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國光石化開發案之我見(二)


從小我爸就很常責罵我「愛出頭」的個性,他最怕我去選里長或是立委、市民代表,整天拋頭露臉的,容易被討厭(奇怪的理由)。雖然長大後我沒有那麼大的氣魄和能力去為民喉舌,但還是辜負了他的期望當了記者,薪資低、工時不定,重點是報紙還很小張,讓他無法在鄰居間太臭屁。




每次跑國光石化開發案相關新聞時,都讓我身心俱疲,一方面是不可思議這種不公不義、除了財團沒人可得到好處的案子,政府竟然會大力支持,而且以政府過往的強硬態度,不管多少次抗議、請願、連署,想做的他們絕對不會停,對於這些無助的環保團體和所有的彰化人,我覺得非常氣憤。

另一方面,則是感受到周圍的冷漠反應,大家對世足的賽程瞭若指掌卻不知道「國光石化」四個字是什麼似乎不蓋在台北市基隆河畔,這件事就是一個窮鄉僻壤所發生的小事。當環保署告訴我,彰化大城鄉是他們評估過「對環境影響最小的開發區域」時,至於環境和健康傷害,會有後續補償措施。請注意,人民所選出來的政府,將是在瞭解民眾會因此生病、死亡的前提下,允許開發。

當時我只能回道:「怎麼評估?以不影響到臺北人來相比教嗎?」難道彰化人就好欺負嗎?過去耍了傻傻的雲林人還不夠,彰化人得癌症就沒關係嗎?彰化海濱地層下陷就沒關係嗎?彰化出產的牡蠣、文蛤被污染就很正常嗎?除非國光石化所有的老闆、投資者都舉家遷到大城鄉住,總統府、五院也跟著移居,證明開發案沒問題,我才能說贊成。
(但為何要彰化人一起陪葬?)

可惜我只是一介草民,他們壓根不在乎我贊成與否,報社讀者年紀又非常小,雖然他們積極認股買地,但卻無法阻止財團開發。無法改變是事實,更重要的是,人民要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了解這種不公不義的事情,是如何一手促成。我們雖然被迫接受,但不能不知道真相,不能以為這樣是對的。所以媒體有持續、並公正報導的必要。

簡單節錄8月3日千名學者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的說明:

一、就石化產業定位而言,目前國內乙烯自給率已超過九成。而國內石化產品有五成是外銷,其中七成五外銷到中國。而國光石化設廠目的正式外銷到中國,但中國估計未來石化產品的自給率將會提升道八成以上。也就是說,未來台灣石化原料的出口利益將明顯降低。
(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昌弘提出)

二、就國際減碳壓力而言,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1%,排名全球第22名,人均排放量全球占第18名,馬英九也曾宣示將向聯合國承諾2020年台灣的排放量必須減少三成。但國光石化廠運轉後,將增添2400萬公噸的排碳量,再加上台塑六輕一年排放了6700百萬公噸,這兩家石化大廠占了全國一年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但事實上,化工業產值僅佔工業部門產值的一成八而已,十分不符合產業發展的成本效益。而且未來國際若對臺灣發起綠色貿易制裁,限制臺灣商品進口,將是全國企業要共同承擔的損失。
(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提出)

三、就民眾健康風險而言,日前六輕火燒廠,遠至南投埔里都監測出空氣污染問題。國光石化廠一旦運轉後,所產生的PM2.5 細懸浮微粒,北至台北、南至台南和高雄都會受影響,估計每年會有234人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大幅增加國民因生病而導致醫療費用支出。不過國光石化以全國人數計算,認為死亡率僅萬分之一,學者是在恐嚇民眾但那234人就不是人嗎?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陳建仁、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提出)

四、就彰雲嘉農漁業污染而言,空污將造成糧食、肉品、蔬果的污染,影響數以萬計的農、漁民生計別忘了二○○五年、二○○九年的戴奧辛污染,這些東西終究是我們自己要吃下肚的,除非設廠後你只吃進口食物。
(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昌弘提出)

五、就水資源分配不均問題而言,國光石化營運後,每天需水量為四十萬公噸,以六輕為前例,勢必會擠壓到農業和民生用水需求,過去雲林因此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未來彰化也會發生同樣問題。對沒住在當地的政府來說沒什麼,但別忘了貴鬆鬆的高鐵地基也會受到影響。
(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昌弘提出)

六、就環境破壞問題而言,溼地和樹木一樣,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三千公頃的設廠地,相當於一百七十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效能。但臺灣要去哪再設這麼多都市裡的假森林?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幸助提出)

七、就經濟產值與成本計算而言,估計國光石化設廠最多可增加兩萬個工作機會,國家總體經濟淨效益1年為516億,但後續人民疾病醫療、生態保育、環境復原、水資源等成本總合為539億。況且錢財多數是進到投資者口袋,但善後卻要全民買單。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提出)

八、就減碳彌補方式而言,環保署承諾國光石化設廠後,會關掉其他老舊廠房,已將整體排碳量控制住。可惜臺灣並沒有為了環保強制關廠的成功案例可循。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提出)

不過作為記者就該平衡報導,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回應,他認為學者對國光石化案沒有太多研究和了解,多參考媒體誇大不實的報導,引起社會不安,造成大家恐慌,不是很適宜。基本上,石化業不可能零污染,但石化業已不是過去的高污染行業國光石化非常重視環保,用最先進的技術努力降低污染排放量,即使要大量提高營運成本也在所不惜,希望社會各界都可以了解。

不過我覺得陳董事長誤會了,所謂的降低,建立在增加的前提下,如果你不設廠,不是根本沒有降低排碳量和污染的必要嗎?而且即使降低了,他還是存在阿!

國光石化總經理曹明則表示,「國光石化採最新、最先進且環保節能的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已降低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並減輕危害國民健康之風險,符合溫室氣體減量要求,並可使整體污染物排放量調控為負成長,反而更環保。」
(請讀懂這段話。更環保,建立在空氣污染物排放、危害國民健康的前提下。)

曹明又說,「環保署為符合2020年減量與永續發展的目標,新增的排放源與舊的排放源,都要求較2020當年的基線排放減少45%。依國光石化推估,若採用傳統製程與燃煤,預估其全廠的排放量約為2410萬噸CO2/年;但採用最先進的低耗能製程技術後,預估全廠CO2之總排放量為每年1229萬噸/年;約可減少原本的49.8%排放量,已超過須減量45 %要求。」
(即使減少了,但「1229萬噸/年的排碳量」原本可是不存在的,減少原本的49.8%排放量,更是荒謬,原本不設廠就根本不會有。)

以上,仔細去讀國光石化的「反擊」,就可以知道他們所謂的環保與減碳,都建立在先設廠造成污染的情況下去假定。更重要關乎健康的議題,國光石化還不敢去談,但我們已經看到了雲林罹癌率高的前例,台灣人若不記取教訓,30年後的彰化,必定會產生更多問題,只好祈禱未來臺灣醫療界能爭氣點了。

最後想說的是,我想支持設廠的彰化人並不是盲從,他們只是在貧困的經濟環境中受苦太久,亟欲改變而誤信讒言罷了。現在需要的是深入鄉間的環境說明會,還有媒體公正、詳細的報導,讓他們有機為選擇自己的未來,儘管機會渺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