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買菜,也是一場社區運動

我想從經營農產團購社團兩年,來談談與小農互動的經驗。(以下是4/9在樂生分享的內容)




在這個臉書時代,消費者對於飲食是有許多思考的,我們會想著盡一己之力幫助農業,想要用不同於傳統農業產銷的方式(我不會說那是萬惡,這點可以另外談),直接向農夫購買,想要以消費支持友善耕種的小農,讓他們持續精進,穩定耕種品質,想要在餐桌上,和家人一起看見農業、土地的價值。

而現實上的需求是,我們希望吃得更安心,但有機通路售價高,農夫市集好逛但不夠在地,雖然和農夫面對面很有趣,但我知道那對他們來說是種折騰,網路直售蔬菜箱我也嘗試過,但運費好高,而且我希望有更直接的方式,連結起光譜的兩端:廚房和田地。


社團運作兩年來,我們累積了這樣一群消費者:
1.五成是育有子女的小家庭、兩成是沒有子女的雙人家庭,一成是三代同堂,最少的獨居與和朋友租屋。
2.下廚頻率高,一週三至五餐是基本,還有兩成每天煮兩三餐。
3.有六成參加買菜社團至少一年,兩成持續兩年了。
4.有七成住家多距離在取菜點步行十分鐘或騎車十分鐘可抵達之處,大家大多是下班或接小孩順路,也有蠻多人特地出門(我發現新莊家庭主婦好多),請老公幫忙的也不少(所以我可能比較能認出老公而非團購者本人)
5.團購品項以蔬菜水果、肉、雞蛋最受歡迎。
6.參加買菜團最大的原因是信任社團的選擇,來源清楚,又能買到平常買不到的東西。
7.除了買菜團,大家也會去超市、有機通路、傳統市場買菜,主婦聯盟合作社新莊站開站對我們幫助不大,菜量太少,搶不到。





經營一個團購社團,其實非常細瑣麻煩,每週都要找農產、談價格、寫文開團、統計數量、聯繫農夫、分菜,尤其分菜一定會花掉我一整天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的時間,畢竟是幫40~50「戶」買菜啊,每次購買金額是20000~25000元不懂,想像帶著這筆錢上菜市場,壓力好大!

我還必須回答各種關於農產品質、產季的疑問,也常常要分享食譜(最近我們吃了整個月的紅蘿蔔馬鈴薯,就需要很多食譜的協助),另外還要處理到貨時間不準、貨運產生的損耗(菜葉整理完足足少一斤!)、殺價問題。透過整合回答這些問題,都能減少單一消費者對農民正常耕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影響。


(為了推銷紅蘿蔔與馬鈴薯寫了好多次食譜)



另外,買菜團不知不覺也協助農民有意識的經營農產品牌,例如我們都知道,要吃草莓找牛媽媽,我們期待阿禹的西瓜、善導書院的芭樂,宜蘭陳阿公的蔬菜。

買菜團成員很希望,能增加拿菜時間的彈性(目前只開放週三晚上五點至九點)和拿菜地點(目前只有我家,位於上新莊),價格不夠便宜,農產品質也不夠穩定,對於這點我也無可奈何,我不會去壓價,但所有的菜我都會買,自己買得下去才會開團,而希望農夫不用藥或減藥,就要先面對短期幾年病蟲害爆發問題,導致品質不穩,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找回平衡,我們能不能接受呢?


(乾果問題)


經營農產團購的這兩年,我發驗農夫與消費者有蠻大的認知落差,例如:

1.農夫不斷在摸索合理的價格標準,消費者疑惑的是,跳過了盤商,直接跟農夫買,為什麼沒有比較便宜?
2.農夫因為自行銷售吃盡苦頭,學著包裝、掌握寄送時間與品質、後續服務(客訴)處理。消費者則不免拿出被通路訓練出來的顧客反應,對發黃的葉菜不滿,對偶發性的品質落差感到失望。
3.農夫該如何解釋NG品,是自然產物還是技術不佳?消費者看待天氣變化造成的產量影響,會認為是不專業或是「順應自然」?
4.對於只願意做到減藥種植或不使用除草劑的農民,在這波「友善小農」的風潮下,他們堅持自己的耕種方式是顧及生計還是不願改變?消費者真的夠死忠,能撐起這些有心轉型的農民嗎?

在這裡,不能不跳開一下,談兩年來觀察到的小農問題(其實我講過很多次,看煩的可以跳過)

現在「直接跟小農買」成流行,但小農品牌多,產品貴卻「獨特性」不足,米最普及,其次是種植技術相對簡單的玉米、番薯、短期葉菜,我們也跟著跳來跳去,很難專情於某位小農。而價格普遍不低又是另一個問題,我看過100元/kg的無農藥米,也看到有農民開價300元/kg的米,消費者看霧煞煞,品質依舊參差不齊,當我聽到小農理直氣壯的說,「這就是我種的米,我不會去討好消費者。」我也很想回答,「那我也不想討好你跟你買。」請告訴我,為什麼你值得。

目前持續購買的小農都屬於合作愉快的,我們和一些只會種、不會賣的小農說掰掰,如果想要自己賣,請先做好商品品質、數量、價格、倫理的把關,當消費者在通路買到瑕疵品,可退貨退款客訴,售價更高的小農,能不能付出相同的商品服務成本?口感、品相不好,是「無毒有機都如此」,還是隱瞞種植技術不佳的藉口呢?對於不成熟的商品,小農能不能誠實以告,而非使用話術來混淆消費者認知,當品質、價格、生產量、安全,沒一項控制的標準,只是讓小農市場更加不受信任。

所謂的行銷無用,指的應該是,在花費力氣經營品牌之前,小農更應該深耕管理技巧、種植技術,並實現規模化(精緻化)產品,別再讓人嘲笑「小農文青化」,只能為賦新詞強說愁。

坦白說,我也很怕到小農直售社團裡某些農友一面倒的批評消費者不識貨,在那取暖很容易,但是不是只有面對農業,我們能夠說,因為很辛苦,所以要體諒、要給生產者尊嚴,那我們在購買一件衣服、一本書、一個便當,也可以這麼體諒生產者嗎?

以加工食品來說,一般開架食品須經由衛生部門與零售通路抽查,某些小農或以協助小農之名賣的加工品可不便宜,往往還比有機通路更貴,又提供了什麼保障?或者,又是一句「打敗可惡盤商菜蟲、幫助小農」萬用解答?

社區團購當然是以小農為主,但小農不代表種植技術差,支持不斷追求耕種技術專業化、並朝友善環境方向前進的小農,是我們買菜團的目標,我們的消費力量,不用來同情或拯救誰,而這兩年來,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這些小農穩健的成長,我們以消費支持,他們以專業幫助我們吃得安全健康。

(在此同時,我也樂見著重標準化的農企管理出現,品質均一、價格可親、產量穩定,與專業化並各具特色的小農並行,那會滿足另一群消費者的需要,也讓更多年輕務農者在沒有田地的限制下,仍有管道可進入農業這個領域。)

以上或許說得太長,但我還是很希望,社區型的農產團購社團,能成為城市與農村的橋樑,我們很幸運,可利用FB粉絲團輕鬆完成團購買賣,簡單圖文就能傳遞種植方式、加工品的食材來源及製作過程, 降低友善小農受到盤商結構的影響,得到合理報酬,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一道堅強的「產地到餐桌」支持鏈結:消費者了解農業,農人也能得到消費者即時回應,了解市場需求,精進生產技術。

老話重說,農產品不只是商品,而是有感情與土地味道的農作物,除了吃得安心,也守護土地,推動消費者成為一個「有意識的消費者」。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買菜,也是一種社區運動,就在新莊這個小小的區域範圍內,我們有計畫、有組織的集體買菜,這個行動兩年來凝聚成一股共同意識,維護我們的飲食權益,買菜團的社區運動目標很直接:改變新莊人的飲食態度。

別忘了,買菜團聚集了至少五十戶有下一代或可能生育子女的家庭,這些人下廚頻率高,在意食安問題,他們不怕麻煩,願意持續購買,且相信付出較高菜價是值得的,對社團信任也依賴,我將大家歸類為:「有行動力、有想法、願意和別人不一樣、只要有協助就願意付諸行動的中堅份子。」

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還能作些什麼事?過去兩年,我們改變了餐桌,今年,我們開始改變家裡的書架,透過友善書業合作社,我們獨力進書、買書,買書已經持續三個月,每個月都開出很漂亮的書單,我曾經遺憾新莊沒有一間獨立書店,但若持續下去,我相信十年後新莊街頭會有一間書店,等待我們牽著孩子的手散步走進去。

透過買菜,請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和孩子談談,我們過去如何生活,我們現在生活的好嗎?然後,問問他們,未來想要怎麼樣的生活呢?

新莊買菜團,從來不只有買菜這麼簡單!

新增,關於賣書的一些心情。

2016年的心願,是住在新莊不只有好菜吃,也有好書讀。

新莊是一個沒有獨立書店的地方,有幾間書局,但選書不太好,我在書架前總是疑惑:「為什麼是你?」可是我還是喜歡到書店搬書回家,在博客來訂書也可以,但那是我不得不的最後選擇。

去年,友善書業合作社成立,這是一個獨立書店聯合進書採購、運銷的平台,出版社可以有不錯的價格,書店也有過得去的收入,雖然我不是書店經營者,但為了支持他們,主婦我當天帶著一萬元現金入股,擁有同樣的進書權利。

可是我沒買過書,心裡有一點糾結,我利用經銷平台直接買書,那就少了一間書店賺我的錢啊!但一些人告訴我,不買書、不在書店買書的人,就是不買,但或許透過我的團購社團,這些人突然就會買下幾本書了。我在去年底一時心癢,團了《溫柔生產》,竟然也團到12本,有12個家庭接觸到溫柔生產耶。

所以今年我的農產社團要跨到新領域,我們團購書,而且書好耐放,我可以放心的買,沒有博客來的79折,但我給個八五折或九折還可以,而且也讓這個經銷通路、讓這些出版社,獲得更多的支持。

我們送出的第一批訂單是17本書,包括:
《阿媽阿公講予囡仔聽的台灣故事》
《成為他自己》
《黏土》
《記者囧很大》
《飛行鼠歷險記》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島嶼.浮城》
《台灣選舉史》
《俄羅斯一千年(上)》

我想像如果我家是一間小書店,這家店的陳列櫃上有這些書,嗯,還不錯。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