章。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台灣不是缺小孩,缺的是被好好對待的小孩

過了好幾年無時無刻都得繞著孩子打轉的人生,三餐考慮他們能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假日出門想合適小孩去嗎?選餐廳問有沒有兒童座椅?突然要換尿布怎麼辦?克制著自己也減少看電視,不玩手機遊戲,無論夜裡起來餵奶幾次,孩子醒來就得跟著起床,孩子半夜不睡你也無法睡的人生。(媽媽群組永遠是奇怪的回訊時間,半夜兩點、凌晨四點、清晨六點)

小孩真的很可愛,但不可愛的時間比可愛多很多,說「不要」的次數比「要」多,很容易開心但也容易發脾氣,想哭就哭。

如果沒有足夠的認知和心理準備,去面對生育後全面性的生活改變(連穿著都變了),悲劇的不是這個自己覺得被犧牲很衰小的人生(畢竟是自己選的),而是那個沒得選被迫在爸媽恨自己(爸媽甚至沒察覺到釋放出恨意已多餘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小孩。

但很難做好準備,因為誰能幻想目前生活全被摧毀是什麼情況?

看到朋友貼文的感觸。成人太容易把生活的不順利、經濟或時間的壓力,轉化成言語肢體暴力或各種無邊無際的控制。成人就是這麼可怕,就連某天發現小孩什麼都不肯說的時候,還覺得被小孩辜負了,更怨恨。

台灣不是缺小孩,缺的是被好好對待的小孩。

我們家到底要不要開學

最近我所處的共學團內討論起「孩子要不要上幼兒園」的思考脈絡跟決策判準的問題。讓我恰好有機會好好思考這件事(其實也只有開車奔波的途中可以亂想)。

最近這幾天燦燦睡不好,每天凌晨兩點頻繁夜奶到清晨五點多(大概半小時1、2次),之前就算比較安穩,也是固定夜奶兩次。早上七點半,兩個小孩一起轉醒,快中午時我們出門,和中午休息的爸爸會合,我請案主幫忙排這種尷尬時段進行採訪,一結束就先爸爸回去上班,帶小孩去玩水,我花了五分鐘吃完冷掉的便當,傍晚五點多開車回家,準備晚餐,把兩個孩子洗好,睡前我們固定看一小時的電影,然後11點前全家躺好睡覺。什麼一睜開眼就天亮這種事,對我來說根本是奢求,我每晚醒來不知道幾次窗外都是黑的,然後我一邊哄孩子睡一邊看著天色轉亮。

快五歲的你是天真又非常信賴人的好孩子

快五歲的澄澄依舊是非常天真非常信賴人的好孩子。

澄澄不喜歡午睡,我和家人討論,我小時候也是,上學時期的午睡總是特別痛苦,他悶悶地說:「我真希望從四歲,一下子變成二十幾百歲,就不用五歲(午睡)了。」

澄澄本來都說燦燦是0歲,最近開始說是B1歲,因為搭電梯時發現,1的下面是B1。

他問我,有沒有發現最近他生氣時間變短了,有,他說是因為知道我愛他,「而且我知道,說對不起,生氣細菌就會跑掉,所以我會說對不起。」最近聊天的結尾,澄澄都會加上這一句:「媽媽,我們兩個記得愛對方就好。」真希望他永遠知道這世界上有人愛著他。

四歲半的小孩真的很好,我們現在累積能量,摩拳擦掌迎接五歲的挑戰吧。


(澄澄已經不再出現燦燦那種小嬰兒彎著身體的睡法了,燦燦還無法躺平身體睡。)


叫澄澄怎麼用台語唸1~10(上次阿公突然考試真的很煩,「擠~」「 擠什麼擠,你說公雞還是母雞啦?」

--
燦燦大便了,已經吃副食品所以很臭,而且只要燦燦大便,我和澄澄一定馬上接著,根本大便接力賽,但澄澄覺得燦燦大便最臭,他宣布:「燦燦是大便之光」。

--
澄澄非常清楚直接的要求,放假日燦燦要去阿嬤家,到晚上八點才回來,這樣他可以玩各種平時怕被燦拿走或弄壞的玩具。

上次出門澄澄在回程車上睡得很熟,提早下車的爸爸先把燦燦揹走,我帶著迷迷糊糊的澄澄從停車場走回家,我突然跟他說,一切其實是夢,我們做了很長的夢,現實生活根本沒有燦燦寶,他有點狐疑,但回到家,真的沒有燦燦,加上燦燦的衣服其實也是他小時候的,玩具也是他分出來的,所以一時之間還真的看不太出來燦燦生活的痕跡。

然後澄澄就氣到哭出來了。我當下覺得很歪腰,但他不肯聽我解釋了,我只好拿出雞蛋,說立蛋成功夢境會成真,弄了很久終於成功,爸爸也帶著燦回家了。圓滿落幕。



四歲澄澄的朋友

關於交友,澄澄有兩個朋友很值得被寫下來,就是riri和渺渺。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嬰兒好像貓

💕不管再熱都想黏著你身體某個部位。
💔你給他的食物他視為餿水,卻對你碗中食物很感興趣。
👅同理,他的水是用來玩的,你的水比較好喝。
👣想跟他玩的時候他想睡覺,希望他睡覺的時候他一直玩。
🙏半夜都不知道在忙什麼,讓人好好睡覺很難嗎?
👀好像很想吃東西,真的弄給他吃又不吃。
💦不玩你買的玩具卻抓破你的書。
💨好不容易玩玩具了三秒就撥到床底下。
💫最愛拔你的電腦鍵盤。
💢下定決心不工作了要陪他,他就去睡覺了。


向兒子說聲對不起

昨天晚餐後我向兒子說了對不起,他也從懶骨頭上跳起來,衝過來抱住我連說三次對不起,我們兩人就在一串對不起中抱緊彼此。

這次的引爆點是他在餐桌上照例愛吃不吃時,一不留神把碗打翻掉下餐桌,整碗菜飯翻覆在地,我沒有冒火,只要他先去洗乾淨自己,再回到餐桌上,確認他的意願,再給他一點飯菜。結果他根本不想吃了,我拿走碗,希望他直接下餐桌,他搶回來,堅持還要吃,卻依然故我,過了五分鐘我忍無可忍,直接拿起他的碗放到廚房流理台,嚴厲地要他離開餐桌,他怒氣沖沖,哼了我一聲後倒在懶骨頭上看書。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四歲兒的生氣是可以討論的

有一天,澄澄過來廚房拍拍我說:「媽媽,我想到了,抱抱治百病,我來抱抱你,就不生氣了。」正在煮飯的我也伸手回抱他,說沒事了。

抱抱治百病是我跟澄澄說的,最近他頻頻大爆炸,我試過冷處理、照常與他對話、繼續手邊的事,約五分鐘後可平息,但很內傷。也試過與他大吼,吼來吼去,孩子大哭我怒火難熄。最後我決定要抱緊處理試試看,便在澄澄發怒時,告訴他,抱抱治百病,只要抱抱生氣蟲就會嚇跑了。

第一次很有用,澄澄三五分鐘就冷靜下來,我也因為擁抱覺得放鬆,但第二次就沒這麼順利,最後還是以怒吼結束。後來我又試了第三四五次,澄澄開始在暴怒後,想要收尾時,自己說:「抱抱治百病。」我也強迫自己,一旦聽到這句話,不管當下如何,都把握這個台階,好好結束這一局。

好咖燦燦的6m紀錄


燦寶5m神奇事件簿,除了有看媽媽看到睡、睡醒笑著看媽媽等抱抱、哥哥一出門立刻昏睡三小時、媽媽帶出門工作開會都不吵鬧,今天還等媽媽半夜工作完摸回床上,她才哭哭討奶,想當初澄澄可是讓我每隔半小時就衝回房間餵奶還奶個不停奶到讓媽媽厭世...

某天清晨五點多,我突然驚醒,一張開眼睛就看到燦燦已經醒來在對我笑,他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厲害,成功以心電感應叫醒媽媽餵奶!

不過滿六個月大的燦燦,大概從過年開始,每個小時都哭醒,這兩天我特意看了時間,果然不是我有被害妄想多想了,凌晨1點、2點、4點、6點,6點半後是每十多分鐘就哭醒一次,直到七點半我讓燦燦趴在身上安睡半小時。然後八點我只是去廁所離開一分鐘,他瞬間又哭了。


雖然很累但不會生氣,四年前照顧澄澄時,對於嬰兒莫名的需求我會生氣,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沮喪,現在不會了,因為知道這種日子其實很快就過去,真的就是「撐一下」但可以讓嬰兒得到滿滿滿滿滿足,沒必要讓嬰兒哭。


而且燦燦醒著時無時無刻都在笑,哭了也是一抱就停,有時她半夜醒來要哭,我拍拍她,她就閉眼可以再睡,她也是盡力照顧我了。


好咖燦燦的3m紀錄


滿三個月後的一週,燦燦的左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右手,跨出了人類生命的重要一步!

燦燦有多好咖呢?昨晚是一年一度家族聚餐,前三年我們都被澄澄整得好慘(大叫大鬧被人看一眼就生氣還躲在桌下不肯合照)。今年燦燦被「傳閱」,睡覺時就在我懷裡,整晚哭都沒哭一聲!今早我醒來時,她早就醒來,正笑著看我呢!


如果沒有澄澄磨練我,我一定不知好歹的出了七八本書講《教出好女兒》《管教女兒的勇氣》之類的屁話。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把育兒當享受,工作時盡情享受獨處

吃晚餐時,澄告訴我:「我希望聖誕老公公給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我希望媽媽...」全家瞬間安靜下來屏氣凝神的偷聽,「我希望媽媽不要叫小孩吃飯了。」幸好不是叫媽媽不要生氣。

其實今天白天到米家玩,米爸很客氣誇獎:「澄媽都不生氣啊。」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澄沒說話。回到家,我問他當時為什麼不說話也不笑呢?「因為我知道媽媽平常都會生氣,所以不敢笑...」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育兒合作社0227:畫燈籠+搖元宵

成立「育兒合作社」的念頭,我大概已經想了一年,在澄澄上幼兒園失敗後,這個念頭更強烈,而短短的上學經驗也讓四歲的澄澄知道,團體一起學習某些事,會有不同於自己玩、媽媽帶著學習的樂趣。他覺得在公園一直玩很棒,但也不討厭學習新東西、團體生活,只是排斥團體強烈的秩序要求與老師的嚴格管理。

另一個想法是,我們在成為人母人父前,其實都各有所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應該都發展得不錯(吧),育兒生活讓我們暫時離開了事業,但不代表不能在育兒生活中應用,我常常看到yoyo教孩子畫畫,春桃帶著孩子在田野認識各種植物,如果父母可以互相支援,組織一個育兒團體,由媽媽輪流來當講師,同時提供足夠的陪伴、不受限制的跑跳玩樂時間,並以在地化發展,減少一直以來參加共學團跑遍台北公園必須舟車勞頓的問題,應該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實際運作第一次,應該算非常順利。來參加的家庭多半都認識彼此的孩子,能互相協助照顧孩子,也因為育兒理念相信,相信對方不會突然發飆罵小孩;又因為大家都是媽媽,不需要多費唇舌就會主動接手清潔鍋具、洗碗、準備材料等工作,這點真是太太太太棒了。

另外,場地非常重要,宜君幫忙借到了社區教室,一旁就是溜滑梯,小孩在活動開始前、整理環境時都在外頭玩耍,只要一兩個媽媽在旁盯場,其餘媽媽趕快整理環境,又能透過窗戶看到孩子動靜。

最妙的是,宜君還把家裡太多的菜頭分送給大家,哇,真的好有「合作社」的感覺。活動結束後,孩子又盡興地玩了一個多小時才各自解散,第一次活動非常順利結束了!

我跟澄澄說,「這是媽媽為你辦的小小幼兒園,有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玩,但是沒有人會罵小孩,很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