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兒童醫療4-談醫病關係



臺灣醫師對小兒科卻步的原因,除了擔憂少子化影響未來客源,社會失衡的醫病關係更也左右了醫師的選擇。在門診量左右收入的情況下,醫師問診時間越來越短,病患與醫師間的信任每況愈下。在人力缺乏的兒科裡,常是疲累的醫師、擔憂焦急的家長,和無法說清楚的病況的孩子,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高於各科。在日益疏離的醫病關係中,唯有雙方扮演稱職的醫生與合作的病人和家屬角色,才能讓兒童享受惠


難解的醫病關係
的葦葦肚子痛又發燒,焦急的陳媽媽將他送到急診,經歷了抽血與灌腸,仍然高燒不退,住院三天後,醫師選擇使用抗生素,一週後才康復出院,陳媽媽事後向社區長期看診的小兒科醫師詢問,覺得診治不妥當,她忍不住質疑:「是不是醫師太年輕,經驗不足才讓孩子受罪?」

醫院裡無論哪個科別都可能發生醫療糾紛,但以「沒有過失的醫療糾紛」來,卻屬兒科壓力最大,因為小病人還不善言詞,當醫療結果不理想,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懷疑「醫療過失」。臺大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遺憾的說:「曾有家長不願讓罹患癌症的孩子做化療,改吃中藥調養身體,最後宣告不治時,家長卻控告西醫醫師治療有問題。」也有從其他醫院轉診來的病人,見到呂立的第一句話,就是詢問前一名醫師是否有醫療疏失,

「每個醫師都希望自己是神醫,但我們不能否認醫療風險的存在!」呂立說,所謂的「醫病」,是醫師根據多數人的診療經驗判斷給藥,隨著病情變化慢慢修正,但醫療上的不確定性確實讓少數人無法獲得療效。過去醫師被認為是社會中的專業,病患無條件信任醫師,但隨著資訊發達、媒體報導醫療糾紛案件增多,醫病互信基礎也越來越差。

臺灣醫病關係差,與醫病人力比有關。相較於國外兒科診間另設護理師,協助與家長溝通病情與療程,臺灣卻因兒科醫師人力缺乏,看診時間被迫縮短,不安的家長容易心生不滿。另外,醫療系統複雜化,診間不再是一名醫師看診、一名護士配藥的單純情形,以臺大為例,從醫生使用電腦開藥方到最後病人拿到藥包,估計需經過二十五個步驟,可能出錯的環節增加了,打錯針、吃錯藥、開刀開錯腳的可能性也因此提高,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療過失來自系統式錯誤。

醫策會自九O年代開始推動「病人安全運動」,就是為了從源頭解決系統式錯誤。各醫院也自組「病人安全管理委員會」,減低給錯藥物、院感染的機會,也教病人注意藥袋資訊,維持醫病品質。最明顯的改變即是,診間問診時會反覆確認全名,不像以前喊「劉先生」,就會有三、四名「劉先生」起身拿藥。

行醫多年的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也呼籲政府仿效國際作法,設立類似社會保險的醫療賠償金,如果醫療過程沒有出錯,就由政府賠償病患家屬,協助民眾分擔醫療風險,減少醫師與病患的對立醫病關係更和諧在此之前,則建議新進醫師,要避免醫療糾紛,就須「視病猶親」,他說:「無論患者是成人還是兒童,只要能把對方當成家人,看診時就會詳細講解病症,減少不必要的檢、少讓病人受苦,或是檢視檢是否不足、有忽略病症的問題。」他認為只要能抱持這樣的態度,就算最後醫療結果不盡理想,病人也已經感受到醫師用心,對醫師的不信任感自然減少。

如何幫孩子找到真正適合的醫師?

「年輕醫師有熱忱、卻不夠有同理心,老醫師有經驗、看診時間卻太短」許多家長都在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醫師,呂立建議家長,與其找名醫,不如找合得來的醫師,他把醫師分成囉型和簡短型,「我每次都花半小時明病情,有人覺得詳細,但也有人抱怨我囉、浪費時間。」家長一旦選擇囉型醫師,就要有看診時間長、等候時間更長的心理準備,如果選擇一早上掛了上百號的熱門醫師,則要了解無論醫師醫術多好,都沒時間詳細解

家長也必須勇敢開口多問,每天忙於看診的醫師,有時會忘記病人沒有醫學專業,而疏於解說病情,如果真的對醫師處置產生懷疑,可以再請別的醫師看診,詢問「第二意見」,最好準備詳細的檢資料,並帶著孩子親自看診,否則口頭模糊問診,難以清楚判斷。

另外,每個家庭都應該有「第一線醫師」,不必是大醫院醫師,而是巷口從小看到大的兒科診所,孩子生病時,可先讓第一線兒科醫師初步建議,再到區域醫院或大醫院進一步治療,但由於坊間診所科目混雜,招牌上往往標榜能兼看兒科、耳鼻喉科與內科,他提醒家長先檢查診所內是否掛有「小兒科專科醫師證照」,讓通過專業訓練和考試的醫師為孩子診治。

打造友善的軟硬體設施

吳小姐帶著兩大的女兒,到朋友推薦的兒童牙科診所看牙,聽這家診所專看幼兒,醫術有口碑、安撫道具也齊全,沒想到當孩子不安開始哭鬧時,醫生吹氣球的「招式」沒用,為了嚇阻,竟然開始吼罵:「你不要哭了!還有其他人等著看診!我沒時間跟你耗!」陳媽媽難過的說,經過這次慘痛的看診經驗,女兒很長一段時間不願意看病,對醫師的恐懼對已經難以抹滅。

根據兒福聯盟調,有四成兒童害怕上醫院,孩子年紀小,不了解治療為什麼會痛、藥為什麼苦,「要讓孩子喜歡上醫院,實在很困難!」嘉義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博憲,孩子進入醫院一定會緊張,他從國外經驗學到醫師少穿白袍,護士加上圍裙等外觀裝扮的改變,有助孩子卸下心防。即便如此,還是有孩子一到醫院大門就放聲大哭,尬的家長只好先到診間明病情,再迅速的把哭鬧的孩子報入醫院接受診斷。

但走進臺大兒童醫療大樓,明亮的落地窗、舒適的座椅和溫暖的色調,這裡沒有孩子哭聲,許多小病人都是跑到醫院來「玩」。醫療大樓加強通風,讓孩子最害怕的消毒藥水味消失,並由設計師以兒童樂園為理念規畫遊戲區,讓孩子等候看診時,可以玩耍遊戲、放鬆心情。呂立,「小兒科要讓孩子覺得舒服,成人也感到溫馨可愛,這裡可以玩、可以吵,既玩得開心又能把病治好。」

除了硬體,為了讓孩子了解麻醉、打針、斷層掃描等各項檢查,國外通常由兒童醫療輔導師藉由繪本故事來說明,減低孩子不安感,,由於目前臺灣健保仍未給付,醫院大多靠護理師支援。但臺大醫院今年已透過基金會協助,派遣護理員出國學習,希望可以能帶動其他醫院加入,讓小病人看病更安心。

長庚醫院則有近三百名學生志工組成的林口長庚醫院大專志工隊,每天在遊戲室陪伴病童,或到病房探視無法走動的病童,志工督導鄭若君說,魔術、玩具和書籍都是志工陪伴病童的好工具,醫院裡的遊戲間從早到晚都有志工輪值陪病童玩,對於無法離開病床的孩子,他們也會有「病探服務」,到病床邊說故事、玩遊戲,就是希望讓兒童病房裡有笑聲,讓病童不畏懼和疾病對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