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兒童醫療5-兒科醫療永續發展

(系列完,文章刊登於國語日報2011年8月第15版)

今天的兒童是明天國家的主人,兒童醫療權益必須得到重視。政府關懷兒童、解決少子化問題,光憑口號是不夠的,當孩子越來越少,首先該做的,就是爭取兒童該有的醫療資源,讓我們的孩子能健康成長。藉由此系列專題,期盼政府與社會大眾能意識到臺灣兒科現況問題,重整預算分配與兒科資源,效法國際,強化兒科醫療人力的支持、培養與鼓勵,讓臺灣兒童醫療永續經營,讓台灣兒童健康得到全方面的保障。



急迫需要的兒童專科醫院

一九九七年,衛生署核准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獨立,成為臺灣首創的兒童醫院,但這座官方認可的兒童醫院,卻新醫院評鑑制度影響下,三年前悄悄註銷登記,與林口長庚總院合併,儘管院方保證兒科的資源與器材設備不變,但本身是小兒科醫師的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對此充滿遺憾。

黃璟隆感嘆:「臺灣政府真的為少子化憂心嗎?那為什麼臺灣連一家兒童專科醫院都沒有!」對岸中國,即使醫療技術無法與臺灣相比、醫療保險制度也不夠完整,卻能每省都有二至三所兒童醫院,光上海就有五家兒童醫院!而臺灣除了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自動改名」為兒童醫學中心,臺大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都只有兒童醫療大樓,徒有規模和醫師人力,卻不是真正的兒童醫院。

一九八四年,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當時擔任臺大小兒科主任,即向政府提出建言,全國都把最困難的兒童病症送往臺大小兒科,但臺大的醫療資源並不足以應付,爭取五年後,終於獲得衛生署同意成立國立兒童醫院,沒想到最後仍是一波三折,以「沒有可以維持兒童醫院營運的預算」為藉口,改成設立兒童醫療大樓。

預算被篩檢,原本已規畫是兒童醫療健康中心的二十一、二十二樓因此閒置,至今仍是空蕩蕩,但國家衛生研究院事前沒有料想到今日局面,所以設有癌症、環境衛生、感染症、藥物等研究所,唯獨沒有兒童醫療,呂鴻基嘲諷說:「政府不給資源,兒童醫療大樓說穿了不過是比較大間的小兒科,而全國竟然沒有一處國家級的兒童醫療健康研究中心,但臺灣兒童死亡率高,無論是腫瘤、事故、生意外都需要好好研究、設法補強。」

許多人感到疑惑,既然臺灣各大醫院醫療資源充足、技術進步,為什麼還需要兒童醫院?臺大小兒胸腔加護科醫師呂立解釋, 兒童醫院所有的醫療和治療,都是為兒童需求所設計,兒童插管有十多種尺寸,成人卻只有兩種,甚至連兒童所使用的開刀房溫度,都和成人有不同的設定。而且兒童醫院和成人醫院分開,也可以解決「給錯藥」等疏失問題,特別為兒童打造的友善醫療環境,更能讓孩子覺得看病好玩,不再害怕。

呂立認為,除了兒童醫院,癌症、老人、心臟病也都該有專科醫院,「專科醫院集結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並培養更專精的醫師,對病人來有益無害。」但目前臺灣醫療政策朝綜合醫院發展,認為可充分運用資源,並避免醫院虧損。黃璟隆則呼籲, 「我們期待政府修正醫院評鑑制度,讓兒童醫院得以設立,而且設越多越好,醫院良性競爭,才能提高醫療品質和就醫環境,讓全民看到國家重視兒童的決心。」

改善兒童醫療,有助解決少子化問題

從一九五O年開始投入小兒科,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說自己一生全獻給孩子了。臺灣兒科要永續發展,他認為大眾要先了解「健康是什麼」,「根據聯合國兒童醫療基金會公布,健康的定義,首先要讓孩子成長發育正常,還要有幸福感,並且長大後可以發揮潛能。」當孩子身體、心理、行為都健康實,自然會有幸福。

兒童健康受到重視,則可回溯至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巴黎設立了全球第一所兒童醫院,從那時起王儲不再是最重要的兒童,民主社會裡的每個孩子都一樣重要,兒童被視為「重要的人」看待。自此之後,小兒醫學發展迅速,尤其近五十年更是變化急速,呂鴻基說:「出生時只有五百克的早兒原本無法存活,現今卻能順利長大成人,這個進步當然得,因為每個孩子一生都有無限可能。」

但近年臺灣少子化卻成了國家危機,呂鴻基認為小兒科醫師要先檢討「臺灣兒童醫療是否好」?他曾將臺灣與歐亞三十五個國家,過去二十年來每個年齡層的兒少死亡率相比較,發現臺灣兒童死亡率約是其它國家的一點五至二點五倍,「為什麼生得少又死得多?我們應該更努力把兒童醫療做好,才對得起兒童。」今年四月二日,他發起「兒童健康聯盟」,努力為兒童發聲、爭取更多醫療預算。

為了讓臺灣成為兒童醫療大國,「兒童健康聯盟」已將日本列為標竿學習對象。日本在一九六五年就設有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四成七預算來自國家補助,遠高於其他癌症、心臟病等國家級專科醫院。聯盟判斷,如果臺灣能達到日本的醫療資源與水準,每年可以搶救一千名孩子活下來!

目前日本東京、北歐國家都已經實施幼兒看診免費,將兒童視為國家重要資,在其他國家緊鑼密鼓照顧兒童的同時,臺灣政府組織再造,選擇明年裁併兒童局,呂鴻基認為此舉令人費解,他說:「兒童局應該是整併兒童衛生、福利、國家政策、交通安全、警政等資源的單位,裁撤後是否還有兒童專職機構?希望政府別忘了先齊家、才能治國!」

黃璟隆也對政府提出建言希望政府能規畫完整的兒童社會福利制度,根據統計,每年約有近三十萬胎兒被墮胎,「為什麼被生下來的孩子那麼少? 為什麼這些孩子無法被生下來?」政府應該慚愧檢討, 育嬰假、懷孕諮詢、領養制度、看診補助是否健全?今年四月剛生下小女兒的吳媽媽表示:「不只生產費貴,連孩子打預防針都好貴!」雖然政府提供部分免費疫苗,但仍有許多重要疫苗需要自費,例如肺炎鏈球菌疫苗就需要好幾千元,估算孩子兩前的疫苗注射費最少需要一萬多元,讓她大喊吃不消 。

黃璟隆說:「政府不能只以口號和幾千元補助,就要大家生孩子,除了公務員,多少人敢請半年育嬰假?私立幼托園所每月收費上萬元,為什麼公幼還不能普及化?爸媽帶孩子打預防針、看病,卻必須請扣薪家庭照顧假,當年輕爸媽忙著賺錢花在孩子身上時,誰會想生孩子?政府你抓到問題了嗎?」

他再三強調,兒童絕對是政府最有價的投資,讓臺灣兒童能獲得好的醫療照顧,家庭有足夠的社福系統支持,因為兒童是社會的寶藏,也是支持國家未來的基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