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繪本- 我不喜歡下課

小孩對於《我不喜歡下課》這個書名非常困惑,怎麼會有小孩不喜歡下課呢?我兒子去學校就是為了下課時間呢!(上課呢?!)

當男孩受害

家長一定很難相信,當男孩遇到性暴力時,有多難說出口。「我有教小孩啊」、「兒子女兒我都有叫他們要拒絕、要小心」,對,但家長沒有考慮到的是,整個社會的「男子氣概」都在叫男孩不要太計較,不要像女生那麼敏感,還有,女追男是賺到。

繪本-窗裡有什麼?

 《窗裡有什麼?》是在學校圖書館挖到的好書,好適合每天要被關在教室裡的孩子!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心情,坐在硬梆梆的木桌椅,看著教室窗外的天空、樹木、其他教室,窗景有限,視線外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呢?我當時一直想著這些。(沒有在上課的意思)

繪本-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

讀到《 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最後一頁,我們才知道,原來這是作者的童年故事,只是在遊戲場裡玩,就要不斷被追問腳去哪裡了?

2025母親節心情

感謝我媽媽讓我能有機會當媽媽,

你把我生得很好!我很健康,天天開心;
感謝兩個小寶貝讓我有機會當媽媽,
我會繼續維持健康,陪你們長大。
你們三人,最會對我發脾氣,
隨便待我還沒有自覺、堅信我永遠都在,
但我能說什麼呢?如果沒有你們,
我人生的困難應該頓時減半,
但樂趣不只減半。
母親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想,
就是真心告訴孩子,謝謝你讓我當媽媽;
也告訴媽媽,
謝謝你讓我有機會成為某人的媽媽。
媽媽這個身份不是一定要有,
卻給了我萬分喜悅。

沒有女權的世界,真香真好?

 吃午餐的時候,兒子看到了金城國中考卷的新聞,問我是怎麼一回事?我在網路上面找了幾張圖片,問他看得出來哪裡有問題嗎?即使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也能馬上指出每一題不恰當的用詞,和曖昧又意義不明的提問,他覺得,成人的世界好誇張。

繪本-大危機百科

 今天早上我們家讀人氣繪本《大危機百科2》,坦白說,這就是兒童日常啊

拿掉父母懲戒權

2024年4月,花蓮縣光復鄉1名1歲多女童因哭鬧,遭宋姓母親與陳姓男友教訓,造成女童頭部重創不治,羈押期滿釋放後,宋女肚子男嬰出生,同年11月虐死1個月大男嬰。

2024年9月,高雄一名31歲陳姓單親媽,育有1歲大的女兒與4月大女嬰,將女嬰獨留家中數日,女嬰活活餓死。
2025年1月,宜蘭市一名3個月大的男嬰遭到父母親長期虐待,重摔在床上致死。
.
近5年台灣每年平均有26名兒少受虐致死或重傷,其中5成診斷出受虐性腦傷,25%以上喪命,活下來的孩子7成會永久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癲癇等,5成以上視力部分或完全喪失。

孩子主張身體界線家人超反感

在五月的台語性教育家長課,有位家長問了好有意思的問題:當孩子主張身體界線時,反應超大,反而讓家人長輩反感,怎麼辦?

問了大致的情境後,家長也再次釐清問題與自己的思考脈絡,其實孩子身邊的成人(尤其是長輩),一直都不尊重孩子的身體界線,覺得可以抱可以摸,講話就來搭肩,孩子的態度一直沒有人注意到,但是上完性教育課程後,孩子學會了 #身體界線 #身體自主權,開始會在別人靠太近、手隨意搭上來時,很大聲的說:「我不喜歡這樣!我有身體自主權!」

兩隻倉鼠的從前從前

來當一天會考生吧,今年的會考作文題,有圖有文,其實蠻有意思,內容說起來卻不是真的有新意,至少目前在臉書上看到的幾篇成人創作,都說教意味濃厚到爆。那麼,可愛的、還沒被「成績壓力」荼毒的小學生,可以寫出什麼樣的內容呢?

讓孩子試試看吧!
題目如下:
圖片提示:有兩隻住在鼠籠裡的倉鼠,一隻倉鼠在打開的門旁似乎想逃, 一隻在玩滾輪。
文字提示:「 牢籠 自由 選擇 盲目 冒險 沈溺」自由發揮,六選一。

領藥詐騙的電話

我我我,也接到 #領藥詐騙 的電話了!當下有種「終於輪到我」的中獎感!我保持著有禮貌又愉悅的心情對話:

最適合推薦給小學生的兒童小說

小學生什麼時候可以進入長篇閱讀?我認為關鍵點不是「年齡」,而是「讀到什麼書」,一本不夠有趣的兒童小說,只會讓孩子覺得閱讀真的很無聊,偏偏大人很容易選到無聊、說教、具備功能的書,然後還要小學生寫讀後心得,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弄得一團糟後,再抱怨孩子考題都看不懂,買閱讀題本刷題練「閱讀」⋯⋯

🤷‍♀️那該怎麼挑書?
我最常推薦的就是美國作家安德魯.克萊門斯的校園系列作品!

網路影片再好看也不要忘記親子共讀

上週末去了花蓮一趟,在花蓮市立圖書館兒童館和親子一起談《我也想當YouTuber》,當作文紙上「我的志願」從醫生、老師變成 YouTuber,孩子看到的是「有趣、有影響力、能賺錢」,而且自主性高,可以決定自己要談什麼,似乎什麼時間、做任何事都可以拍成一支片。

繪本-《跳跳O》

在圖書館當志工的好處,就是能繪本讀到飽,而且是透過孩子的眼睛,挖掘到很多我從來沒注意過的好繪本,例如《跳跳O》。

怎麼和孩子談兒童性暴力新聞

「如果啊,我是說如果,有一天全班很喜歡的老師對你說『你現在把褲子脫掉』, 看到你一臉驚訝的反應,又改口說,只是開玩笑,老師是教你們身體自主權很重要,你會怎麼反應?」上個月的某一晚,我在餐桌上問了孩子這個問題。

這兩年來,台灣發生好多兒童性暴力案件,每一件都有不少孩子受害,我總是在思考,要如何讓孩子「趨吉避凶」?正如同熟知詐騙案套路的人,越能識破詐騙的手法,所以我希望孩子也要了解這些傷害兒童的案子,透過跟孩子討論近期的兒童性暴力新聞也是一個方法,而不是在傷害發生的當下,過度驚嚇、無法反應,或是因為不敢置信而說服自己「是不是我想太多」。

分心

小燦入學時,學校變成滿額學校,一班33個人左右,不只老師吃力,教室也坐得滿滿,小燦因為比較安靜穩定,常常坐在正中間的位置,左右兩邊都有同學(三個人一排)。

其實我光想就覺得擠又煩,但她沒有抱怨過,只有今天真的太熱了,她說正中間的位置,吹不到左邊的冷氣,也吹不到右邊的風扇,她熱到流汗了。
哎呀,媽媽聽了好捨不得,問她要不要帶一支桌上小風扇?她說不用了,「我只要分心,就會忘記很熱了。」小燦分心時在忙什麼?看窗外還是玩擦布?
「我會分心聽老師上課,這樣一下子就到下課時間了。」小燦說。
嗯,小燦搞錯分心的定義了。

相較之下,哥哥很懂。哥哥放學時一臉茫然告訴我,完全不知道英文老師做了什麼考前複習,因為他分心了一整節課。

自學六年的中午魔咒

今早是久違的採訪工作,感謝編輯、受訪者都配合早起,9:30我們就開始工作,讓我11:00準時搭車回新莊,雖然他們也做了心理準備要自己走回家,但下雨的日子,依賴孩子的媽媽如我,還是想要接他們回家。

工作結束時,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我的中午12點魔咒要在六月結束了。自學六年的兒子,要升上國中了,他願意試試看進入體制教育一學期,我終於不需在許許多多的烈日或暴雨或平常的正中午,站在校門前等著帶他回家。準備升上中年級的女兒,也告訴我,他可以處理班上的各種狀況,也能好好上課,不需要申請自學。
也就是說,往後週間的1、2、4,我會有三個完整的工作日!這是育兒12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我想很多小學生媽媽也無法理解我的選擇,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不煩悶,我們母子三人是快快樂樂吵吵鬧鬧,緊密生活,累積了無與倫比的珍貴時光呢。
今年夏天,生活將會起很大的改變,我和小孩正在努力調整,兒子跟我說,他正在學習安撫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放鬆,告訴自己「沒關係」,我覺得很了不起,成人也不見得能做到,但他現在就在學習了。
希望讓未來的七年都能過得很好,那時候兒子就20歲了,我就是成年人的媽媽了(嚇)

以系統性的課程,推動性教育與性平價值觀

這學期最開心的就是以套組模式為學校規劃性教育課程的安排。土城國中給家長的連續三個月線上性教育課程,涵蓋了:生理上的變化、性暴力、如何與孩子進入性的對話。

還有為仁美華德福中小學安排的家長場、學生場、老師場,親師生建立起一致的性價值觀,並做了類似的議題討論。
又為台語路規劃了低幼場、中高年級、家長場,還有低幼的孩子又跑來參加中高場,多聽一次耶!我也扎扎實實練了性教育的台語,動心起念又去報名台語課程了,正向循環,賺到!
今天則是苗栗教師研習場,早上講全面性教育,下午是兒少性暴力的討論與情境演練。連續六小時,我一直幫老師們打氣,老師也幫我打氣,在高鐵站等車時,我一句話都不想說了。

繪本-《跳吧!跳跳》

看到《跳吧!跳跳》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這就是我們家seven的書啊!那隻可愛的乳牛色,雖然只短暫和我們生活了四個月,但是溫暖可愛的笑容,至今讓我們想念不已。

但是,這本書念到一半,我就讀不下去了,孩子也沒有催著我讀完,因為這是一本關於離別的書😭,對送走豆豆、seven的我們來說,實在是有點太沉重了,等到小孩去了學校,我才自己默默流淚把這本書讀完。

性平盲點

這幾個月的講課,我都會特別做一件事,請大家匿名回答,自己其實贊成哪些所謂的 #性平盲點,結果無論是家長、老師、托育人員,都會有人認為:如果女生沒有斥喝說不要騷擾/碰我,那就會被認為沒關係。

我們這個社會對施行性暴力的人異常寬容,我相信這些男人(加害者超過九成以上都是男性),真的以為自己過分有魅力,女人排隊等著被他摸、被他虧,是他握有選擇權,決定對哪種層級的女性吃豆腐,但現在女人就是失去幽默感跟包容性,過度敏感、反應太大。
社會檢討女性有了不舒服的狀況,為什麼還要持續和那位男性見面、相處?卻沒空檢討那位男性,正常一點不要對別人上下其手會死嗎?不開黃腔會口部潰爛嗎?在教室裡不要講些擦邊球笑話就不會教書了嗎?
那些覺得「男性不知道怎麼追求女性了」的男人,拜託,不知道就都不要,讓你的噁爛基因就終止在你這一世,你不只是時代的塵埃,還減損了男性這種生物類型存在的必要性,試試看,和女生相處時不要沒話找話聊,就保持沉默,手放在自己的口袋,會讓你比較有機會活得沒那麼尷尬,活得像個正直的人一點。

光澄捐髮

六月是光澄的大日子,他終於剪掉一頭長髮,完成捐髮的心願了!

這兩年多來真是各種不容易,四升五的暑假最難熬,當時頭髮在沒辦法綁起來的尷尬期,整個夏天我們都在跟披頭散髮造成的煩躁奮戰,我買了頭巾、髮帶、髮夾,都無法解決,撐了好幾個月,終於可以綁一個小馬尾。

小一父母準備清單

 這是幾年前寫的 #小一父母準備清單,稍微修改一下再貼一次。各位小一新生家長,可能會有心慌慌,不知道要不要先準備好學用品、要不要搶先學完注音加上26個英文字母,甚至決定從現在起每天早上七點起床,請冷靜一點,大家務必好好珍惜現在不用趕七點半到校的美妙時光!(但可以開始早一點睡)

小一新生營 你選好了嗎

最近臉書回顧把我拉回兩年前,女兒小燦從幼兒園「河馬班」畢業的日子。

女兒受到土地公的保佑,老師運很好,河馬班兩個老師都很溫柔,當時我在幼兒園當志工,常經過河馬班,都沒聽過老師大聲說話。

教養實踐線上共好團的「去除阻礙班」

我從來不覺得生下孩子的那天,父母就知道怎麼當父母,各行各業都需要進修,父母當然也要,在這一路幫助我許多的,除了信誼《你的0歲孩子》,一直到《你的7歲孩子》,雖然是1998年出版的舊書,有些觀念需要調整,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值得讀。
但7歲後怎麼辦?有了上學的壓力,跟孩子之間的碰撞才是真正衝突的開始啊!現在回想,幼兒時期那些自以爲是的困難,其實是我沒有做好認識孩子的準備;7歲之後,卻是考驗我能不能有接納孩子本質的心胸。
尤其是孩子進入高年級後,青春期威力來得又猛又急,昔日小可愛變成今日小討厭,真的是拍桌(孩子對我拍桌)、怒吼(我吼他),情緒波浪什麼都來,去年底,在朋友推薦下,我先把老公送去人本上「#好話牌工作坊」,課程才300元還送一副好話牌(200元),人本根本是在跟做功德!大概是想多拯救一些無助的父母和被罵到無感的小孩吧。

關於暑假網路風險,給家長的建議

剛從小學畢業、即將升上國中的孩子,比其他年段多了半個月的暑假,國中端的暑期課程也尚未展開,家長想著孩子長大了,除了安排補習課程,其餘時間便放手讓孩子自行規劃。這個微妙的過渡期,成為近年許多兒少性剝削、網路陷阱最常發生的時間點。

「要不要出來見面?」「想不想做點輕鬆好賺的打工?」這些訊息表面看似無害的邀約,實則可能是經過數月經營的精密圈套,所謂的「網友」先建立友誼、投其所好,等孩子認可這份友誼,就設下陷阱,等著孩子心甘情願地走入其中。
我們無法完全隔絕風險,但可以經營有益的親子關係,從理解網路風險、建立溝通橋樑,到創造真實生活的樂趣,為孩子打造一個能被懷念,而不是被遺憾取代的暑假。

韓國繪本分享 《想成為貓的狗》

#韓國繪本分享  《想成為貓的狗》是我在首爾書展買下的第一本書,因為封面的小狗,還有故事內容,都非常像我曾經編給小燦的故事「小灰狗」,在現場賣書的作者非常開心,用心的為我們寫下「燦」這個困難的中文字。

韓國繪本分享 -清水超市-全年365天特價

 #韓國繪本分享 //清水超市-全年365天特價 //

這本繪本的封面看起來有點普通,但蝴蝶頁的各種商品標售圖畫,很吸引我,我就在書店裡用線上翻譯讀完了這本書,然後決定帶它回台灣😀
書裡的主角是超市的工作人員,如果只是講他們多辛勤工作,這本書就不會吸引我了,讓我反覆閱讀的是,作者以平淡的口吻,輕輕地描述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還有他們在超市負責的角色等,大家都很辛苦的把日子過得好一點呢......

腳踏史地-台灣歷史走讀

為什麼要參加台灣歷史走讀? 這陣子和琳懿算了一下,從第一年的劍潭走讀開始,這是第六個做走讀營隊的寒暑假。

寒假還好,但暑假真的很痛苦,氣溫越來越高,走讀的每天都好累,好狼狽,但最後一定是心靈飽滿的下梯,依依不捨的和孩子相約下次見。

本丸超人,飛上天了

我們的本丸超人,飛上天了。

一直以來都非常健康的他,大概從今年五月開始食量減少,體力下降,多數時間都在睡。看著越來越瘦的他,我非常擔心,每週帶他去看醫生,但幾次打點滴、拿藥後,我知道這不是本丸要的,從小就很膽小的他,最喜歡的就是普通的平靜日子。
我們在6/4進行了寵物溝通,分享了彼此的心情,奇妙的是,從那一天開始,本丸食慾恢復了!整天喵喵叫的討吃,我和阿澤輪流在家照顧他,一天可以餵上七八次罐頭泥。就這樣維持了一個月,7/4開始,本丸不吃不喝了,偶爾起身換位置躺著,我和小孩只要經過,一定和他說幾句話、摸摸他,我們盡力的不留遺憾的照護著他。
本丸不愧是本丸,是18年來沒有出過差錯的好貓,沒有尿過床、懶骨頭、榻榻米,也沒有隨意大便......就算要離開,也挑了很好的日子,我帶完了營隊,颱風的風雨也結束了,在這一個沒那麼熱、太陽還有雲遮掩的七月天,在我和孩子的陪伴下,呼吸頻率慢慢的拉長,最後停止。
小燦讓出最近在玩的紙箱,讓本丸躺著,因為是暑假,孩子能和我一起來火化,真是謝謝這隻好貓,直到最後一刻,還這樣照顧我們一家人。
等待火化時,我和小孩一起看了本丸18年來的照片,發現他總是陪著燦燦睡,從嬰兒到現在已長成小女孩。也看到他經歷了麻糬、金瓜、豆豆、seven的離開,不知道他怎麼看待這一切呢?
小孩這一個月來,常常蹲在本丸身邊,摸摸他,告訴他,不要怕,沒關係,已經陪夠我們了,老貓貓可以放心離開了,長大的孩子會互相照顧的。
全家都知道我最偏心本丸,因為他陪我度過了人生好幾個辛苦的時刻,和無數快樂的時刻,每年冬天,他一定跳上床,睡在我的身體左側,還會撥撥我的手,要我左手環抱著他。我和小孩試過,偷偷交換位置,本丸起初會搞錯,但一發現不是媽媽後,就會起身找到我。
這麼好的貓,在天上一定很受喜愛。
我喜歡你,不是因為你這麼好,而是沒辦法不喜歡你。
-
以下是寵物溝通的內容:
我累了,現在只想一直靜靜的躺著,但是我會擔心自己離開後,沒有人好好陪伴你們,之前是我陪著你們送走其他動物,這次輪到我要離開了,家裡卻沒有像我一樣可靠的動物朋友,我有點擔心,你們還好嗎?尤其是燦燦,我很放不下心。
我最想告訴你們的是,我喜歡你們繼續一般的過日子。因為我最喜歡的氣氛,就是這個家常常聚在一起,但大家又各自有各自的位子。雖然家裡成員很多,但是我從來沒有覺得被冷落,我也希望你們繼續再帶新的動物朋友回家,因為在我心裡,家就是要熱熱鬧鬧的。
不過家裡要維持和平的氣氛,其實很難,但我很厲害,學會和狗狗相處,貓跟狗相處是要花很多力氣的。
看到澄澄長大,我覺得很驚訝!怎麼會變大那麼多呢?
燦燦在我心中還是那個小小的孩子,我想送燦燦很多抱抱,燦燦一直疼愛我,放學回來第一個找我,在我耳邊說悄悄話,我都有記在心裡,也好喜歡。
媽媽呢,媽媽真是太忙了,要照顧太多生命,我只能乖乖看著她,希望媽媽知道,我是你很重要的夥伴,我想著陪媽媽一起照顧這個家,有幾年狗狗需要的照顧很多,我不太敢打擾媽媽,但是現在我能感受到全家人全心全意陪伴我,剩下的時間,你們常常輕輕撫摸我,小聲跟我說話就好。
你們就自然的睡覺吧,不用特別陪我了,我也會自然的慢慢睡著,如果有天你們醒來時,我不在了,也不用擔心,我會繼續守著這個家的。

記漢聲五十五周年展「本來.未來」

這場免費展覽,比許多付費展覽更精彩!不只是因為漢聲隨便拿個東西出來就很厲害,而是佈展規劃也用心,大人能仔細看,小孩也會得到樂趣。

我對《漢聲小百科》和《漢聲中國童話》的記憶,是小時候要在表妹家才看得到,長大後,我在二手書店把兩套書買回家,雖然中國童話的部分故事觀念與立場,讓我翻了幾次後,決定讓它留在回憶裡;但《漢聲小百科》滿滿的生活知識和精緻繪圖,還是讓我非常喜愛,常推薦孩子閱讀,例如玉山觀測站的工作生活、櫻花鉤吻鮭的復育等。

寫在大罷免前一晚

在725這一晚,好像什麼也不必多說了,再過一會兒,也不能再說了。

我只想談談這幾天累積而成的情感,
我看到了眾人(各行各業)對台灣濃烈的愛,因為愛台灣,所以行動。
也看到了眾人對特定政黨/政治立場的恨,因為不甘與恨意,所以行動。
我選擇站在愛的那一方,而非去恨,就算在國民黨完全執政的那些年,我依舊愛台灣,不會看衰這塊土地,覺得非吾執政越爛越暢快。
因為我的小孩要在這座島嶼長大,我要在這裡養育我的小孩,我以愛餵飽他們的心,讓他們正直善良快樂。我不要他們學會訕笑、嘲諷、口出惡言。
台灣沒有小小,除非你把中國放在地圖的中央,只要把地球儀稍微轉動一點,你會發現台灣在島鏈的正中央,重要的不得了。
台灣多山,環海,人多,事也多,終日吵鬧,都是奠基於對在此生活的愛。
願明日的我們,都能繼續抱持著今日愛台灣的心,台灣人真的沒有放棄、喪氣、沉默的權利,只能不服輸、不讓步,一直站得很挺。

孩子幾歲該自己洗澡

今天到松山親子館分享幼兒的身體界線如何建立,我一直覺得和幼兒講課是一件吃力的事,因為幼兒很容易分心,理解能力不一,生活經驗少,所以常常你講你的,他玩他的,或是突然飄走、大哭、大鬧,甚至過來摸我的襪子。

《我去上學的時候》

這兩天,社群頁面上好多第一天上學的孩子,哭著走出幼兒園的發文,看起來可愛又可憐,想當初,女兒前三天都開開心心上學,第四天卻告訴我,她「體驗過上學」了,可以不用再體驗了。
我們聊了很多幼兒園的事,從入園放鞋子,到最後穿鞋子等媽媽來接,還畫了幼兒園空間圖,讓她相信,媽媽真的很關心她的上學狀況,不是把她丟到學校不管。
「媽媽,我去上學的時候,你有哭嗎?」女兒自問自答:「我只有哭一下下。」
這句話成了《我去上學的時候》的開頭。

八歲燦燦生日快樂!

8年前的今天,全世界最可愛的小寶貝來到了我的身邊,她就像是我們在她出生前就取好的名字,燦燦發光,照亮了我們這個小小的家。

當親師關係緊張變成認知戰

最近在臉書知名的家長社團,出現非常多樣且口徑相似的貼文—— #恐龍家長與 #教師出走潮,有幾位網友提出提醒與懷疑,我決定花十分鐘認真爬社團,發現這類內容確實被大量、密集地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