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松山親子館分享幼兒的身體界線如何建立,我一直覺得和幼兒講課是一件吃力的事,因為幼兒很容易分心,理解能力不一,生活經驗少,所以常常你講你的,他玩他的,或是突然飄走、大哭、大鬧,甚至過來摸我的襪子。
幸運的是,今天來的小孩都蠻有興趣的,反應超級可愛
我只要在他們說出爸媽隱私前打斷他們就可以。希望家長知道,性教育不是一堂課而已,而是每個階段、每一年,都可以依照孩子的發展與環境狀況,提供合適的內容,逐步提升知識,加強身體自主權的意識,然後更能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好好的對待。

-
課程結束後,幾個家長都來問了同一題:#孩子幾歲該自己洗澡?前兩個月我才幫聯合副刊寫了這篇文章,節錄分享於下,全文請見留言:
對於「何時該分開洗澡」這題,我都回答:「孩子會告訴你,或者,你會告訴自己。」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知道下一個階段的身體成長。孩子可能會找理由問:「我可以自己洗澡嗎?」請家長務必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是覺得孩子洗不乾淨、想玩水,就斷然拒絕。
但也有另一種狀況,孩子無所謂,反倒是家長開始感到尷尬,家長請尊重自身感受,主動向孩子提議分開洗澡,若孩子抗議或撒嬌,家長也不必勉強自己繼續配合,只要找到折衷的方式即可,例如家長可穿著貼身內衣褲,依舊幫孩子洗頭、擦背,等孩子離開浴室後,家長再洗澡。
「身體自主權」的最大原則,就是沒有人可以讓你的身體感受不自在,不管是小孩或大人,只要有人覺得在對方面前裸露身體是害羞、尷尬的狀況,那麼就意味著分開洗澡的時間到了。
當然這是要循序漸進的,和孩子預告「分開洗澡」之後,可以設定一段時間依舊一起洗澡,家長口頭指導孩子如何清潔身體,當孩子熟練後,就能退出浴室,等孩子洗完澡,再敲敲門,詢問要不要幫忙擦身體、吹乾頭髮,一樣可以維持親密的親子互動。
幼兒園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習到「連父母都不會輕易地在我面前裸體了」。所以,赤身裸體是限定場域(浴室或房間)的特殊狀況(洗澡或更衣);連帶的,孩子洗完澡離開浴室就要穿上衣服,是家人互相尊重的表現。
有些家長會認為,何必在意,在家中穿著內褲或裸體才自在,但家長以身作穿好衣服,是為了提高孩子對身體界線的敏感度。被好好的尊重,與身分、年紀、性別無關,不是兒子穿著內褲跑沒關係,女兒那樣就很難看,每個人都要建立起完整的身體界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