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兒童醫療專題2--兒科醫師荒
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卻因沒有選舉權,權益不被重視。少子化嚴重、全民健保對兒科給付偏低,資源缺乏使得人才卻步,願意投入小兒科的醫師越來越少。但兒童成長過程包括疾病治療、預防保健,就醫需求並不比成人少,當臺灣兒科專科醫師需要照護的兒童人數遠高於他國,影響的後果,卻是兒童得不到專業且充足的兒科醫療服務。
兒科醫師嚴重不足
有一句俚語說:「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意指在氣候炎熱的臺灣,賣冰穩賺不賠,當醫生則是收入高、社會地位也高。雖然全民健保實施後,醫師收入幾乎減半,但與其他行業相比,還不至於低得離譜,可是新進兒科醫師人數卻以每年減少百分之十的速度急速減少。
根據兒科醫學會統計,臺灣每名兒科專科醫師平均要照護一千八百六十一名兒童,遠高於其他專科醫師一千三百六十八人,是美國的四倍、德國六倍。若以報考兒科醫師的人數表來看(如圖一),二OO三年有兩百一十四人報考,二OO九年只剩一百一十二人,六年內,人數銳減近一半,經過三年住院醫師訓練期後,沒有轉科、又通過專科考試的兒科醫師只有九十四人。臺大小兒胸腔加護科主任呂立說:「新生兒出生率每年下降百分之一,兒科醫師則是下降百分之十!」
又因為兒科健保給付太低,醫師選擇自行出外開業時,也寧願選擇耳鼻喉科診所而非小兒科。所以即使現在老醫師還沒退休,「兒科斷層」已然成形,全臺灣三百一十九鄉鎮中,有一百三十二個鄉鎮沒有小兒科醫師!一旦這些地區的兒童發生重大疾病、兒虐、意外事件,需要緊急醫療照護,必須舟車勞頓,耽誤就醫時機。
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說,自從全民健保制度實施以來,較少使用特殊檢查的兒科,在「看診量、檢查項目等於收入」的制度下,薪資比其他科別低,加上照護兒童所需的心力多、時間長,讓年輕醫師不願加入兒科,如今兒科醫師人力不足,已經到了主治醫師要照顧重症病患,也要值急診及病房夜班,工作換環境惡劣,讓現有的兒科醫師也嘆不如歸去 。
但黃璟隆還是難以割捨兒科,即使擔任副院長行政工作繁重,他仍維持每週看四診,他說:「那個科別的病人會對醫生笑呢?只有孩子會,每天都有那麼多的孩子對我笑,這是兒科醫師最大的福氣和鼓勵。」
地區醫院衰弱急診問題大
「大醫院掛號費又好貴,但專業的小兒科那麼少,地區醫院醫師也不清楚素質,所以才去大醫院阿!」許多家長都和陳媽媽一樣無奈,心疼大醫院一次三、四百元的掛號費,卻在社區裡找不到信賴的兒科醫師。
不健全的健保制度,讓許多地區醫院撐不下去,近二十年來,從原本的七百五十家萎縮到二百多家,首見問題就是偏遠鄉鎮民眾必須長途跋涉去看病,交通與經濟都是一大負擔;其次則是地區醫院醫師選擇自行開業、另謀出路。以署立新竹醫院為例,二十年前小兒科醫師有十五名,但近年最差時竟然只剩兩名兒科醫師。呂立感嘆:「這些醫術精湛的好醫師,卻因健保問題不受醫院支持、薪水低,只好去開診所看小感冒,這是國家和兒童的不幸。」
地區醫院的兒科醫師人力不足,自然沒有能力去輪值兒科急診和夜間急診。事實上,離開臺北後,許多縣市假日和夜間急診都沒有兒科醫師,家住新竹的王媽媽氣憤的說,有次孩子半夜高燒四十度,因為伴隨肌肉骨頭疼痛,署立新竹醫院和新竹馬偕都說無法處理,國泰醫院又不看兒童夜間急診,必須轉診到林口長庚醫院,「新竹的孩子不能有急重症!」
這是新竹實施兒科專科急診醫院輪值制度以來,常常在各醫院急診室上演的情形。嘉義地區由兒科醫師和成人急診科醫師輪流看診;馬偕醫院臺東分院勉強維持二十四小時兒科急診,雖然每日就診人數約三十人,是臺北的一半,卻僅有一名小兒科醫師,還必須兼顧小兒科病房、加護病房和產房!
而人力缺乏的急診室中總是擠滿病童,急診醫師沒時間喝水、吃飯、休息,焦急的家長等不到詳細的病況說明,容易造成病情誤解或後續醫療問題,讓醫師倍感挫折。黃璟隆呼籲,政府要重視兒科醫師短缺、影響兒童醫療權益的問題;健保局與醫院則可以針對人力缺乏區域,調高急診看診的健保給付和急診專任醫師待遇,讓更多兒科醫師願意加入第一線急診行列。
兒科 「位移」問題
今年七月十三日,是嘉義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博憲行醫滿四十年的日子,回想起四十年前踏入嘉基的第一天,「整個醫院、包含院長和我,只有九個醫師。」當時嘉基只分內、外科,因為醫生少,幾乎各種病況都要處理,直到六年後美國醫師倪安華來嘉基實習,也帶來美國兒科醫療制度的建議,兩人終於合力開創出雲嘉南地區第一個小兒科。
四十年後的今天,嘉基兒科已茁壯成醫師和醫護人員近百人的龐大陣容。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卻是兒科醫師急速減少,他憂心的說:「現在已經到了來考就錄取的程度,等到我們這批老醫師退休,要找到有經驗又優秀的小兒科醫師恐怕很難。」
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耳鼻喉科、家醫科其等他科別的醫師也在看兒童的病,人力並沒有不足,但不是兒科醫師為兒童看病,品質有保障嗎?健保局醫務組專委李純馥說,許多家長認為小學中年級後就不必看兒科,或是感冒喉嚨痛應該看耳鼻喉科,造成「醫療位移」問題,但正確觀念應是十八歲前都是兒童,都該接受兒科「全人」檢查,而非局部治療。
國軍花蓮總醫院小兒科主任許木嶺說,許多家長帶著喉嚨痛的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結果誤診使用抗生素治療,病情加重才改看小兒科。他以日前塑化劑風暴為例,在媒體全力報導下,家長知道要帶看小兒科、內分泌科。他建議政府可以如法炮製,和媒體合作或以各種衛生宣導方式,教育家長兒科醫療內容,別再帶著有腸病毒症狀的孩子到耳鼻後科「洗喉嚨」,家長要認知自己是孩子的代言人,有義務為孩子選擇醫生、說明病況,建立起正確醫療概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