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關於小農自產自銷的一些思考

「台灣農民年齡平62歲,主力農家平均年齡為57.5歲,44歲至65歲比例高達88%,25歲至44歲只佔11%(約12525人),未來10至20年,老農陸續凋零後,只剩下1萬多位農民肩負糧食生產與維繫農村社會運作的重任。」

上述台灣農業現況引自上下游農業缺工報導,如何吸引年輕勞動力投入,並有穩定收入,讓農業是事業而非志業,青年間還可彼此合作換工,是當前公認的農村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勞動力的消費者,我不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回鄉去當農夫,那也太小看了農業,我只能不斷去思考,我們還能以什麼樣的姿態,為農村打拼,直接向農夫購買,近年被人為是可翻轉農業產銷的結構的一種方式,用購買來支持友善耕種的小農,讓更多人學習看見農業、土地的價值。

我也這麼試著營運了向好農買好物兩年,得到很多心得,從出生至今,在新莊生活超過30年,但現在我才有比較機會了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作為台北市邊陲地帶,新莊這十多年來的移居者多,人數倍增,新建案不斷。年輕的中產移民,不再像我爸媽那一帶的移民為生活奔忙,這群三四十歲的人,不是非常有錢,但還算有能力挑選自己想吃的食物,我指的是吃好,而非吃貴。

隨著社團人數倍增至千人,買菜戶數穩定至三十至五十戶,我發現持續購買者大多是有家庭、子女尚幼的女性,子女數一至二名,偶一為之的購買者則是單身但有煮食習慣的男子、子女已離巢的中老年夫妻,反而年輕單身女子少,未有子女的夫妻也少。

不過這篇我想談談與農夫的合作。我常常想,這些農夫是我的朋友,我信任他們的人格,但如何讓他們取得消費者信任?制定價格過程中,合理的價格標準在哪裡?NG品到底是自然產物還是技術不佳?另外,自行銷售難度實在很高,無論是包裝、寄送時間掌握、後續服務,到底有多少農夫能持續自產自銷?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到底要多安靜(2)大眾運輸工具篇



身為愛尖叫孩子的媽媽在看到一篇「網友爆料」,寫自己無法忍受一個吵鬧不休的兩歲兒童,建議其母帶孩子下車被拒絕,上PTT討拍,文章寫得溫良恭簡讓,實則做了件欺負人的事,且若他寫得屬實,那位媽媽有安撫小孩,只是他不滿意,他何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呢?我只想回:「你媽當初怎麼沒在公車捷運上扁你?或者就是因為扁了你導致腦袋運作有問題了呢?」

到底要多安靜(1)書店與圖書館篇



從生完孩子後,我就常和阿澤抱怨,我好想開一家讓媽媽能放心洗頭按摩、爸爸可以在旁邊理髮,孩子有個安全區域玩耍但不是開電視的美容院,我真的只是想好好洗個頭,平常在家只能戰鬥澡或是跟兒子一起洗,這麼一家店會很有商機吧!

第二間想開的店,是歡迎孩子去的書店,要趴著看書滾來滾去看書都可以,也可以帶著自己的玩具來,爸媽可以放鬆挑書買書,和其他客人討論書,唯一沒有的可能就是安靜看書(你給我買回家看)。

如果有這樣的電影院也很好,我想要有一間孩子可以講話的電影院。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兩歲前夕的點點滴滴

在公園裡看到小孩全身濕透朝你跑來,一副剛掉入水裡的模樣,生孩子前,我一定驚慌失措,想著這孩子的媽去哪裡了啊?但現在我眼皮都不會抬一下,只「哼!」一聲早就料到了,立刻備妥替換衣服。大概是因為生長於羊水,孩子天生就愛水,且到哪都可以找到水玩。

回顧當媽兩年歷程,實在超累人,暗黑職場算什麼,那些卑鄙小人總會再見的,生產又算什麼,痛完就結束了,當媽媽是無窮無盡的折磨啊!大多數的時間孩子都纏在身上,即便氣溫36度,剩餘時間是追著孩子跑,只要眼睛眨一下就會立刻失去蹤影,孩子起個頭你就要能唱出一首奇怪的兒歌,不管是酷暑或寒冬,都要帶孩子在外跑跳消耗體力,偷懶只會讓自己更慘,大家看到我請不要再提醒我變黑了,我分明最討厭曬太陽啊(攤手)


跟兩歲活動力超強的兒子相處,每天都會發生各種慘況,例如才剛坐上馬桶,就發現兒子摸到桌上紅艷艷在滴汁的火龍果,然後捏著滿屋子跑!衝出去擦地板,一回頭看兒子舉起裝著鮮奶的杯子大力搖晃,在藺草蓆上玩噴射遊戲!解決了一切,脫掉了沾滿大便的尿布,要捲起包好,屁股有大便的兒子卻從浴室逃脫跑掉了………

這就是媽媽的人生。是早起時、睡前都給兒子微笑的人生。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營養午餐「白米事件」有感

營養午餐「白米事件」,昨天朋友談起時,我都只有一句話想說:「合法使用與必要使用是兩件事」,必要一定要合法,若覺得不必要使用,就要討論「為什麼要用」,以及「如何才能不用」,才能看到政府依賴大型團膳業者所造成的飲食現況--一個合法合理但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為何八、九萬名孩子的飯交由一個廠處理?為何地區性的小團膳業者消失了?為何學校養不起/無法養一間自設廚房與廚師?
既然營養午餐是結構面問題,要改變很難(但有團體持續推動中,後面再說),那麼氣急敗壞的家長,有下定決定先改變孩子的午餐內容了嗎?早上作便當太困難,前一晚煮飯時多留一點飯菜呢?是不是連家庭晚餐都一併「外包」了?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速食現象 當餐桌擺在便利商店

這是從今年七月開始,和佳珊一起於經典雜誌寫的專題:「真食餐桌」

前言這樣寫著:是一場從自身飲食行為出發的究竟之旅。我們將深入現代飲食的產銷結構,探究食品鏈裡的「吃」、「煮」、「買」、「種」四階段,拉起消費與生產的連結,期望藉此看清當今餐桌的真實模樣,從而找到改變的契機。除了吃飽,我們有權利要求吃好。

我交出的第一篇是「速食現象 當餐桌擺在便利商店」,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打破自己不在便利商店吃飯的堅持,花了非常多時間,坐在便利商店,喝咖啡吃飯、吃水果,從關東煮到便當、炒麵全吃了一輪,我想寫的不是食安問題--那人人都知但看似迫不得已的接受了,因為諸多的生活上的不得已,我只是去寫出這件事而已。

在此時的寫作思考,我的文章不是用來責備人的,而是用來幫一些人說話的。當我們在質疑便利商店的鮮食消費時,當然還設法促使這個產業往更好的方向改變,但我希望自己能更同理一點才下筆,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坐在那一起吃飯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豆豆,三周年!


親愛的豆豆

昨天晚上睡前,拔拔突然提醒我:「明天是豆豆第二個生日!」是啊是啊,我們日子都過到糊塗了,竟然忘了這麼重要的日子,豆豆,第二個生日快樂。

這一年來我們的生活被寶寶佔據太多,幾乎整天繞著他轉,連留給你的時間真的好少,每天早晚兩次長長的散步,是你唯一能單獨跟我們相處的時間,但最近連晚上散步,寶寶都吵著要一起去了,本來快意亂走的你,配合走路不穩的寶寶慢吞吞前進,心裡頭是不是很悶?我忍不住問拔拔,「豆豆會不會過得很不快樂?如果沒來我們家,會不會幸福一點?」

拔拔很堅定的回答:「不會,因為如果不來我們家,豆豆就會被安樂死了。」我竟然差點忘了你那時正在命運生死關頭上。

但我還是希望你快樂,每天都要更快樂一點,自從寶寶行動力大增,開始「偷襲」你後,好長一段時間,你情願睡在腳邊、客廳,也不靠著我們睡了,雖然那讓我們床變得好寬敞,但我好不甘心,晚上只能輕輕叫喚:「豆豆,過來,豆豆,來。」有時你不理睬我,有時會應付著走過來躺在身邊,過了幾分鐘後又離開。

直到最近,我發現半夜裡你又偷偷摸上枕頭睡覺了,這個幼犬的壞習慣又回來了!你不會知道我有多開心,絕對不會像當初那樣推開你了,豆豆,能聞著你臭呼呼的狗味睡覺太幸福了,讓我知道你會一直在我身邊。

以前我曾取笑你是全台灣最糟的狗,想想你搞過的各種破壞!但生養一個人類後,我才知道豆豆你根本是世界第一好狗,那麼愛吃,卻能忍著小孩搶走你的狗碗,那麼愛軟綿綿的枕頭,卻能把整個枕頭讓出來,被踩到了尾巴也不叫,被爬在身上也只是默默走開,你知道你的體重是他的兩倍,你的力量很大、牙齒很利,指甲能抓傷人,所以總是那麼小心,兩年來朝夕相處,但那個脆弱的小人類沒因為你受過任何傷害。

原來豆豆這麼能克制自己,我好訝異,你不再是那隻莽撞的小狗了嗎?可是轉頭你又咬壞了某個東西,沒有,你還是那麼你,只是對小小人類不可以,你知道的。

但我很高興,你照樣調皮搗蛋的,我們還是得在家裡追著你跑,掏出你嘴裡咬走的東西,外出散步,你還是像一隻套上牽繩的野馬,拔拔的手腕拉得好痛,你那麼健康、活潑、有朝氣,不願改掉的壞毛病,是因為知道我們對你的愛是毫無條件且不會改變的吧?你的蠻橫任性我無所謂,因為你已經用生命回報我們的愛。

豆豆,三年前的這一天,如果我們沒帶走你,你會去哪裡呢?也許你會到有錢人家當個有庭院奔跑的富家狗?也許到了農場當看門狗?有太多可能了,但我怎麼想,現在應該都是最好的結果。

你和我們一家三口,絕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陣容。

媽媽與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