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進口食品

生活在台灣這座小島,我們每天吃到嘴的食物,可能牽涉到世界多個國家的生產、加工、儲運和銷售,產地遙遠造成種種問題,包括不易及早對源頭控管,僅能仰賴稽查制度,發現問題時,食品往往已流通到市面,除了補救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是未刪節全文,編輯後的文章刊登於經典雜誌四月號,歡迎大家留言給予建議)
台灣仰賴進口食品
文/諶淑婷  攝影/黃世澤

今年一月,網購平台業者公布當年度首波熱銷年貨排行榜,前十名裡,進口食品佔了五名,雷神巧克力、韓國竹鹽海苔、韓式鹽烤魷魚、辣炒年糕餅乾……,而實體通路也不遑多讓,量販店龍頭老大家樂福在今年春節檔期光是青森蘋果就進貨十二個貨櫃,每個貨櫃至少一萬多箱。

那些裝在保麗龍箱、每顆碩大渾圓且尺寸均一的蘋果,在農曆除夕前一週就上架,每天早上九點門市開始營業後,隨著來自各國的蔬果、零嘴與飲料,一起被消費者放入購物籃。


萬國旗下的異國食品

「要不要試試看來自法國的油封鴨胗、油封鴨腿?還是上週跟日本同步上市的零食?」家樂福公關經理何默真領著我穿梭於貨架間,貨架上方裝飾著法國、日本、義大利等各國國旗,觸手所及的商品皆飄洋過海來自數百公里外的農場或食品加工廠。

作為國內量販店龍頭老大,家樂福每年持續增加一千種品項的進口食品,目前總數近萬種,雖然這樣的數字只佔食品類一成,卻被視為重要的加分,「沒辦法出國、或是出國懶得搬貨的人,都可以直接在台灣買到,而且價格和國外差不多。」何默真說。

台大食品安全中心執行長許輔拿出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資料,自二OO二年加入WTO的十五年來,輸入食品的總額曲線便一路上揚,雖然二OO八年曾一度下滑,但二O一一年經濟轉好後,一口氣突破兩千億,而同時間國內食品產業產值約是六千億,進口食品已是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角色。

去年衛福部食藥署公布,全球一百九十三個國家中,有一百六十二個國家的食品輸入台灣,其中前五大國是日本、美國、中國、泰國與越南,而進口食品批數,高達六十一萬多批,與前一年相比,多出十萬多批,其中冠軍為咖啡,分別從七十三國家,進口一萬兩千多批,約三點一萬公噸,進口批數居次的則是冷凍魚類產品。

何默真觀察,台灣賣場增加進口食品販售,二O一三年開始數波食安風暴絕對是主因之一,「這幾年的食安不是環境問題,是人的問題,國內食品品牌與廠商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消費者另尋願意信任的國家,例如日本。」即便日本核災後有輻射污染疑慮,但對消費者來說,日本生產的品質與把關標準還是優於台灣。

況且過去進口食品頂著「舶來品」光環,定價偏高,但近年透過通路商的採購優勢,物超所值甚於本土產品,過去兩千元一瓶的葡萄酒如今售價折半,而讓何默真最感到滿意的是進口水果,從日本來的青森蘋果以特殊設計的保麗龍箱裝盛,透氣良好,一盒十六顆,每顆大小品質齊一,同時在架上販售的台灣水果,包裝精細度卻差很多,也不乏瑕疵品混雜其中。

對國人來說,水果是接觸進口食品的第一步,農業發展史專家劉志偉分析,早在三、四十年前,台灣農業就面臨了食品市場自由化的壓力,首先遭受波及的農產品就是蘋果。

紅蘋果的進口貿易史




台北市梅林水果行第二代經營者袁勝雄,從不避諱提起他大字不識幾個,初中一年級就中斷學業的他,從嘉義北上,到西寧南路中央市場裡工作,那時母親所經營那家水果攤已經頗有聲色,還掉了家鄉的欠款,新店面正準備開張。

那是一九七六年,在台北租一個房間一千元,一碗能填飽肚子的麵是五元,水果還沒有開放進口,梅林水果行店裡賣的蘋果,是在基隆港跟船員買來的日本蘋果,或是美軍眷屬從福利社買來再轉售的的美國蘋果,一顆要價一百五十至三百元,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

在農委會參事廖安定留下的紀錄裡寫著,一九七九年是食品市場開放的關鍵年,當時除飼料、大豆、玉米、小麥開放進口,也由中央信託局採購,每年向美國進口幾千噸蘋果,日本也有一、兩百噸的額度,爾後逐漸增加。



在袁勝雄的回憶裡,一顆蘋果雖然因為進口量增而降價至五十元,但對月薪平均三千元的國人來說,依舊是一週、甚至一個月才吃一次的慰勞品,就連他自己也捨不得吃。

「那時雖然有中央信託局代為採購,但品質不好,水果商各顯神通才能買到獨家好貨,例如透過旅行社安排,讓赴日旅遊的觀光客在機場幫忙帶箱水果回來,報酬是幾顆蘋果。再更積極一點的,就是直接安排人在日本找貨,讓「跑單幫」的人帶回台灣換取傭金。」袁勝雄說。

根據紀錄,一九七八年,蘋果進口總量是八千六百九十二噸,到了一九八七年飆升至八萬五千六百三十五噸,其中一半從美國進口,其次是智利跟韓國,當年度便發生五二O農民運動,抗議農產品進口政策及長期以來農業政策的失當。

但農民走上街頭抗議,無法阻止台灣走向自由貿易的腳步。二OO二年,台灣正式成為WTO會員,農產品市場開放腳步加快,「一天一蘋果」成了小學生也會說的營養目標,曾被認為高貴難得的進口食品,終於成了國人餐桌的尋常風景。

現在,無論是搭乘飛機直送桃園機場,或是走海運來到北中南三地海關,進口食品都能在當晚或隔日發送至全國各地的行口,再由批發商分售下游零售商,進口食品的買賣,簡單、迅速、管道多。



海關抽驗成進口貿易風險

甜露露國際貿易的老闆娘張瓊敏,做食品貿易已經二十多年,「全面開放的這十年,降低了進口的門檻比,只要會講個幾句英文,就能開一家貿易公司,不會講英文,就找一個會講英文的秘書也行!」

尤其進口食品受到海運時間的限制,一個國家、一個出口商出貨的產品,常常搭乘同一艘船,「有次我們一群貿易商在海關等船來,聽到好幾家的貨都上這班船,至少有一百多櫃會同時下貨,一櫃算一千件就好,台灣市場才多大?我們馬上唉嘆,最好船班沈了,大家通通不用領貨,至少保險公司還會賠。」張瓊敏露出無奈的笑容。

進口食品最大的風險在於,每批訂單都要等上至少三週才能送到,誰都無法預料未來的市場行情,也不知道同時間哪些公司也叫了貨,因此貿易商往往在船到港前,先發落好批發管道,一出關就送到全國行口,隔日就能在市場上銷售,搶得先機才能賺錢,「最怕在海關被抽驗,一等就是三天,可能市場行情就掉了。」

「台灣食安問題多,藥檢規定越改越嚴格,以前那些老查驗員可以套交情、塞紅包,這幾年沒辦法了。台灣的藥檢已經比歐盟嚴格了,歐盟能進口,台灣不一定可以,現在高風險水果來台灣的機會低了,大家可以吃到的便宜水果也越來越少。」一位食品進口商私下向我抱怨,他拿出手機的資料,去年十一、十二兩個月,光是櫻桃,香港進三萬八千多件,台灣四萬多件,中國則有一百六十萬件,他擔心的問:「台灣市場又沒有中國的本錢,這麼嚴格擋路好嗎?」



進口食品最常出現不合格的產品類別分別是生鮮冷藏冷凍蔬菜、水果及茶類產品,最常見的不合格問題則是農藥殘留過量,去年九月食藥署所成立的食藥戰情中心,便分析出每年七、八月的颱風季,冷凍冷藏蔬菜大量進口,成了邊境查驗出青菜農藥超標的高峰期。


(以去年八百八十八筆的不合格產品進行分析,去年在海關(邊境查驗)的不合格產品中,前四名依序為「生鮮冷藏冷凍蔬菜」佔213筆(23.9%)、「食用器具」佔191筆(21.5%)、「茶類」佔118筆(13.3%)及「生鮮冷藏冷凍水果」佔116筆(13.1%)。除了器具,其餘3類都是農藥殘留為主。)

「我不太清楚水果為了保鮮會怎麼用藥,蘋果耐放,海運還可以,櫻桃海運我就不敢賣,平常在店裡冷藏櫃超過一週就不新鮮了,何況海運一個月?」這個問題來自一名水果商,不只是他,有愈來愈多消費者存疑,幾週前採收的蔬菜水果,是如何經過了預冷或其他防腐、防蟲措施而來到台灣,畢竟多數蔬果仍採入貨櫃走海運的方式,需要至少一週至三週的運送時間。

每年約有六十萬件進口食品被送到台灣邊境的基隆、桃園、台中、高雄四關,在貨櫃到境前一天,食藥署便依照過去貿易商、國家、產品的不合格紀錄,以及同時間其他國家的警訊等,由電腦風險管控機制,決定抽驗比例一般抽驗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加強抽驗是百分之二十至五十,最嚴格是變成百分之百的逐批查驗,例如日本福島核災後,進口生鮮產品採逐批查驗,除此之外,美加的蔬果、韓國進口白菜、越南與泰國的天然蜜和蜂王漿,以及去年農藥殘留過量出包的進口茶葉,都是今年加強查驗的重點。


(無論有無被抽到都要書面審查,並繳交查驗費用,非關稅,以進口價格乘以千分之一點五,最低費額三百元,最高十幾萬也有可能,查驗完成後,進行單證比對,以前靠紙本傳遞費時,現在通關自動化,報單、許可證比對後,海關線上收到通知即可放行。



防疫檢驗如一場賭博

為了防弊,被抽驗的貨櫃需拉到集中查驗區,食藥署的稽查員必須配戴錄影機,查驗過程全程錄影,採樣數與跟現場隨機採樣原則也全保密。在等待檢驗結果的三天內,需要冷藏的鮮果,貿易商可以提出切結,以提存封倉的方式,將貨櫃移至自己的場地。過去曾發生檢驗報告出來時,廠商已經偷賣,不合格的椰子全流入市場難以追查,三年前也重新修法,提存封倉必須繳納兩倍價格的保證金,地方衛生局則會收到通知,前往確認貨品是否妥善封存。

只是被抽到的報單,取樣、檢驗約需三天,對貿易商來說,被抽到等於錯失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北區管理中心專委魏任廷表示,「不想被抽到,貿易商就要保持良好紀錄,合格率高,被抽到的機率越低,也可以少繳一筆臨場作業費。」


近三年輸入的生鮮冷藏冷凍水果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產品是蜜柑、櫻桃、草莓,不合格批數的出口國是美國、日本、智利,「也可能是因我們向這些國家買得比較多。」魏任廷解釋,產品風險高低的研判,依照過去貿易商、國家、產品的不合格紀錄,以及同時間其他國家的警訊等,一般抽驗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加強抽驗是百分之二十至五十,最嚴格是變成百分之百的逐批查驗,例如日本福島核災後,進口生鮮產品採逐批查驗。可見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


抽驗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食品,如果僅是標示錯誤,改正後即可放行,如果是藥物殘留不合格,必須退貨或是由海關送到焚化場、垃圾掩埋場銷毀,雖然貿易商在十五天內都可以申請復驗,但又要耽擱三天,新鮮的水果沒辦法等,貿易商往往一通電話,立刻轉運出港,從香港拉到中國賣掉,「表面上當然不會說明,不過對方看你走的路線是從美國到台灣,再到香港,大家心裡有數。」張瓊敏說。

不少貿易商傳言,「只要乖一年,隔年就有本錢違規。」魏任廷不以為然,「就算過去十批都合格,也有被抽驗的可能,而且只要一發現不合格,下一批就馬上調整抽驗率,必須達到一定的合格批數,才能解除管制,過去曾有貿易商耍手段,刻意將一份貨拆成好幾張報單,所以我們現在除了規定批數,也規範合格的總量,希望貿易商不要再賭了。」

然而貿易商賭的不只是用藥安全,還包括防疫問題,例如現在進口櫻桃運送規定要用孔洞極小的黑網罩住,但不是每個國家的出口商都願意配合,有些甚至直接開袋運送,一個進口商告訴我:「看到貨櫃時,我們忍不住大罵智利人,這次沒被抽到是幸運,下次被抽到就慘了!」

因為進口食品最複雜的問題在於,除了藥物殘留問題,進口的生鮮蔬果還帶來了病蟲害防治的困難。

「為了抵禦國內現有的病蟲害,我們使用農藥保持收成以成必要之惡,重要的是,該如何防止病蟲害增加,設在國境的檢疫就是我國農業生產植物最外圍的保護圈」農委會防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馮海東解釋。

進口食品檢疫分成不同層級,已經有相當加工程序的乾香菇、葡萄乾,或是醃製品、製成罐頭的蔬菜水果、冷凍產品,不須檢疫,新鮮蔬菜水果或乾椰棗、辣椒乾則須依照報單逐批臨場檢疫,檢疫人員、貨主或被委託的報關行都要到場,一一開櫃、驗貨、封櫃,沒有問題才交由海關放行,從到港、吊櫃、到檢疫結束,平均要三至四小時。

馮海東以蘋果舉例,進口地日本、韓國、美國、智利都是蠹蛾疫區,但外觀看不出病徵,必須切開蘋果,才能找到藏在果核裡的蠹蛾,「邊境檢查唯一用的工具就是肉眼,檢查表皮與果核,經驗累積與分享很重要,所以我們每月都有統計報表,讓檢疫員知道當月哪些國家、哪些產品出了問題,必須特別注意。」

一旦發現病蟲害,食品就必須在裸露、透氣狀態下進燻蒸室,以溴化甲烷處理害蟲,即便是裝箱,箱子也需打孔,一進口商透露,以前的檢查不嚴,只要拜託出口商準備好靠櫃門的兩板「專作薰蒸」即可,現在檢疫嚴格,最多只能由報關行幫忙蓋塊布,不要直接讓溴化甲烷碰觸水果表皮,但燻蒸後的食品還是必須在三天內賣掉,貿易商往往選擇降價丟入傳統市場。


台灣與一些出口國簽訂「工作計畫」,明訂水果的生產與進口條件,若被抓到藏有病蟲,早期採三振條款,抓到三次就停止進口,甚至可能整個國家的都禁止蘋果。現在則可追訴供貨來源,找出有問題的出口商、包裝場、農場,要求暫停供貨,直到提出改善計畫才恢復,盡可能降低影響範圍。另設有七百多處害蟲定期偵測點,防範外來害蟲,包括在港口附近設誘捕裝置,同時也是對本國農產出口的安全保證。)


但無論是食藥署的隨機抽驗或防檢局的逐批檢疫,都有人力不足與場地限制的共同問題。

以每年進口食品申報約六十幾萬批計算,約有五萬多批食品在邊境被抽樣檢驗,其餘也須經過書面審查合格才能准予通關。然而設於基隆、新竹、台中、高雄的四個檢疫局,各分局員額約六十至九十人不等,其中六成人力是現場檢疫人員,食藥署四地則約設五十名查驗員。

場地上,基隆港腹地小,碼頭空間不足,高雄港亦有碼頭分散的問題,貨櫃靠港後卸貨,必須儘速拉到民間租地經營的貨櫃場(境內關外,民間跟交通部申請經營),而各貨櫃場又不相鄰,光基隆就有二十三個貨櫃場,都讓檢疫人員與查驗員花費不少交通時間。

「我們還在想辦法改善時間與人力的限制,有些國家規定貨櫃內要留通道,但台灣的貨櫃可以塞滿,我們只能在最外面的幾櫃,搬幾箱出來,無法檢查的內部確實有不合格的可能。」馮海東說,相較於藥檢不合格就要銷毀或退回,檢疫不合格,只需要將整個貨櫃拖燻蒸,以溴化甲烷處理害蟲,並多付一筆處理費就能放行,對業者來說影響較小,要花心思動手腳的可能性也低一點。

但隨著進口市場開放,台灣開放的口岸與貿易量規模都非幾年前可比擬,相對的,檢疫壓力也加大。馮海東以自由貿易港區內的經濟示範區為例,為了成為快速便利的轉運與加工區,檢疫也被要求速度加快,「病蟲害沒有變太多,但數量增加很多。」


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管理 治標也要治本

從美牛進口、美豬叩關、日本輻射食品等進口食品爭議,不難本應單純的食安問題,已延燒為政治外交、甚至是消費者信心問題。

「台灣對進口食品管理的法令其實很嚴,問題是執行力很弱。」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曾跟著立委前往基隆海關的貨櫃場,在層層堆疊的大貨櫃塔間,看著巨型機械吊臂於頭頂遊走,了解到邊境查驗的困難,「我們邊境管理非常差,就拿基隆海關來說,是跟民間貨櫃場租,中間怎麼動手腳沒人去管,且簽切結書就可以進來,管理權責分散。」而且海關沒有獨立的實驗室,被抽驗的食品必須用保冷袋送到台北配合的檢驗中心,公正與否也是個謎。

賴曉芬說,貨貿之後,台灣飲食自然會走向自由市場之爭,等於將食物的安全交出去,在能徹底把關前,國人飲食觀念應該被翻轉,先要求消費者吃本產的食品,「過去台灣人都認為進口比較好、比較優,但我們要認識台灣本土好的東西,就像日本節目常講本土飲食才是最高級,台灣也該停止鼓勵銅板美食、低消費飲食了。」



重結盟與監督的農業未來

台大食品安全中心執行長許輔分析,進口食品的食安問題可分成治標與治本,「前者靠海關抽驗,但效果有限,因為取樣就只是檢查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還有未知毒物的問題,誰也沒想到台灣豆乾會在香港被驗出違法色素二甲基黃,目前化合物成分有八萬多種,誰能知道要驗什麼?就算下一屆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喊出食品查驗數量要增加到現行十倍,也不一定能改善問題。」

若要治本,他認為可參考日本的「境外農場」,從三十年前開始,日本就因地小、人力成本高,到菲律賓、越南開設農場,栽培方式與標準與日本齊一,減少境外管理問題,但至少要花上十年以上。

他也觀察到,從兩年前強冠公司引進香港的工業豬油混入餿水油製成「全統香豬油」後,台灣食品廠開始趨向聯合採購原料,「以前食品廠跟貿易商買原料,根本不知道原料有問題,現在這些食品廠會去國外產地看工廠、監督生產過程。」他認為台灣食品業市場將會起變化,小貿易商若想存活,必須靠結盟,共同下訂單與監督溯源,這也是他期望政府能協助輔導的新方向。

「既然台灣要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未來台灣的農業與食品業只會更被壓縮,台灣一定要發展出特色產業,才能讓自由貿易變成雙方互惠,而不是單方面輸入。」許輔批評,台灣豬肉好,口蹄疫卻遲遲沒辦法根絕,水果品質佳卻沒有長遠的輸出策略,台灣農業必須從「防守型」變成「攻擊型」,被搶市場的同時,也要有搶下國外市場的能力。


而消費者則要提高意識,追求物美的同時,不能把價廉擺在前方,台灣食品產業先升級,才能讓貿易商輸入優質的進口食品,「既然大家都說外國月亮比較圓,那我們就要看清楚多圓,我們要吃的是好品質的食品,別想混水摸魚賣到台灣來!」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