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不要讓你的孩子絕望長大

 「我照顧你已經夠辛苦了,到底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早上在游泳池的更衣間,我聽到一個爸爸遞毛巾給更衣室內的兒子時,氣急敗壞的這麼對他大喊:「你幹嘛關門!」從那扇被爸爸拉開的敞開木門,我看到那個孩子至少中年級了,他為什麼不能關門?如果今天爸爸帶的是女兒,他也會叫女兒不准關門嗎?爸爸當下可能覺得關著門,讓他找不到孩子到底在哪一間,熱又焦躁,覺得不要關門是個正常的要求。

九歲的澄澄

澄澄九歲了!他覺得,他的人緣真的好好,生日那天,有很多朋友願意跑來幫他過生日,他說:「因為我是一個滿分的人。」🌟🌟🌟

以圓周率歧視兒童的店家

 有些規定真的讓人笑不出來也看不到什麼大智慧,例如,一家店要求女性/同志/跨性別/65歲以上老人/異男,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30個數字才能進去。

真的很棒我也不想跟異男一起喝咖啡。
真的很棒我也不想有女人同處一室。
真的很棒我不希望這個空間裡有同志。
真的很棒跨性別就是很煩。
真的很棒這不是歧視老人,是歧視帶老人出門的孩子。
.
各種可笑的規定,對象換成兒童,網友就瞬間覺得合理讚爆,這就叫歧視,懂了嗎?
.
越假掰的店,越獨尊「標準化成人」,成人不是不會製造問題,而是成人會付錢。所以成人背不出圓周率,也沒有自制力,還喜歡在店來店裡走來走去,自拍一百次,擋住服務生無數次,都沒關係,因為這是一個友善(有錢的)成人的社會,好溫暖🔥

打破校園裡的權力結構

昨天剛好和 林蔚昀 討論到這次台中居仁案,我和蔚昀說,兒童性侵害以熟人性侵居多,除了無處躲避的同住家人,其餘熟人往往是在團體(機構)中,握有權力人,例如教師、體育教練、神職人員或保育員等,這些性侵加害者可能也不覺得自己是「壞人」(我相信他們還覺得委屈了呢),而是覺得自己「無法抵抗那股喜愛」,相信彼此有情感的依附。

加害者會將這股信念灌輸給受害兒童,讓他們相信自己是特別的,被選中的,讓拒絕與日後揭露都變得十分困難,而這些被挑過的「好孩子」,本來就比較乖順聽話,更不敢相信自己會被傷害,反而自責--是不是我一開始接受了那些特別待遇(接送、禮物、疼愛...),所以讓老師覺得我也同意這樣的對待?這段「關係」是我們一起開始的?

全世界心胸最寬大的人是兒童

上週剛開學,小燦幼兒園主責老師家人確診,新老師還不熟悉學生,我每天上學和放學時間去支援半小時,幼兒非常天兵,好幾個人都像新生連餐袋放在哪都忘了...反而是在家裡什麼都不會的小燦,因為早晚都可以看到媽媽樂開懷,完全沒有開學症候群,在幼兒園雙面人格發揮到極致,靈巧聰明,什麼事都做得又快又好(媽媽回家立刻問她怎麼回事!)幼兒園小孩可愛到爆炸,第四天就有人對我說我愛你!

睡前我和燦寶聊,發現幼兒在校0800~1600,一共要尿6次耶,一早到校集合後、大肌肉時間後、吃午餐前、午睡前、午睡後、放學前,整天都在尿!小燦說,她有時候會走進廁間就走出來,結果被老師發現,現在她會在裡面待一下、沖水,走出來洗手。聽她描述「假裝」的過程,實在很有趣。

02一堂不生氣的寫作課-寫作文沒有標準大綱

  #寫作文 #我的暑假 #寫作文沒有標準大綱

開學第二週了,我終於有時間發文,暑假和開學前兩週過得非常充實/忙碌/混亂,大家的孩子暑假作業有包括作文嗎?在家裡自己教是否有吐血感?相信我,我也一樣!但是,我還是要告訴大家,如何讓寫作文更有趣、更不折磨人,也更快結束🤣

台灣國小教育問題多

週二早上當圖書館志工,是痛苦又開心的事。
痛苦的是,我完全明白遇到爛導師的國小學生每天有多痛苦,沒有值得開心的事(大概是科任課可以遠離導師),每天只求導師不要發瘋就謝天謝地;借書證被當成獎懲扣在老師手上;全班都能借書唯獨被處罰的孩子必須在門口罰站;必須永遠安靜無聲;全班都不准...因為男生...;全班都不准...因為女生...。
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行為是老師的雷,為什麼那麼做又不可以了,其實連成人的我都一頭霧水,忍不住跟老師說:「在圖書館請讓學生放鬆一點。」別說直接被處罰的孩子,其他孩子也一直看著老師臉色行事,深怕自己被罵。這樣過了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個學期,身心能健康到哪裡去?回家還不對爸媽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