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的台語性教育家長課,有位家長問了好有意思的問題:當孩子主張身體界線時,反應超大,反而讓家人長輩反感,怎麼辦?
我感覺媽媽雖然表面在述說孩子的反應讓家人生氣、她也尷尬,但她其實在透露一個訊息:為什麼這些人都不能尊重我的孩子?卻一直抱怨孩子不尊重他們。(這是我的解讀,不一定正確)
我的想法是,學到了身體自主權的孩子,正在大反撲,他的行為能力有限,不能像成人一樣,直接降低接觸這些人的機會,所以只能靠著嘴巴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感覺。他其實是經歷了無助後,試著長出自己的力量,讓自己擁有能阻止別人破壞自己身體界線的能力。
如果這時候我們以「要有禮貌」、「幹嘛這麼大驚小怪」、「人家又沒有要對你怎麼樣」來壓住孩子,孩子會很錯亂:




現在就是一個跟孩子建立信任的最佳時機!


即便如此,還是會有很多長輩無法接受,因為他們的面子掛不住,可以再補充一句,「而且你都有在看網路,一定知道那些新聞,我們現在就把小孩教得很好,他以後就會很感謝阿公阿媽這麼尊重他,讓他知道要尊重別人。」

對於他人的質疑、訕笑(幹嘛,摸都不行喔),平穩回答:「對啊,因為我不喜歡這樣,所以摸都不行,老師也都有教。」然後移動到能支持自己的大人身旁。
當下來不及反應也沒關係,是有人不尊重孩子,不是孩子看起來很好欺負。我們可以跟孩子擬定更多策略,例如下次又見到這位動手動腳的親友時,爸媽直接把小孩帶在身邊,或是提醒小孩,隨著親戚移動位置,孩子乾脆也跟著移動,保持一個 #你摸不到我 的安全距離。
而且一定要記得,不要把責任權推到小孩身上!跟小孩說:「你自己要告訴別人你不喜歡、以後這個大人再這樣摸你,你就自己說!」小孩是很難說出口的,能說出來都是忍耐到極點了,所以,是大人要負起責任,照顧小孩的感受,建立小孩的安全感。
至於那些愛摸小孩的大人,會如何惱羞成怒,那是大人自己要消化的情緒,他們連自己的手都管不好了,他們有多愛生氣,就別讓我們可愛的小孩煩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