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回家的路--《茶行的女兒》
文/諶淑婷
(本文刊登於《熟年誌2014年4月號 》)
兩年前從山上摔下來,跌斷了膝關節,這一摔,讓王淑婉好長一段時間出不了門,待在家裡,她默默伏案寫作,竟然在年過六旬後寫出了《茶行的女兒》。藉著寫作,她穿過時光隧道,又見到了大稻埕碼頭的大船和霞海城隍廟,回到瀰漫著茶葉香的童年,再一次被父母牢牢握住手,走一條回家之路。
「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民國二十四年,五月,台北大稻埕碼頭,正午。」初次嘗試寫作的王淑婉至今仍記得,當電腦螢幕上的空白文件出現這一行字後,那敲打鍵盤的雙手就再也停不下來,她把對已故父母的思念一次又一次的注入鍵盤,「說來奇妙,那一年我還沒出生呢,但一字一句如噴泉般湧出來,這個故事好像在我身體裡醞釀的一輩子,就等著我寫出來。」
今年六十三歲的王淑婉,因三年前的一場意外跌斷腿,不甘心作困家中,她開始寫起部落格「童年停格」,「我從小作文比賽就拿第一名,也常投稿報紙,寫些生活趣事。我知道自己有點寫作潛力,但不知道這潛力有多深多寬多廣,直到開始寫部落格,有了讀者的鼓勵與催稿,我才確定,不只是我喜歡文字,文字也喜歡我。」
追溯生命歷程,重現舊時代記憶
選擇童年作為寫作起點,王淑婉的理由非常簡單:「我好想念我爸爸,想念到我必須把他寫下來。」爸爸是她筆下永遠的主角,下筆時,爸爸身旁的女性角色也一個一個變得鮮明,先是媽媽,接著是乳母、大媽、廚娘、奶奶,深埋在記憶中的人物一個一個浮在眼前。王淑婉寫出了上一代的悲歡離合,曾經讓她懼怕的大媽,三歲就成了家中童養媳,八歲時候跟著祖母養豬、揀茶、帶弟妹、煮飯,什麼苦都吃,最後因爸爸又娶,壓不住怒意的大媽惹了事,從此失去了丈夫的心,不願離婚的大媽選擇一身黑衣,陰鬱的在黑暗房間裡度過下半輩子。
而生下王淑婉的小媽也是童養媳,趁夜逃離了養母家,雖然在繁華的大稻埕找到真愛,卻因養兄的仇恨失去了兒子。「我最同情媽媽,她漂亮、家世好,卻歷經了童養媳、受傷、兒子失蹤死亡等打擊,又因為在懷我時染上肺病,注射盤尼西林,導致我聽力不全,那時媽媽晚上常把睡著的我喚醒,幫我按摩耳朵,期盼出現奇蹟,當時我不懂得她的苦心,因為想睡對她又踢又罵,但我現在好想告訴她,我已經沒有關係了,不必擔心我,然後緊緊的抱住媽媽。」回想起媽媽溫暖的雙手與月光映照下的蒼白臉色,王淑婉忍不住紅了眼眶。
「我常常一邊寫,一邊哭,雖然我只有一半的聽力,聽不清楚他們說的話,但我看到了更深層的情感,我寫家族故事,也找回自己的童年,最後整個人陷在裡頭。」流淚寫作的王淑婉,不再是六十歲的中年婦女,而是在紅磚茶行裡玩耍的年幼女孩,文字帶著她穿越了幾十年的時光隧道,「走回去的路很長,但寫完後,走回現實的路更長,我常常要花上兩、三天才能平復心情。」
這樣的寫作方式是磨人的,當王淑婉寫到夜裡姊妹們如何踮腳尖穿過正廳,拉開木栓、跨過女兒牆,踩著屋頂紅磚薄瓦,撿回被爸爸扔出窗外的小說和漫畫,一不小心,腳步過重,將紅磚瓦踩裂了,而爸爸瞪著眼睛,假裝生氣卻藏不住笑意的神情,心裡交織著小女孩的愉悅與懷念爸爸的酸楚;寫到爸阿臨終前夕,堅持出院返家,為自己準備好壽衣、帽子與鞋,並一一點名兒孫、握手告別,最後自己拔掉呼吸器,雙手合十,含笑而逝,這段由爸爸一手掌鏡的告別式,已是二十二年前的往事,但她寫來依舊刻骨銘心,哭得不能自己。
她將爸爸生前寫的日記與為孩子們朗讀的《足本濟公全傳》細心以方巾裹起,小心呵護,視為畢生寶物,而自己所寫下的《茶行的女兒》,也置於爸媽牌位前,「我越寫越愛爸爸,爸爸讓我懂得潔身自愛,他對孩子的愛,讓我懂得保護自己、珍惜自己,因為愛他,所以我要愛我爸爸的女兒,我要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必須好好過日子。」
寫作讓自己不孤單
王淑婉曾在婚姻路上受挫,前夫因為外遇離家,她母兼父職,帶大了一雙兒女,當孩子離家後,她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與朋友去爬山,大自然的力量填滿了自己的孤單。而當她因爬山受傷時,寫作又療癒了她氣悶的心。如今,王淑婉的女兒結婚生子後,定居海外,她常趁著拜訪女兒一家的同時,享受旅遊之樂,兒子娶了英國媳婦,另住他處,逢年過節才相聚,她坦承快樂的獨居生活背後,附帶的是淡淡的寂寞。但她深知「放手的藝術」,與其在家苦等孩子回家團聚,不如參加讀書會、寫部落格、學攝影,「有些人覺得我很厲害,其實只是因為我自由,無負擔,媽媽也必須學習離開孩子啊!」她笑著說。
學習攝影,是她人生的進行式,今年才剛開始,她已排定了幾個國內外外拍行程,生活姿態豐盛耀眼,王淑婉以自身經驗提醒銀髮族,「人即使老,還是要老得厲害、老得上進,還要有點傲氣,別輕易被困難打敗。我的大媽因感情上的失落,寧願活在睜眼閉眼都是一片黑暗的世界,但我只讓自己困頓一天,第二天我就要再次大放光明,人生怎麼可能沒有挫折、不跌跤?但我們不能倒地太久啊!」
「生活一定要有盼望,生命一定要向著陽光。」是王淑婉堅定的人生態度,「我的書就是我一生最完美的追求,但這本書並非我一個人所能成就,如果沒有親愛的家人,就沒有值得回憶的童年題材可書寫,雖然我聽力不如常人,但看得到他們待人處世的方式,感受得到他們的關愛,那讓我成為一個待人寬容的人,是我一生無形的資產。」
如果未來真有那麼一天,能夠再次見到爸媽,王淑婉唯一的期盼,就是說一句:「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如同童年裡的每一日,那爸媽站在門口等候著自己回家的時刻。
今年六十三歲的王淑婉,因三年前的一場意外跌斷腿,不甘心作困家中,她開始寫起部落格「童年停格」,「我從小作文比賽就拿第一名,也常投稿報紙,寫些生活趣事。我知道自己有點寫作潛力,但不知道這潛力有多深多寬多廣,直到開始寫部落格,有了讀者的鼓勵與催稿,我才確定,不只是我喜歡文字,文字也喜歡我。」
追溯生命歷程,重現舊時代記憶
選擇童年作為寫作起點,王淑婉的理由非常簡單:「我好想念我爸爸,想念到我必須把他寫下來。」爸爸是她筆下永遠的主角,下筆時,爸爸身旁的女性角色也一個一個變得鮮明,先是媽媽,接著是乳母、大媽、廚娘、奶奶,深埋在記憶中的人物一個一個浮在眼前。王淑婉寫出了上一代的悲歡離合,曾經讓她懼怕的大媽,三歲就成了家中童養媳,八歲時候跟著祖母養豬、揀茶、帶弟妹、煮飯,什麼苦都吃,最後因爸爸又娶,壓不住怒意的大媽惹了事,從此失去了丈夫的心,不願離婚的大媽選擇一身黑衣,陰鬱的在黑暗房間裡度過下半輩子。
而生下王淑婉的小媽也是童養媳,趁夜逃離了養母家,雖然在繁華的大稻埕找到真愛,卻因養兄的仇恨失去了兒子。「我最同情媽媽,她漂亮、家世好,卻歷經了童養媳、受傷、兒子失蹤死亡等打擊,又因為在懷我時染上肺病,注射盤尼西林,導致我聽力不全,那時媽媽晚上常把睡著的我喚醒,幫我按摩耳朵,期盼出現奇蹟,當時我不懂得她的苦心,因為想睡對她又踢又罵,但我現在好想告訴她,我已經沒有關係了,不必擔心我,然後緊緊的抱住媽媽。」回想起媽媽溫暖的雙手與月光映照下的蒼白臉色,王淑婉忍不住紅了眼眶。
「我常常一邊寫,一邊哭,雖然我只有一半的聽力,聽不清楚他們說的話,但我看到了更深層的情感,我寫家族故事,也找回自己的童年,最後整個人陷在裡頭。」流淚寫作的王淑婉,不再是六十歲的中年婦女,而是在紅磚茶行裡玩耍的年幼女孩,文字帶著她穿越了幾十年的時光隧道,「走回去的路很長,但寫完後,走回現實的路更長,我常常要花上兩、三天才能平復心情。」
這樣的寫作方式是磨人的,當王淑婉寫到夜裡姊妹們如何踮腳尖穿過正廳,拉開木栓、跨過女兒牆,踩著屋頂紅磚薄瓦,撿回被爸爸扔出窗外的小說和漫畫,一不小心,腳步過重,將紅磚瓦踩裂了,而爸爸瞪著眼睛,假裝生氣卻藏不住笑意的神情,心裡交織著小女孩的愉悅與懷念爸爸的酸楚;寫到爸阿臨終前夕,堅持出院返家,為自己準備好壽衣、帽子與鞋,並一一點名兒孫、握手告別,最後自己拔掉呼吸器,雙手合十,含笑而逝,這段由爸爸一手掌鏡的告別式,已是二十二年前的往事,但她寫來依舊刻骨銘心,哭得不能自己。
她將爸爸生前寫的日記與為孩子們朗讀的《足本濟公全傳》細心以方巾裹起,小心呵護,視為畢生寶物,而自己所寫下的《茶行的女兒》,也置於爸媽牌位前,「我越寫越愛爸爸,爸爸讓我懂得潔身自愛,他對孩子的愛,讓我懂得保護自己、珍惜自己,因為愛他,所以我要愛我爸爸的女兒,我要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必須好好過日子。」
寫作讓自己不孤單
王淑婉曾在婚姻路上受挫,前夫因為外遇離家,她母兼父職,帶大了一雙兒女,當孩子離家後,她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與朋友去爬山,大自然的力量填滿了自己的孤單。而當她因爬山受傷時,寫作又療癒了她氣悶的心。如今,王淑婉的女兒結婚生子後,定居海外,她常趁著拜訪女兒一家的同時,享受旅遊之樂,兒子娶了英國媳婦,另住他處,逢年過節才相聚,她坦承快樂的獨居生活背後,附帶的是淡淡的寂寞。但她深知「放手的藝術」,與其在家苦等孩子回家團聚,不如參加讀書會、寫部落格、學攝影,「有些人覺得我很厲害,其實只是因為我自由,無負擔,媽媽也必須學習離開孩子啊!」她笑著說。
學習攝影,是她人生的進行式,今年才剛開始,她已排定了幾個國內外外拍行程,生活姿態豐盛耀眼,王淑婉以自身經驗提醒銀髮族,「人即使老,還是要老得厲害、老得上進,還要有點傲氣,別輕易被困難打敗。我的大媽因感情上的失落,寧願活在睜眼閉眼都是一片黑暗的世界,但我只讓自己困頓一天,第二天我就要再次大放光明,人生怎麼可能沒有挫折、不跌跤?但我們不能倒地太久啊!」
「生活一定要有盼望,生命一定要向著陽光。」是王淑婉堅定的人生態度,「我的書就是我一生最完美的追求,但這本書並非我一個人所能成就,如果沒有親愛的家人,就沒有值得回憶的童年題材可書寫,雖然我聽力不如常人,但看得到他們待人處世的方式,感受得到他們的關愛,那讓我成為一個待人寬容的人,是我一生無形的資產。」
如果未來真有那麼一天,能夠再次見到爸媽,王淑婉唯一的期盼,就是說一句:「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如同童年裡的每一日,那爸媽站在門口等候著自己回家的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