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這篇是舊文重發,因為每年九月過後,就會看到非常多焦慮的小一新生家長發文,發現「在幼兒園快樂學習」的孩子注音趕不上、拼讀能力弱、連帶數學題目也看不懂,很簡單的題目不會寫......然後開頭「都是已經三週/四週了,怎麼還......」然後就會有非常多人建議:安親、補習、多閱讀,順便打擊「學習不可能快樂」。
不不不,就算到了今天也是:才過五週,還有五週,注音的學習才進入一半而已。(請家長問問自己,你可以在五週內從原本只認識ABC,瞬間能自行拼讀英文單字嗎?我猜,許多學了10年英文的家長還是做不到。)
.
親愛的家長,注音是十週教學,接下來進入生字與文章閱讀,但不代表注音教學就終止,這些學習是並進的。
所以孩子學習「注音基礎」的時間,才過了一半,基本上這時間怎麼看都是太短了,再問一次,多少成年人能在十週內學會一套新的拼音系統?我們年幼的小孩,每天真的是 #用盡腦力 在學習的。(所以放學後他們都好累、好會生氣,這是正常的,請查詢「放學後症候群」。)
.
注音學習會不會受挫,很看遇到什麼樣的小一老師,能夠遇到願意一步一步正常教學的老師,應該是理所當然,可惜其實是一種幸運,有些老師先入為主認為學生在幼兒園都學過了;如果沒學過,家長也應協助教會或是送到正音班、安親班加強學會,所以進度飛快,連帶每週測驗、訂正、罰寫又罰寫,讓孩子在反覆抄寫中,很不快樂的學會。
.
這個階段的孩子,同時也在上數學課,寫數學題目時,有些老師明白孩子程度,會用畫圖、標示重點字、課堂說明的方式,讓孩子即使拼讀能力不佳,回家後還是有辦法完成作業;但若遇到此時就不把題目一一解說清楚,認為學生要快點學會自己讀題目的老師,孩子一定會很受挫。
.
建議家長在家裡教功課的時候,可以多給協助,幫孩子在題目裡 #圈選出一些關鍵字,例如「大、小、共、連線」,想辦法度過這十週的過渡期,也要鼓勵小孩,不是他學不來,而是 #目前還沒有學會而已,真心誠意幫小孩加油打氣,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家長也可以主動提醒老師,放慢教學步伐。(雖然溝通不易,但有說有機會)
.
我家兩個小孩分別畢業於理念型私幼、公幼,注音都沒偷跑,也沒有上正音班,兒子確實注音始終學得不太好,但因為大量共讀(不是讓他自己讀),所以到了三年級開始以文字教學為主後,反而很進入狀況,自然科、社會科的理解都很好。當然,他的注音還是不太好(國七),但是他能藉由平板語音輸入的協助,在半小時內編寫出一篇精彩的短篇故事,語文能力絕對沒問題。
補充:當時為了協助兒子,我準備了小本子,每天用注音寫一句話送給他,也鼓勵他回覆我,從一兩個字「ㄏㄠˇ」、「ㄅㄨˋㄧㄠˋ」「ㄨㄛˇㄞˋㄋㄧˇ」慢慢進步到每天拼寫一個句子,當作我們的學習日記本
,現在這本日記本是我們的寶藏呢!請試試看,把你的孩子想像成好朋友的孩子,跳出家長的角度,就會有很多點子,看待、調整孩子現在的學習狀況了。

.
女兒則是無敵幸運,遇到按部就班來的老師,在小一上學期的數學帶得很好,讓她愛死數學了!十週後,她就跟其他提早學注音的孩子程度相當,現在三年級了,國數學習狀況都很穩定,完全沒問題。
.
孩子學習是拉長來看的,不需要因為現在的狀態而過於焦慮,而且要相信,學習真的可以很快樂,某些不快樂的時候,可能是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與他的想法有落差所造成,這時候要好好的討論、停下腳步、看清楚學習的主體是誰,然後幫孩子找方法,而不是責備孩子不肯逼自己。
學習壓力一定會有,就像成人,接下不熟悉、陌生的工作,也會有壓力,但我們會轉換心情、善用工具、擬定策略,讓自己不太快樂可是抱著期待,去把事情完成。然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兒童的學習也是如此,給予正向的鼓勵、滿滿的同理、足夠的支持陪伴、有策略的學習計畫(不是死背硬抄),把學習中不快樂的成分降低吧。
我曾問過兒子,現在回想小一入學時的挫折,他會希望自己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嗎?他說當然不要,他非常滿意自己的幼兒園生活,完全不接觸任何紙筆功課,既然早晚都要學,何必刻意提早開始,其他人提早學,也沒有因此能提早結束學習的時間啊,好有道理喔!
.

連續四年,我每天早上在早餐時間讀一本繪本,讀得很精彩很有趣,然後就把書就放著,孩子放學回家寫完功課後,就會自己拿起書來讀,讀得津津有味。
而且我是用台語讀,想再看一次精彩故事的孩子,用著早晨的印象,去拼讀注音,兩種語言轉換得非常好,現在小三女兒正在讀貓戰士!而我的早餐故事時間也依舊進行,不因孩子可以自行閱讀就中斷。
提醒:雖然我放了一百分的圖(是哥哥畫妹妹),但是孩子不管考幾分,我都會叫他天才,告訴他,「能學會這些知識,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然後告訴他一百次,我愛死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