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採訪獨立書店,才感受到書本折扣戰的可怕,以及公平價格立法的重要。本文刊登於人籟雜誌十月號)
全盛時期曾有百餘家書店的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近年僅剩下二十間,近期又有四家書店打算轉型或歇業,其中包括二十多年歷史的儒林書局。非連鎖實體書店正在急速消失中,讀者所失去的,不僅是日常逛書店的樂趣,還有近年書價不合理的大幅攀升,以因應高折扣的惡性循環。
資金補助能救書店?
今年夏天,文化部舉辦多場文化國是論壇,其中第二場次以「我街角的書店哪裡去了」為題,選在新北市永和區的小小書房展開,當日文化部長龍應台對獨立書店多有讚揚,將其比喻為知識策展人,展覽好書與思想,並將獨立書店喻為社區情感的樞紐、城市文化的具體指標。
對於台灣有三分之一的鄉鎮沒有書店,龍應台所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將獨立書店視為文創產業的一環,即可適用「文創法」,以政府資源補助書店經營,或以「圓夢計畫」方式,提供第一桶金,鼓勵青年下鄉開設書店。
在討論官方補助與創業資金是否真的為解藥良方前,我們必須先分清楚,街角書店並非我們所言的獨立書店,兩者都是小型店面,經營模式與內容卻截然不同。街角書店大眾取向,賣的是廣受歡迎的暢銷書、漫畫,兼賣文具,與社區生活緊密相連,二OOO年以前的台灣,幾乎每個中小學旁,都有一家這樣的社區書店。獨立書店有獨特經營方向,除了售書有專門性或特殊性,也常舉辦講座、讀書會等文化活動,獨立書店的業主不只是把書當做一般商品販賣,而是藉著售書,表達個人的價值觀。
無論哪一種,都有生存上的困境,但龍應台所指的文創產業,應是獨立書店。
折扣戰擠壓小店家
台灣獨立書店難以為繼,最大原因在於折扣戰,「百大暢銷書籍推出最低6.3折超低優惠」、「暢銷書第2本加購6.9折優惠」,消費者也許開心買書,但看在出版業與書店經營者眼中卻心驚膽跳。
有十三年歷史的高雄市五餅二魚兒童書店,選擇在今年三月結束營業。店家多年來全心投入兒童閱讀推廣,卻不敵低折扣對家長的魔力,常見店員花了半小時,介紹了一本又一本好童書,一聽到最低九折,原本興致勃勃的家長立刻改口:「我只是來看看。」轉身又回家上網買七五折折扣書,讓經營者感嘆既然餐廳可以加10%服務費,專門書店是否也該收諮詢費?
台北市一家外文書店店主也曾和筆者形容,折扣戰讓圖書出版呈現「一片亂象」,過去出版社發書給經銷商,經銷商送至書店,書店賣書給讀者,產業鏈中每一環節都各自賺到毛利,但現在出版社直接透過網站,賣書給消費者,讓經銷商與書店無法生存,「原本出版社發書多是七折或六五折,書店最多以九折、八五折賣出,但大型連鎖書店和網路書店,卻要求出版社以五折、六折供書,賣書時就可以殺出六五折、六六折的低價。要小型書店如何存活?」
急待立法撥亂反正
二O一O年夏天,獨立書店聯盟舉辦「反折扣戰研討會」,希望推動「圖書統一定價銷售制度」立法,從立法來制定書籍定價銷售制,所有通路的末端售價,折扣幅度都必須有所規範,避免書店間惡性競爭。
在文化國是論壇的現場,立法的可能性又被提起,但出席的公平交易委員會卻表示,公平交易的精神就在公平競爭,如果圖書採統一訂價,由上游的出版業者設定「約定限制轉售價格」,這種「不二價」的方式,已違反現行「公平交易法」,目前「公平交易法」修法方向,也只是針對部分個案,除非文化部直接提出特別法解套。
當公平交易委員會振振有詞談市場經濟和自由競爭時,獨立書店真的和連鎖書店、網路書店,真的站在公平的競爭點上嗎?即便是最講求自由經濟的美國,雖然不限制書店對消費者的售價與折扣,卻不允許出版社對不同規模的書店提供不同的供貨折扣,新書齊頭批價,無論是賣三十本給獨立書店,或是賣五千本給連鎖書店,批價完全相同,避免大型連鎖書店以採購優勢,換取低折扣的進貨條件。
他國多有經驗借鏡
法國則早在一九八一年由文化部長朗恩提出「朗恩法」,規定新書在出版兩年內的銷售折扣最多只能5%,二手書和換季大拍賣則不在此限,消費者無論在大書店或小書店買書都是同一價格,買書不再是比較折扣,而是對書店服務和經營特色的支持與選擇。大型連鎖書店和網路書店也因不折扣而毛利增加,出版社也不再需要虛漲價格欺騙消費者,書價一路平穩。
日本規定書店銷售圖書價格須與出版社指定銷售價格相同,韓國新書在出版十八個月內不能打折扣,以色列國會也正待通過限制書價折扣的法案,全球約有十七國有類似保護圖書出版銷售的法規。
反觀台灣,既不規範書店在零售末端任意打折扣,也不規範出版社以不同折扣供貨給不同書店。不公平的起步後,公平交易還存在嗎?我們承認書是在市場交易流通的商品,但書不能僅止於商品,更是一種文化與社會表徵,文化部、財政部、公平交易委員會必須理解推動統一訂價的必要性。
拒絕折扣,豐富選擇
現實社會中,書店經營者少、購書者多,以上論調自然被質疑「憑什麼要買無折扣書?」事實上,為了衝高銷售量、擠入排行榜,出版社不得不參加這個折扣戰遊戲,為了維持生存,早有出版社坦承提高定價再給折扣,觀察近年書價變化,一本兩百五十元的書變二百八十元,三百的書變三百五,架上一排三、四百元的書,打完折後,又變回二百八、三百二十元,消費者拿到的折扣不過是「泡沫折扣」(Bubble Discount),你真的賺到了嗎?
當政府作為令人無法期待,甚至無視「採購法」最低價標問題,導致公家單位、學校大量購書的標案,也成了廠商壓迫出版社低折扣受書的幫凶。身為讀者的你我,只剩下一種力量,請以消費的力量去抵制折扣戰。
當只有百分之一的消費者,願意買非折扣書時,出版社和獨立書店只能繼續屈服於折扣戰,但若有一成、三成、甚至五成的消費者,願意支持無折扣書,讓出版社有勇氣拒絕低折扣供書,也不需配合大賣場與大連鎖書店售書特性,只出版「小說型」易售書籍,你會發現,為一本書多付出的幾十元,不僅是對一項文化產業的支持,更是找回自己的閱讀選擇,拒絕繼續被這場折扣戰左右。
請走入獨立書店,買下一本無折扣的好書,你的行動是最好的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