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聽人本的 #父母百寶箱,這一集是 #當孩子對我不禮貌,以人本出版的《愛的手冊》為主題,談孩子的態度問題,主持人給了一些建議,例如: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11歲的澄澄和7歲燦燦
六年級的澄澄,和六歲的的時候沒有兩樣,他實在好讓我掛心,好希望他能快樂的長大,卻又不免有各種牽掛。很想相信他會有自己的福氣,卻又能想像他會遇到的困難。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和孩子一起創作、擺攤
第二次到牯嶺街書香市集擺攤,業績與心情都非常好!感謝朋友家人在這麼冷的天,願意出門來看看孩子們的作品,也有非常多陌生人,主動停下腳步,或是在孩子的招呼下,願意駐足停留,一開始我們很擔心,大家會不會翻一翻就走,讓孩子們很失望,但我們很幸運,多數人離開攤位時,手上都至少帶走一個孩子的作品,還有許多客人直接豪氣地跟孩子說,每一個人的作品他都買一本,也有人問要怎麼繼續追蹤這些孩子未來的創作。
讓多一點小孩笑,少一點小孩
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派天真的無辜嬰兒,有人逗就笑,有人抱就安心,覺得沒有被關注就哭,飽了就想睡。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生動盟夏令營-#兒童身體與人權教育
和孩子一起重新學習運動
全世界心胸最寬大的人是兒童
上週剛開學,小燦幼兒園主責老師家人確診,新老師還不熟悉學生,我每天上學和放學時間去支援半小時,幼兒非常天兵,好幾個人都像新生連餐袋放在哪都忘了...反而是在家裡什麼都不會的小燦,因為早晚都可以看到媽媽樂開懷,完全沒有開學症候群,在幼兒園雙面人格發揮到極致,靈巧聰明,什麼事都做得又快又好(媽媽回家立刻問她怎麼回事!)幼兒園小孩可愛到爆炸,第四天就有人對我說我愛你!
跟孩子談說謊
我終於有時間跟澄澄好好討論說謊這件事(沒有妹妹無數次喊叫媽媽,或是故意打岔激怒哥哥),澄澄說,說謊話不完全是怕被媽媽罵,有些就是不想說的秘密。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沒有小孩欠教訓,孩子只有欠惜惜
昨天放學後,我帶著孩子去公園(每天去!),有一個跟燦燦一樣大的小男孩找不到媽媽,嚎啕大哭到快氣喘,我陪了一陣子,幫他擦眼淚、摸背,過了至少十分鐘,媽媽才出現,她說自己跑去旁邊的便利商店買水,她沒有安撫小孩,卻是先罵小孩為什麼不跟著去!然後碎念至少五分鐘......我受不了跟那位媽媽說,小孩嚇到了,真的嚇到了,先安慰小孩吧,結果媽媽告訴我,「這個小孩就是沒膽。」然後帶著小孩回家了。
接著我們遇到澄澄的同學,我和對方媽媽聊起她另一個孩子在某個兇到全校有名的老師班級,我說,我受不了小孩每天承受老師用拳頭捶門、大吼,或是兒童節活動,獨獨讓某個小孩不能參加,只能站在旁邊看。她卻說,有些小孩就是欠教訓,老師不用這些方法管不動。
我常常覺得同溫層其實薄到不是層,大概是同溫片吧?沒有小孩欠教訓,這些孩子只有欠惜惜,欠成人一句溫暖的話語,欠很多抱抱,欠別人問一句:「你現在還好嗎?」
--
很多朋友問過我,遇到小孩哭該怎麼介入?我今天在公園剛好遇到兩次,一次是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在我面前哭了,我看他的褲子和動作,判斷他跌倒了,蹲下來問他還好嗎?幫他輕輕拍掉褲子上的塵土,一邊安慰他,又痛又驚嚇,感覺一定很糟糕.....沒想到他爺爺慢慢走過來,劈頭罵了孩子「活該、自己不小心」!澄澄嚇了好大一跳,他們走遠後,澄澄跟我說,那個小孩一定覺得傷口更痛了,他只是想要被安慰和惜惜。
五分鐘後,有個一歲多的大寶寶在遊具區旁驚天動地的大哭,媽媽試圖讓他戴上口罩,大寶寶抵死不從,媽媽很尷尬。我對著媽媽笑笑,她也露出苦笑,我走過去,用其他人都可以聽到的音量說,沒關係的,我們都知道兩歲以內的嬰幼兒很難適應口罩,其他小孩和大人都戴著口罩,互相保護就好。
媽媽說,很怕小孩不習慣,我指著燦燦,告訴她,小孩一開始都很怕頭臉有東西的,但他們社會化快速,兩歲後就會開始學習到怎麼跟別人一樣,到時候要求小孩在某些地方拿下口罩,他們還不願意呢!
那個媽媽終於笑出來,收起口罩,牽著大寶寶去坐搖搖馬。我最後跟她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哭聲好好聽,再大一點就讓人受不了了,但他們現在的哭聲都是在說話,聽起來非常可愛。
.
我寫這些不是要說自己多厲害,而是想讓朋友們知道,有時一句關心或是一個笑容,就是很好的介入與幫忙。你可能改變了一個媽媽的一天,可能讓一個小孩知道他有被柔聲安慰的權利。也可以讓你身邊的孩子學到,對於他人,我們可以更柔軟更有彈性,不用成為聽到孩子哭聲就厭世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