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關於小農自產自銷的一些思考

「台灣農民年齡平62歲,主力農家平均年齡為57.5歲,44歲至65歲比例高達88%,25歲至44歲只佔11%(約12525人),未來10至20年,老農陸續凋零後,只剩下1萬多位農民肩負糧食生產與維繫農村社會運作的重任。」

上述台灣農業現況引自上下游農業缺工報導,如何吸引年輕勞動力投入,並有穩定收入,讓農業是事業而非志業,青年間還可彼此合作換工,是當前公認的農村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勞動力的消費者,我不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回鄉去當農夫,那也太小看了農業,我只能不斷去思考,我們還能以什麼樣的姿態,為農村打拼,直接向農夫購買,近年被人為是可翻轉農業產銷的結構的一種方式,用購買來支持友善耕種的小農,讓更多人學習看見農業、土地的價值。

我也這麼試著營運了向好農買好物兩年,得到很多心得,從出生至今,在新莊生活超過30年,但現在我才有比較機會了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作為台北市邊陲地帶,新莊這十多年來的移居者多,人數倍增,新建案不斷。年輕的中產移民,不再像我爸媽那一帶的移民為生活奔忙,這群三四十歲的人,不是非常有錢,但還算有能力挑選自己想吃的食物,我指的是吃好,而非吃貴。

隨著社團人數倍增至千人,買菜戶數穩定至三十至五十戶,我發現持續購買者大多是有家庭、子女尚幼的女性,子女數一至二名,偶一為之的購買者則是單身但有煮食習慣的男子、子女已離巢的中老年夫妻,反而年輕單身女子少,未有子女的夫妻也少。

不過這篇我想談談與農夫的合作。我常常想,這些農夫是我的朋友,我信任他們的人格,但如何讓他們取得消費者信任?制定價格過程中,合理的價格標準在哪裡?NG品到底是自然產物還是技術不佳?另外,自行銷售難度實在很高,無論是包裝、寄送時間掌握、後續服務,到底有多少農夫能持續自產自銷?

許多農夫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但不是取個名字、找人畫個LOGO、做個包裝,就叫做品牌。品牌能行銷農夫對土地的理念及耕種技能,能記錄下自己、農村與地方的故事,能為自己的作物發出聲音,並能提出可對消費者交代的田間作物生長履歷。

過去,以農業書寫建立品牌最知名的,非宜蘭賴青松莫屬,鼎鼎有名的穀東俱樂部不需多介紹,而青松大哥每季寄給穀東的信件,包含了溫暖的田間紀錄、農村生活心情、近日的農村活動、其他小農訊息,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書寫範例,很像收到深溝村小農週報。





現在,不熟悉電腦網路的農夫,一樣能靠部落格或FB,學習簡單的農業書寫、行銷自己的農產。



田間紀錄的內容與範圍建議
  1. 呈現不同時期的工作:整地、做畦、播種、發芽、用藥、施肥、定植、除老葉、摘果、現階段的病蟲害。
  2. 教消費者如何分辨農產品好壞。
  3. 強調友善耕作:因應食安危機,土壤的保護、無毒防治資材的使用,能讓農產品更安全安心的耕作方式。
  4. 田間大小事:田間生態多樣性(隨手拍的鳥巢昆蟲 ) ,讓消費者彷彿參與耕種。 
  5. 人手支援:例如打工換宿 
  6. 越透明越好:消費者除了買信任也買生產透明 
重要的是,先釐清自己的理念,為何選擇以農為業?為何投入友善生產?希望傳達什麼訊息給消費者?無論是有機/無毒/安全農法,一定要清楚說明,不含糊帶過,也不要以為沒用農藥就是有機。傳遞正確的農業知識是很重要的!例如小間書菜就在網站上提到「留種」的意義:「以前我們不覺得留種很重要,但今年發現不留種,特殊米種的純度越來越低。」

另外,有些內容不一定合適寫出來,農夫也需自己衡量,例如對地主與當地老農的怨言,使用的肥料與防治資材。(以下括號內的藍字皆為農民回饋的意見)

「一方面是憑過去經驗選擇,一方面是請教專家推薦,很難和消費者解釋清楚。」

「使用藥劑、肥料等田間記錄,較適合自己留作觀察、增進技術,複雜的農業技術消費者不一定感興趣也可能造成誤會」

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家人一起分工,耕種者不需兼顧攝影與書寫,但那並不容易,農夫往往是一人做所有的事,幸好現在手機拍照效果很好,當日空閒時上傳電腦即可,出貨前可改用相機拍攝,一張漂亮的照片可以多賣一百斤喔(開玩笑啦)另外,這些照片都要存好於自留檔案夾,能幫助自己紀錄下每天農田/農產的變化。

文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消費者感受到農民與土地的連結,耕種投入的情感。 

「將作物的生長看作養育孩子,幼苗-茁壯-開花-孕果-收成,在一生有特色轉捩點,都適合記錄分享。 」

自產自銷困難多

初次自售的農民,一定會被繁雜的訂單問題嚇到,消費者所要求的各種到貨時間、貨運產生的損耗、客訴問題,將大大佔用農民的正常耕作時間與休息時間。
  
我會建議農民做兩件事,在Fb上宣布,以訊息取代電話聯繫:減少錯誤又可留下證據,並以貨到付款代替轉帳對帳,雖然多付30元手續費,但減去對帳與催款時間很划算。

(阿禹在半年內學會使用google表單,改變自售方式)
農民自己也要記得追蹤貨運結果,確保品質,冷凍夠不夠冷?有無摔到盒子?若有損傷,務必提醒消費者立刻拍照,證明農產因寄送不當而損傷,向宅配索償,維護聲譽。另外,農民也要多方嘗試、貨比三家,找出最合適自家農產的合作貨運,冷凍我還是推薦黑貓,一般冷藏大嘴鳥也可以,常溫運送則新竹、大榮皆可,郵局雖然便宜,但不會通知收貨時間反而麻煩,建議除非是送到公司或有警衛代領,不然不要使用。

自己賣一定會遇到來殺價的消費者,建議農民直接想好一個划算的免運費方案,而非直接減價。

自產自銷中的每個環節都緊緊相扣:種不好就影響行銷,也增加包裝困難,但是受到天侯影響,也並非有技術就一定能成功,這點都必須誠實與消費者說明原因,並理解自己的品項好壞,適度的調整價格,有些時候,不能再說「共體時艱」。

「消費者動不動就想來參觀,對小農還是存在著觀光農場的概念,想了解農業是好事,但農夫要顧農事又要忙寄送,遇到臨時來訪的消費者會很頭大。」

「有時候你的榖東去年是另一個小農的榖東,跳來跳去就是那一群人會願意支持,我們在既定的客戶層裡廝殺。」

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想要自產自銷,我會建議農夫先有所付出,取得第三方認證/驗證:只憑農民口說無毒,本來就有失公允,既然消費者選擇買貴一點,那麼農民是否也能提出安全無虞的證明?

至於定價,建議可先參考市面上相同產品價格,查詢批發價、市場零售價,再以自己的成本與耕種品質決定售價。通常無毒農產約是慣行零售價的1~1.2倍,有機是1.5~2倍,但因為少了平台上架費,運費又是消費者負擔,我覺得1.5倍其實比較合理,否則運費就該兩邊平攤。農民常覺得自己在傳統產銷結構被剝削了,所以自售要賺到一樣的錢,但要思考的是,消費者也可以直接跟現有通路買,而不是花時間等候、轉帳。
若真的因為友善種植困難,導致價格過高,農民就必須提出有合理的解釋說明了,請不要覺得消費者只想買便宜貨,消費者要的是資訊的透明,透過農民不斷地敘述、解釋,舉辦田地參訪活動,傳遞自己的理念,我想產銷就能被建立起來。

「在產期開採前一周或開採第一周,邀請想與我們對話消費者做產地親訪,包括園區巡禮、品種解說、農物試吃等,讓消費者與農民面對面對談發問,並請消費者分享感想,讓更多消費者知道我們。」

FB粉絲團是良好的互動管道 

比起部落格,FB粉絲團讓建立品牌變得更容易,簡單一篇幾十字圖文,即可讓消費者了解種植方式,加工品的食材來源及製作方式。 而且可以直接留言訂購,讓銷售更順暢。

經營的好,粉絲團能建立堅強的產地到餐桌支持鏈結:消費者更了解農人辛勞,農人也能透過網友留言,了解消費者心態,農夫可以得到合理報酬與尊嚴,消費者可以買到合理價格的優質農產品。

當然,要做到那種程度非一蹴可幾,多參考、多學習,多訂閱其他與自己產品類似的農家粉絲頁,了解他人如何在網路上與消費者互動及行銷。

「當農民了解消費者想食用安心蔬果的心情,且並非如盤商要求外觀大小齊一,自然就會在耕種時大幅度減少化學農藥、肥料的施用。」

「雖然有任何農產品問題與農法疑問,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直接溝通,但農夫也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在電腦前,是非常辛苦的。」

「有些問題農民被問多了,也會思考是否自己的表達方式出了問題,或者栽種技術要更精進。」

「過去消費者在傳統市場或超市買菜,不知道生產者是誰、不知道產地及耕種方式。但現在消費者想吃玉米時就會想到我,農民有了穩健的顧客群,不再因為不知道明天菜要賣給誰、能不能賣出去而不安。」

「要改變消費者不容易,不必說服大家都來買你的產品,也不要爭論你的農業理念,只要是好產品,口碑自會慢慢建立。千萬不要和消費者吵架,因為好的東西會傳播,壞的傳更快更多。」

「不要一開始就想著砸錢買品牌形象或辦活動,先穩紮穩打、且戰且走,除了自產自銷,最好有兩成農產另尋一般銷售通路,才不會因銷售不順而萌生退意。」 


別讓自己淹沒在直接跟小農買的浪潮

這幾年直接跟小農買變成一種流行,小農品牌激增,FB粉絲團、農學市集都是販售管道,每個小農都在打品牌,每個產品都賣很貴,若不夠有特色,就淹沒在廣大的「品牌」海中。

經營一個品牌,除了商品的「獨特性」以外,還要能處理品質、數量、價格。就以缺乏「獨特性」來說,米是最常見的商品,其次是種植技術相對簡單的玉米、番薯、短期葉菜,另我擔憂的還有來年的火龍果。

此外,我們也常聽到有人挖苦小農常說「口感品相不好,有機都是如此」,要求消費者買單,藉此隱瞞自己的種植技術不佳,這種不再「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本」,變成消費者要「與供應商開出的規格妥協」,是否只是透過話術來混淆消費者認知,只為了賣出不成熟的商品?

加工食品也是常被挑剔的產品,幾乎沒有任何把關。我常覺得這一切若只講「人的信任」,只會讓小農市場更加不受信任。

畢竟直接跟小農交易,價格普遍不低,當一公斤的米可以開價150~300元,小農能夠提供什麼樣品質呢?消費者在有品管把關的通路買到瑕疵品,可以退貨退款客訴,這是因為通路售價提供了商品服務的成本,那麼小農自產自銷打算付出什麼服務?

在急著成立品牌前,小農應該深耕管理技巧、種植技術,以免出現「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品牌。品牌並非一朝一夕可建立,不一定能立刻受到網友關注,不需有太大壓力,慢慢前進、慢慢學習就好,只要記得,誠實面對消費者,以開放的態度回應懷疑,不得不使用的藥物與肥料,更要勇敢說明,展現自己的專業。

農產品不只是菜市場、超市架上的商品,而是有感情與土地味道的農作物,文字與圖片,能夠鼓動人心,一起支持友善耕作,除了吃得安心,也能守護土地,以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為榮。

請放下農民的身分,想想當自己是消費者時想要什麼?

我想農夫和消費者是朋友,而非敵人。


以上,只是我個人經營農產共購團的兩年心得,請多指教,有意見或錯誤處也歡迎留言。


5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