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羅文嘉的田,與他的書店


何處是最好的舞台?年近半百,羅文嘉在轉換人生跑道後,牽著水牛出版一步步前進,離開政壇,他種田、接下出版社、開書店,以另一種方式,為孩子與土地耕耘。
(本文刊登於熟年誌2013年七月號)



「我讀到水牛出版社的第一本書是《野鴿子的黃昏》,記得LOGO是一個牛頭,後來好像出版社沉寂了一段時間,一直到創辦的社長找上我,問我是否願意接下水牛,我第一個想法是,水牛還在啊?」羅文嘉笑談自己成為出版人的過程,接下這個和自己在同一年「出生」的出版社,至今想來仍是場意外。

但台灣出版業早已被視為黃昏產業,羅文嘉起初當作趣聞與朋友分享,沒想到有幾個朋友大感興趣,讓他心裡萌生兩種思考方向,「花一筆錢買下水牛所有庫存書和版權,庫存不好消、版權也不知道是否還有市場,從生意角度來說,絕對是不划算。但這間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出版社,有八、九百種書,這是時間累積下來的文化資產,能擁有這麼多書也不錯。」顯然羅文嘉最後選擇了後者。

2012年八月,他接下水牛出版,搬家公司卡車開始台北、桃園兩地跑運書,那書不只是幾千本、幾萬本,而是至少十萬本!羅文嘉坐在塞滿書的新屋家中,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因為街上沒有書店,只能蹲在文具店的角落翻書,「怎麼四十多年過去,新屋還是沒有書店?既然我有這麼多書,不如來開一間書店吧!」就在那一晚,他決定滿足童年時的夢想,成為一家書店的老闆。

很快的,現實讓他知道開書店不只是一個浪漫的夢想,還有實務上的困難,偏遠的獨立書店叫貨量少,沒有經銷商願意鋪貨,羅文嘉終於明白為什麼家鄉始終沒有書店,「沒有市場,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他又下了另一個決定放棄市場,去年四月開幕的水牛書店不賣書,但十八歲以下的學生只要在新屋圖書館借書滿二十次,就可以到書店免費拿走一本書,一般民眾也可以帶二手書來以書換書,就算是一個孩子拿本漫畫書來,也能挑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回家。

「孩子若愛上閱讀,一定希望擁有一本自己的書。」羅文嘉說,也許不是每個偏鄉孩子都能愛上讀書,只要有一、兩個孩子能因為一本書有所改變,那就足夠了,「我期待這家小書店,不見得天天有很多人來看書,但也許會有些孩子固定來翻翻書,人生因此被啟發,這是我想像的畫面。」

他將書店視為社會企業,不以營利為目的,但為了支撐書店長久營運,去年底羅文嘉決定在台北開家能賺錢的分店,他說:「我希望以都市書店的收入,養活鄉下的書店。但台北不缺書店,書店業景氣也差,比起來網路書店更方便、便宜,那麼台北水牛書店對於讀者來說有什麼特別之處?」

羅文嘉開始描繪自己喜愛的書店模樣,要被書包圍,走累了會想坐下來,喝一杯咖啡,疲倦了會想被按摩。這些想像一一實現,台北水牛書店裡除了整面牆的書架,還擺設了幾張舒適桌椅,客人可以把書帶到座位上閱讀,同時點杯咖啡或果汁,另有一個空間提供盲人按摩,而店內的視覺中心是一張樟木長桌,那是他從苗栗山區果農手中搶救下來的老樟樹,雖然羅文嘉讓其免於被砍伐的命運,也細心移植到老家,仍無法存活,現在成了書店裡眾人最喜愛的桌子,許多素不相識的的讀者圍著木桌而坐,談著手邊的書,「我想這是一間很有人味的書店,提供了一種溫暖,人與人因為書聚在一起,在書的包圍中活動。」他說。



又因為他在書店裡賣自己種的米,順便在門口幫友農賣地瓜,銷售極佳,他開始在每週往返桃園台北時,載來小農種植的無毒蔬菜販售,常上門的顧客開始要求增加販售時間,但遇上菜色重複時又有滯銷的損耗,羅文嘉決定多頂下隔壁店面,開設「我愛你學田市集」,地下室賣生鮮食材,一樓賣新鮮蔬果與米食,並有廚師示範如何料理,保存食材原味與特性,顧客可到二樓品嚐,再下樓購買任何自己吃到的食材。

回溯從接下水牛出版至開設兩家書店,又開設「我愛你學田市集」,羅文嘉說自己沒有任何計畫,只是不斷在解決問題,「思考清楚後,有問題就去解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所說的,大概也是自己三年前選舉失利,離開政壇、回到新屋老家、開始種植有機稻米的心路歷程。將老家休耕的一甲半田地重新復耕,種有機米,比羅文嘉想像中的困難,連委託的農夫都拒絕,他只好和助理捲起褲管親自下田,上網找資料、到處問人,從基礎開始學起,第一季收成慘不忍睹,成本高,產量卻是同樣面積的三分之一。「沒關係,我擅長找方法解決問題,第三季就開始越來越好了,去年我還參加新屋好米比賽得到第六名呢!」

他將自己種的有機米取名為「我愛你學田米」,老家三合院整理好了,田也別荒廢了,有了想種有機米的念頭,除了自己吃,也可以替代英文班的募款來源,決定將「我愛你學田」古代中國北宋的學田制,由地方人士提供田地,以田養校,他也以有機米的收入,支持免費英文班與打擊樂器班。

「但我老婆覺得學田太八股,所以加了我愛你,我覺得很好,鼓勵孩子愛土地也愛農作物。」孩子與土地是他所有行事內容的核心,「回顧童年,我很高興能在鄉下成長,這是父母給我最大的禮物,現在我希望孩子也有這個機會,同時辦英文班與打擊樂器班,提供其他孩子縮短城鄉差距的機會。」羅文嘉強調,孩子、土地都很重要,土地上有農作物,提供孩子機會與快樂。

羅文嘉在十六歲那年離開家鄉,三十年後又回到家,他發現曾經自己一心想離開的地方,其實是最深愛的土地。他慶幸中年人生轉彎的自己,仍有應付農村生活的體力,仍有機會參與孩子的童年,生活不再屬於馬路、高樓、小房子,而是在自然中緩慢生活,早晨起來時窗邊有鳥鳴,中午睏倦時能睡場舒服的午覺,孩子與狗在門外草地玩耍,享受過著「鄉下人」的生活。

將近五十而知天命之年,羅文嘉正朝著與過往「政治金童」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走去,將農村生活視為自己的人生歸宿,他坦言,起初也覺得可惜、徬徨,時常反問自己是否從此不回頭,但外在環境與自我因素的交互影響,讓他走在當前道路上,且越走越篤定,越能欣賞屬於自己的風景,他不再猶豫,從此接受了「有得有失」中的「失」。








1 則留言:

  1. 啊,你來採訪學田了,就在我家隔壁巷子,開時我很開心,我常去買食材煮副食品給寶寶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