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最開心的就是以套組模式為學校規劃性教育課程的安排。土城國中給家長的連續三個月線上性教育課程,涵蓋了:生理上的變化、性暴力、如何與孩子進入性的對話。
還有為仁美華德福中小學安排的家長場、學生場、老師場,親師生建立起一致的性價值觀,並做了類似的議題討論。
又為台語路規劃了低幼場、中高年級、家長場,還有低幼的孩子又跑來參加中高場,多聽一次耶!我也扎扎實實練了性教育的台語,動心起念又去報名台語課程了,正向循環,賺到!
這種系統性的課程,把我想要推動的性教育與性平價值觀,深入的傳達給家長、學生、老師,為了讓課程增加變化,我也花了很多心思規劃模擬活動、講義、互動問答等,讓老師們可以把教學方式帶回班上操作。
今天一位老師在模擬情境時坦白的說,已經是成年人的他,遇到某些狀態依舊不知所措,但他長大了,還當了老師,他要回學校去要求體育教練改變做法,讓孩子在學校能被好好對待,也能處於更安全的環境

我們今天也談了不小盟正要開始推動的 #小便斗有門 倡議,結果老師們不分性別都超級贊成!老師還提醒,不只要有門,小便斗的隔間裡還要有掛勾(大家想像一下,男生拿著雨傘或手提袋,尿尿有多不方便),還可以有衛生紙、垃圾桶,讓男生可以好好清潔而不是甩不乾淨。老師們也提出一些折衷建議,例如以推門取代門鎖的形式,或是至少加深、加高小便斗隔間牆,總之,把身體隱私還給男生,有利無害。
我鼓勵老師們把這個議題帶回學校討論,覺得不需要有門的孩子怎麼想?需要有門的孩子又怎麼考慮?那大家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來改善校園廁所規劃?想到就讓人好期待啊!
不小盟的夥伴們能一直找到要費心費時費力推動的社會倡議真是太好了,越沒有人在乎的小事,若能帶來改變,就會變成影響眾人的大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