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很理性的看花博這件事。
先聲明,我並不討厭郝龍斌市長,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上任以來一直忙著處理前市長遺留下來的市政,聽奧、柵湖線、貓纜,花博,所以很難去評定他做的好與壞。我對花博也很冷感,即使花了123億,但因為我不是台北市民,所以始終有置身事外的感覺,反正這個城市就是錢多的沒地方花阿(誤)。
但上週公司茶水間的談話,讓我有機會去思考花博的問題,由於了解不多,只能說是淺淺的想一下。
那段對話是這樣的:
「最近羅斯福路上多了好多小公園,好賞心悅目!」某同事歡喜的說。
「可是那只為期一年,一年後就變工地蓋大樓了。」我覺得這有點荒謬。
「有些地方還有兩三個,草地還有坡度呢。」
「可是那花了好多錢,而且一年後就變成工地了,到時候很吵又遮陽,而且現在北市空屋率這麼高...」
「有公園真的不錯...」
這是一段毫無交集的對話,我像個頑民十分固執,我不討厭花博是真的,但我不欣賞亂花錢的態度,畢竟有些人繳稅金輕鬆得像打噴嚏,有些人卻是痛得心都淌血了,即使編列大筆預算(1億元都難以想像了,123億元到底長什麼樣子阿),政府還是該審慎小心的去評算每一分錢用得值不值得。
由於花博是未來式,所以無從得知在觀光、消費、產業方面,是否真的會有政府所預估的龐大收益。但以花博一年的會期來說,平均一個月花10億,如果10億元可以順利改善這座首善之都的景觀,倒也無不可。只是一年後,台北市真的會改變嗎?
有出入台北市的人應該都發現了,最近街道兩旁多了些小小的公園,真的很小,因為除了部份是公有閒置土地外,大多是建築預定地,市府打算把這些「低度利用、頹敗之角落」,重新綠美化,提昇景觀視覺效益,也提供市民休憩場所。
這些賞心悅目的草地,是配合花博美化市容的建地,日後蓋房子時,建商可以得到一定的「容積率」獎勵。什麼是「容積率」?根據永慶房屋官網上的資料,就是各樓層的樓地板面積(即為容積)加起來除以基地面積再乘以百分比,舉例來說,若基地所處區域規定的容積率為500%,基地面積100平方公尺,若再考量建蔽率時,則設計至少為10層樓。
而政府因為建商幫助都市更新,免費送給建商的容積,就稱為「容積獎勵」,假設建商原本要蓋十四層樓,但若有「容積獎勵」,可能可以加蓋到15、16樓。所以現在因為家旁有暫時性綠地而歡欣的人,一年後不僅會為了工地的噪音與環境苦惱(這是躲不過的),更氣得是,隔壁這棟樓還莫名情妙長高了不少,遮住更多陽光!
這種用「容積獎勵」來換取地主、建商暫緩開發的行為,讓建商增加了私有財產,卻沒有增加公共空間,對建商來說,即使必須負擔公園一年的維護費,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除了私有建地的問題,公有閒置地真的又可隨意打毀嗎?公司福州街旁有一日式宿舍群,只要稍加整修,一定非常美麗,日日經過的我,總是夢想政府那天開了竅,改建成展覽館也好,開間城市咖啡屋也罷,總是要努力留下臺北城難得的都市記憶。
可惜也在花博綠化的口號下,一夕之間剷除了!這個作法讓我覺得花博只求一時好看,卻不在乎當地環境原有的景觀文化,與國民政府來台時,強制把所有日本神社拆除、四處標上黨徽的手法有何不同?這麼多年來,臺灣執政者對舊文化仍舊是不尊重與不在乎。這也無怪乎會發生砍樹種花、為花博拆屋等事件。
至於花博為何不是辦在真的有花卉農業的苗栗、彰化,我想不必去探討為什麼,因為政府做事向來沒原因。不過花博官網寫明:「將種植花卉植栽3,300個品種,90%以上為國產花卉,皆向本土花農採購。」補償一下中南部花農,起碼一年內得一直送花到臺北,算是一年的短期工。
(但這似乎就牴觸了花博的發起概念:「花卉園藝博覽會的興起正顯示了人們對於綠意空間的渴望...代表了新世紀在環保及生態方面的思維。」加上博覽會所耗費的電水、運輸排碳、廢棄物等,花博會早就一點也不環保了。)
花博不是壞事,壞得是做事的方式,還有種種矛盾。
以暫時性綠地來→是北市政府最佳宣傳利器
→讓建商增加私人利益
→明年開始建設後,會帶動當地房價,增加房市價值
等於是政府、企業、地主(居民)三贏的作法,似乎無可抱怨,但該思考的是:「這樣真的對嗎?」昂貴的臨時性綠地是合理的稅收使用方式嗎?以公共活動讓讓小眾的建商(企業主)增加財富,是合理的嗎?隨之上揚的地價,對已因高房價衍生出種種問題的社會,是正確的市政之道嗎?
這些問題看似無關緊要,但不能假裝沒發生。貧富不均、薪資市場差異過大、房價高漲等各種社會問題,都在眾人的「漠視」下發生。市民沒有阻止的權力,但有思考判斷的能力。生活在日漸冷漠的城市中,我們不能不思考,不能假裝不知道這些事實。這是很基本的生活態度,多了解一點,多懷疑一點,未來才有能力讓生活更好一點。
下次經過這些小小的綠地公園時,不妨想想,如果是你,會怎麼花123億改善市容,種100萬棵樹?送1000盆綠化盆栽?為中小學生辦100次爬山郊遊活動?我也想不出好主意,不過若是能長久維持,變成市民的共同生活記憶,我想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