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農訓雜誌2012年7月號)
學習,走出教室 在頭城農場裡以大自然為師
農場可以提供怎麼樣的教育?環保意識已經成為社會主流的今日,環境教育法的實施,讓教育的內容跨出了課本,學習的場域走出了教室,到農場遊學,感受自然,是越來越常見的學習模式,教育即是生活。
童年對田地的渴望 是成年後走入農村的力量
位於宜蘭頭城鎮的頭城農場,是國內最受歡迎的遊學休閒農場之一,每年約有三萬名學生前來體驗農務課程,並有三千名新加坡學生,跨海前來學習,一次三天。被員工和孩子們暱稱為卓媽媽的卓陳明說:「新加坡沒有農業,但學生不能不了解農作,不知道餐桌上的食物,如何種出來。」
一手打造頭城農場的卓媽媽,民國二十九年出生,今年七十二歲的她,人生就像是小型臺灣經濟發展縮影,民國四十八年,從臺北女師畢業,當了十年小學教師,見到五O年代加工業起飛的前兆,她毅然辭掉教職,在三重開了一間成衣工廠,生意大好。
又過十年,四十歲的她步入不惑之年,她帶著多年存款,走遍了林口、八德、寶山等地,終於選定頭城後山這塊漂亮地廣的田地,一口氣買下八十多甲,卓媽媽說:「我在臺中長大,小時候家裡窮到沒有田耕種,有了能力後,我就想自己的土地,我要回到農村生活。」
不久,政府開始推動全國休閒農業發展,卓媽媽下定決心,將成衣工廠轉移給他人,專心經營觀光農場,每天親自開著吉普車,在小徑間彎來繞去。「無論是教書、開工廠、做農場,我都很認真,自己設計農場路線和活動內容,農場很大,要精打細算,每分錢都省著用,聽到有崩山落石,我就立刻找人去搬來,鋪放在水池旁多好看。」
與自然共生 實踐人與萬物合一的生活
如今頭城農場廣達一百二十甲的土地,遊客平時使用範圍只有一甲地,其餘都用來應付遊客所需,例如五十甲的桂竹林、五甲的蔬菜水果農地,還有一大塊自然保留的林地。
頭城農場的經營與開發,是人類活動與自然共存的典範,垂手可得的石塊、因風雨傾倒的樹幹,是步道旁舒適樸拙的布置。紅面鴨在水池邊散步、在木平臺下方下蛋,水稻田旁是透過專家指導重建百年前的土牆厝,牆邊排放著傳統農具,石磨裡還殘留有乳白色的米漿。不遠處,堆土窯正冒出陣陣煙霧,飄入青山中。頭城農場像一座寶山,每一條彎曲的山徑,都指向一處令人懷念的農村社會。
農場著重環境永續理念,廚餘分成乾濕二類,乾的餵雞、濕的餵豬,豬圈旁是漂滿布袋蓮的水池,池內魚蝦小蟲,是鵝的食物,鵝的排泄物流入水中,又成了吳郭魚的天然飼料,而吳郭魚若是游入卓爸爸巧手設置的捕魚網架裡,就是全家人的晚餐。卓媽媽愉悅的說:「這裡空氣好、流水乾淨,有山有樹有土地,人只是萬物中的一種,和動物互相依存,共生共亡,吃現採的食物,不用添加物延長保存,有人說農民笨,只會種田,我說著在都市裡的人才真的笨。」
食農教育 重建糧食安全與飲食文化
曾經擔任國小教師的她,深知環境教育的重要,她商請鄰近的大里國小團隊協助,結合學校原有課程,利用半年編印學習手冊,依照低、中、高三個年段,將農場的學習資源規劃成六大學習主題,提供陪同的遊學教師作為教學資料補充。
以桂竹來說,總是長得特別高,生長速度快,最高一天可長一百二十一公分,而一節一節的竹子,可以用來創作筆筒、存錢筒、花器等用具。「飲水思源」談水稻文化,農場利用台灣四季如春的特性,將「水稻體驗區」分成插秧中、種植中、結出綠色稻穗、成熟待採收等多個區塊,讓孩子一次可以看完稻子的一生,卓媽媽說:「我看到現代人不會煮飯,也不珍惜食物,不想吃,就整碗倒掉,看了好心痛,一粒米是大粒汗阿!插秧、除草、施肥、割稻、脫穀,你看要流多少汗,才能換來一碗米飯。」
對於近年頻繁傳出的食物安全問題,農場遊學也可以讓民眾檢討平日消費習慣,真正在大自然生長的青菜,不會嫩綠漂亮、完全沒有蟲咬痕跡,然而錯誤的消費,導致農人必須灑藥配合,在農場裡可以看到正在栽種的蔬菜,看到植物的生命力,也可以整株拔起,觀察植物的根部如何在鬆軟、富含微生物的土壤裡展開,盡情吸收養分。而搶食菜葉的菜蟲就交給農場裡的「工雞」吧!「工雞」是卓媽媽取的名字,是負責工作的雞,每天雞舍會開不同方向的門,讓「工雞」出動啄食菜蟲。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二十多年,發展穩定成熟,但轉型時機已到,不再只是提供走馬看花的遊樂行程,還要能結合文化與教育,玩得更有深度,當孩子來到農場,學到正確知識,就不會破壞環境,學到技術,就能將愛地球的心付諸行動,最後形成價值觀-土地健康,飲食才會健康,而環境才能永續發展。
(農場裡從收留老牛開始,陸續養了不少牛,
最近還有出生不久的小牛仔呢,
下次到宜蘭,來和水牛家族打個招呼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