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動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動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生動盟夏令營-#兒童身體與人權教育

 #生動盟夏令營-#兒童身體與人權教育

生動盟太厲害,僅有三人的工作室(其中兩人還非全職),真的生出了精彩、知識性、多元包容、有趣好玩、氣氛友善的四日營隊!
完整參與前三天活動的我,趁著今天最後一天營隊進行中,趕快來偷跑寫一點營隊心得,我只後悔,為什麼當初我為了專心上課,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其他營隊?無論是上課內容、師資、場地或食物點心,生動盟都強太多了,好懊惱沒讓澄澄上到這麼好的課程!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共創友善自然流產經驗者的行動方案—社會設計」工作坊

生動盟舉辦了一場「共創友善自然流產經驗者的行動方案—社會設計」工作坊,真的很棒,希望 國民健康署 趕快關注這個議題,找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合作,找 烏烏醫師 當顧問!

生動盟做流產議題,不是為了避免或是解決流產,而是讓流產經歷能被更友善的支持,讓經驗者的需要與期待被看見,共創友善自然流產經驗的醫護環境。我認為這一切還是根基於性教育的推廣,其中包括生產教育、避孕、流產等知識。生活中有太多關於懷孕、生產、流產的迷思,而且幾乎都是譴責女性,這個倡議整體來說,是為了積極改善社會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狀況。 烏烏 說的:「你以為你真的認識流產嗎?」說得直接又有魄力!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請支持或加入生動盟,以行動成為我們的力量

生動盟成立到現在約半年了,但在這之前,我們已經透過 FB 粉絲頁、倡議記者會、產前教育活動,接觸到許多女性,在某些活動場合或是粉絲頁私訊、某位媽媽的生產文章,生動盟會被提起,讓我們知道,我們某次分享的孕產觀念、推薦的某本書、寫過的某篇文章,讓一些女性動心起念,決定去拜訪助產師,或是鼓起勇氣和婦產科醫師溝通,得到了好的生產經驗,並因此加強了產後育兒的信心,家庭關係也產生了正向的改變。

聽起來太誇張嗎?其實我一直相信正是如此,#好的生產經驗會幫助一位女性重建自我_伴侶關係_家庭關係,常常有人打趣說,產房裡媽媽在生孩子,爸爸坐在旁邊滑手機打電動;或者是產婦忍著產痛已經夠煎熬了,還要聽著長輩在待產室指揮東指揮西,質疑到底生不生得出來。不必多說,這些過程只會成為整個家庭的負面記憶,無助於一個家庭做好最佳準備,迎接一個新生兒到來。

用什麼樣的方式生產,就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孩子。既然每個孩子都應該好好被對待,那麼就從出生的當下開始吧,當你用溫柔、友善的方式,將他迎入你的生命、你的家庭,往後在育兒時會面對的各種掙扎都會自然有了解答。如果你認為生產是自然的,那麼一個生命該為了配合成人想儘快恢復正常作息而被「訓練」嗎?是不是女人能更有自信,不因教養書或是網路文章、親友耳語所困惑?擔憂為什麼別人都做得到?為什麼帶不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能體認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女人,#在充分的準備與醫護溝通下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那麼你生下的孩子不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那麼最適合的他生活方式必須和別的寶寶一樣嗎?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TEDxDaanPark年會【Unvoiced 無聲對話】生產,產痛不慘痛

大家好,我是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的成員諶淑婷,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今天我想談一下生小孩這件事。大家都說產痛慘痛,生產,一定要又慘又痛嗎?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生動盟一周年

生動盟一年了,這個全自發性聚在一起的團體,沒有獲利沒有資源,夥伴自己出錢出力出時間,維持定期的開會節奏,每季一次記者會,採通、新聞稿、粉絲頁專欄連載、徵圖活動樣樣都有,就連回應新聞都可以八小時內投稿完畢,是我看過最有效率最愉快,對幼兒與母親最溫和友善的團體,我很喜歡生動盟,我一直覺得,如果不是一群女人是做不起來的,女人比誰都知道,女人需要什麼。

生動盟選在五月七日,舉辦第一場在台北的生產座談活動,有婦產科醫師、助產師提供專業意見,三位剖腹產、居家生產、醫院自然產的產婦經驗分享,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充分了解溝通,打破溫柔生產的界線,然後我們還有一個小時的世界咖啡館活動,從實際的生產案例討論產婦、伴侶、醫師三方的考量與顧慮。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002-關於那些問與答


生動盟FB上線、舉辦過記者會後,也開始收到很多批評指教,其中多數是質疑與嘲弄,我們盡量一一回答,這裡是那短短幾日我回覆過的各種問題:

Q你們想以不專業的呼籲呼嚨大眾?然後造成我們醫療環境窒礙難行?請三思。

A醫療環境要改革並非堅守舊習,而是要督促政府改善人力問題、提出合理配套措施,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並非指責產科醫師,也不是繼續將醫學實證不恰當的臨床行為施行在產婦身上,應該也是身為醫療人員的您希望的方向,我們要求政府提出的「孕產婦健康照護臨床指引」,就是希望政府去正視國際趨勢,面對問題。

Q非藥物減痛要怎麼減?求解。請法師做法嗎?還是請護士在產婦耳邊一直喊不痛不痛不痛去洗腦?

A產婦可以透過走動、按摩、使用產球、淋浴等方式來減緩陣痛、舒展身體。在許多文獻上都有提到各種處理待產婦陣痛的措施,包括有人持續的陪伴鼓勵、按摩腰背部和腳部、淋浴、身體的放鬆和視覺想像、調整呼吸節率、下床走動和改變姿勢(側躺、步行、蹲踞、坐姿等)、下床坐生產球,這些方法都可以增進舒適,促進有效的子宮收縮,有助於產程進展,以目前的護理人力確實無法做到這樣的陪伴,所以我們希望推動衛服部、醫院檢討編制人力不足問題,讓助產系所畢業的學生發揮專業,在產房協助孕婦與醫師。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001-成立的故事

2015年的母親節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從一個自己做功課,成功居家生產的媽媽,變成和一群夥伴推動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員有教授、研究員、醫師、記者,我們其中的數人擁有十分美妙的居家生產經驗,雖然那不是人人認同,但我們想讓全天下的媽媽知道,無論你做什麼選擇,先知道自己有選擇權是很重要的。


(澄澄出生的這個小腳印,或許就是推動我走向這條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