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那些貓狗的事—慢一點,很難嗎?

住在雲林華山的好友吳登立,上周在臉書放上了幾張照片。那天他與幾名朋友相約去石壁山區找蜻蜓,剛轉入石壁,就遇到一條南蛇要過馬路,南蛇是台灣野外蛇類中體形最長的蛇,體長最長可達兩百五十公分以上,雖然無毒,但性情並不溫馴,也非保育類蛇種。他們停了幾秒鐘,讓蛇先通行,又走了約百公尺,又見到一條美麗紅竹蛇,這條蛇就沒那好運了,早已被車輪壓扁成了一具屍體,山區的路並不好開,要避開蛇沒多難,但對人類來說,路上什麼都沒有。


路殺(Roadkill)指的是野生動物在路上被車輛撞擊死亡,當人類的開發向內往山林、向外往海岸線擴展,野生動物的棲地不斷縮小,路殺成了見怪不怪的「我很抱歉」。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幾年前在臉書創立了一個公開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開始一個公民科學計畫,一萬一千名社團成員,可以下載「路殺紀錄APP」,即時上傳道路上的死亡野生動物訊息,包括地點與時間,專業人士會協助辨識物種,這些生態資料累積起來,將是未來生態保育施行的重要依據。

只瀏覽社團十月底的發文,嘉義縣大埔鄉台三線351.5K有白鼻心吐血倒在路中央;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聯絡道路「拉拉伊」公車站旁是鼬獾的屍體;新中橫公路127k是被壓扁的黑眉錦蛇;宜蘭惠民路口有再也無法飛翔的黑冠麻鷺;台北市大湖公園木棧道旁的湖區,有條受了人為外傷的龜殼花屍體載沉載浮。

無論是哪種動物遭遇路殺,無論是大是小,會飛天或是遁地走,動物們的屍體多是慘不忍睹。比車輪略小的動物,或像被做成壓花那樣扁平如紙,爆裂的內臟鮮血噴射如花;比車輪大的動物僅有身體被輾壓部分呈現直條扁平狀,死狀悲慘得有點滑稽;更大一點的動物,直接被車輛用力撞飛後摔落地面,就像人類出車禍,四肢骨折、鮮血汩汩自嘴角流出,睜大眼看著車輛繼續急速往來,直至斷氣。

每年夏季,是綠島上的奧氏後相手蟹跨過環海公路,降海孵化幼蟹的季節;抱卵母蟹在潮水呼喚下,順著本能,無視車陣,努力奔向大海。體形只有十元硬幣大小的母蟹,被車輪輾壓後,成了道路上一小攤一小攤的斑駁黑漬,而一天最多會新增數千處黑漬!若非這兩年志工投入護蟹,攝影紀錄,大概多數遊客仍會以為那只是馬路上的長年汙漬吧。

一些動物一直在馬路上死去,對人類的生存有沒有影響?我們無從得知,但站在馬路旁,聽著生物被路殺時猶如氣泡紙壓破般的「啵啵」聲,誰能不心痛如絞?也只有那些從不肯放慢速的騎士或汽車駕駛吧,他們一邊叮嚀著自己的孩子過馬路千萬要小心,一邊「啵啵」地向前駛去。


繪本加映:《過⋯過⋯過馬路》



本文刊登於2016-11-05 聯合報 
【青春名人堂】諶淑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