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煩的不只是攜家帶眷抓貓牽狗的南北北南遷徙移動,還有異地表演育兒的痛苦。其實長輩家都比我們台北狗窩舒適空間大,但如果不想表演客廳餵奶,就必須上二樓或是到廁所,嬰兒大便要洗屁股也要上樓,嬰兒要小睡時面臨幼兒必須跟著一起上樓或是把他放在樓下的兩難。更不用說只要客廳有人電視幾乎就是開著的狀態;還有桌上永遠有糖果和熱茶,小時候熱愛的一切,對帶著學齡前幼兒的媽媽來說成了地雷(我知道放水流很好,但吃糖後過度興奮的小孩得到的是長輩的抱怨,大嬰兒也還不能吃糖,一直看電視的小孩不回答長輩101個問題被說沒禮貌,所以要勸我的可以轉身了),而且不是忍幾個小時就能結束的考驗是要忍好幾天!前幾年我也會主動提醒關電視吧,糖果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吧,但過年待客之道,讓長輩為難或是順手又開了(電視或餅乾糖果),久了,變成不斷要求小孩或責怪小孩,還要聽著長輩說:「是媽媽不讓你吃/看喔」,心很累的一段過程...
2019年2月17日 星期日
認識新莊地藏庵
從我有記憶以來,初三從宜蘭老家北返,當天下午或隔天,一定全家到家附近的土地公廟和新莊地藏庵拜拜。
地藏庵沒有行天宮或龍山寺那樣的規模,但也不能說是小廟,有北殿、南殿,還是兩層樓,人多又擠,如果下雨大理石地板濕滑,真的很煩人,加上爸媽也不是隨便讓我們買糖果餅乾棉花糖的個性,也不像宜蘭廟宇有好吃的鹹粥甜湯圓,去拜拜這件事很難被小孩喜愛吧。
反而是這幾年,開始帶著澄澄去拜拜,我才比較懂得欣賞地藏庵建築之美,也因為孩子的提問,對地藏庵供奉的眾神感到好奇。
其實爸媽那代老新莊人喊這裡大眾廟、大眾爺廟,因為是後來才改奉地藏王菩薩為主神。這間建於1757年(清乾隆年間)的老廟,是蓋在亂葬崗上。早期中國移民,未適應新莊沼澤地形,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地方人士出錢、出力,蓋了一間收容枯骨的小廟,才有「大眾廟」之名。
廟裡奉祀了文、武大眾爺,「文大眾爺」指未參加戰爭、械鬥、因貧病過世的亡魂們,而「武大眾爺」則是因戰亂、械鬥殉身的亡魂。祂們被視為是無主孤魂中的首領,可號令眾鬼。到了1840年,新莊一帶常發生閩客械鬥,陣亡者也納入武大眾爺,一起奉祀。
「新莊地藏庵,陽間森羅殿」信徒相信如果有冤屈,同樣冤死的大眾爺會顯靈協助破案,台北地方法院的日本法官因小偷不認罪,曾請大眾爺神像坐鎮;白曉燕命案期間,白冰冰也前往此廟告狀,請求大眾爺抓到三名犯人。
主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北殿一樓是目蓮尊者(地獄救贖之神)、十殿閻羅(管理十八地獄)、董大爺、福德正神、開山功德廳。
福德正神是土地公就不說了。開山功德廳有二大、二小牌位,應是與歷代奉獻廟地、金錢及建設等有功績者,但年代久遠字跡模糊難辨,連廟史都沒記載。這裡也保留了「新莊神社」牌位,日治時期,這裡曾改祭拜「天照大神」及「神武天皇」,戰後恢復供奉地藏王菩薩,附近神社都被拆除,唯獨新莊神社牌位被留下來了,移置功德廳,保存了一段時代記憶。
小時候我最害怕的是「董大爺」,地藏庵的董大爺神格位階更高於一般排爺、差役,身分較接近於指揮辦案及協助文武大眾老爺審理、判決的陰陽司。廳內放有戒板、戒棍、銅鎚、狼牙棒、流星鎚、手銬及虎頭鍘等各種刑具;神像左右配祀文判、武判、牛頭、馬面、七爺、八爺、差役、巡捕等,頗有「司法官」或「警務首長」架式。
民間認為董大爺為掌理訴訟、發誓與詛咒是非之神,在董大爺面前發誓絕對不可虛假,否則必將遭到拘捕及懲罰。還在日治時期,便有百姓因財務糾紛,到這裡立誓、斬雞頭。二戰後,有議員立委參選時,特地來斬雞頭表明自己不賄選的決心。2009年中華職棒假球事件,多位球員被開除的兄弟象隊,也全體到地藏庵焚香祈福、向神明發誓。
南殿一樓主祀的便是文武大眾老爺。一般民間所稱「大眾爺」是「客死異域,暴骨荒郊內外塚地,孤魂無依;憫其香煙不繼,名姓湮沒...」是孤魂厲鬼的概念,但新莊大眾爺具有鑑察、緝捕及審判惡鬼之神格。其中文判官一手持卷宗、一手執筆,負責調查、簿載陰陽界一切善惡之事;武判官則是一手持令牌、一手執兵器(本庵武判官立像為左手持金間),負責執行當事者應得賞罰。
從這裡往二樓走,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對面二樓,則是三寶佛(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 )、十八羅漢。其實直到現在我還是分不清楚,澄澄問的時候我都含糊回答,今天總算一鼓作氣查出資料,下次就不隨便搪塞了。
地藏庵沒有行天宮或龍山寺那樣的規模,但也不能說是小廟,有北殿、南殿,還是兩層樓,人多又擠,如果下雨大理石地板濕滑,真的很煩人,加上爸媽也不是隨便讓我們買糖果餅乾棉花糖的個性,也不像宜蘭廟宇有好吃的鹹粥甜湯圓,去拜拜這件事很難被小孩喜愛吧。
反而是這幾年,開始帶著澄澄去拜拜,我才比較懂得欣賞地藏庵建築之美,也因為孩子的提問,對地藏庵供奉的眾神感到好奇。
其實爸媽那代老新莊人喊這裡大眾廟、大眾爺廟,因為是後來才改奉地藏王菩薩為主神。這間建於1757年(清乾隆年間)的老廟,是蓋在亂葬崗上。早期中國移民,未適應新莊沼澤地形,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地方人士出錢、出力,蓋了一間收容枯骨的小廟,才有「大眾廟」之名。
廟裡奉祀了文、武大眾爺,「文大眾爺」指未參加戰爭、械鬥、因貧病過世的亡魂們,而「武大眾爺」則是因戰亂、械鬥殉身的亡魂。祂們被視為是無主孤魂中的首領,可號令眾鬼。到了1840年,新莊一帶常發生閩客械鬥,陣亡者也納入武大眾爺,一起奉祀。
「新莊地藏庵,陽間森羅殿」信徒相信如果有冤屈,同樣冤死的大眾爺會顯靈協助破案,台北地方法院的日本法官因小偷不認罪,曾請大眾爺神像坐鎮;白曉燕命案期間,白冰冰也前往此廟告狀,請求大眾爺抓到三名犯人。
主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北殿一樓是目蓮尊者(地獄救贖之神)、十殿閻羅(管理十八地獄)、董大爺、福德正神、開山功德廳。
福德正神是土地公就不說了。開山功德廳有二大、二小牌位,應是與歷代奉獻廟地、金錢及建設等有功績者,但年代久遠字跡模糊難辨,連廟史都沒記載。這裡也保留了「新莊神社」牌位,日治時期,這裡曾改祭拜「天照大神」及「神武天皇」,戰後恢復供奉地藏王菩薩,附近神社都被拆除,唯獨新莊神社牌位被留下來了,移置功德廳,保存了一段時代記憶。
小時候我最害怕的是「董大爺」,地藏庵的董大爺神格位階更高於一般排爺、差役,身分較接近於指揮辦案及協助文武大眾老爺審理、判決的陰陽司。廳內放有戒板、戒棍、銅鎚、狼牙棒、流星鎚、手銬及虎頭鍘等各種刑具;神像左右配祀文判、武判、牛頭、馬面、七爺、八爺、差役、巡捕等,頗有「司法官」或「警務首長」架式。
民間認為董大爺為掌理訴訟、發誓與詛咒是非之神,在董大爺面前發誓絕對不可虛假,否則必將遭到拘捕及懲罰。還在日治時期,便有百姓因財務糾紛,到這裡立誓、斬雞頭。二戰後,有議員立委參選時,特地來斬雞頭表明自己不賄選的決心。2009年中華職棒假球事件,多位球員被開除的兄弟象隊,也全體到地藏庵焚香祈福、向神明發誓。
南殿一樓主祀的便是文武大眾老爺。一般民間所稱「大眾爺」是「客死異域,暴骨荒郊內外塚地,孤魂無依;憫其香煙不繼,名姓湮沒...」是孤魂厲鬼的概念,但新莊大眾爺具有鑑察、緝捕及審判惡鬼之神格。其中文判官一手持卷宗、一手執筆,負責調查、簿載陰陽界一切善惡之事;武判官則是一手持令牌、一手執兵器(本庵武判官立像為左手持金間),負責執行當事者應得賞罰。
從這裡往二樓走,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對面二樓,則是三寶佛(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 )、十八羅漢。其實直到現在我還是分不清楚,澄澄問的時候我都含糊回答,今天總算一鼓作氣查出資料,下次就不隨便搪塞了。
生氣之後怎麼辦呢?
過年期間,兄妹間爭執沒比平日少,但因為我們技巧性錯開兩人相處時間,讓兩個孩子都各自擁有獨享父母的幾天,澄澄感覺穩定不少,不過我們還是知道,照顧澄澄與燦燦的心力大概是7:3的分配模式,多數我們全家是繞著澄澄轉的,催促他吃飯、陪伴他更衣如廁(澄澄很抗拒自己做事),專心聽他說話,滿足他各種需求。在燦燦需求還不高時,盡力對待高需求的那一個孩子,是我們目前可以做到的。
昨天燦燦肚子餓,想吃澄澄早餐剩下的麵包,但她不太會咬麵包,咬了好幾口也沒吃到什麼,澄澄從另一個角度看覺得被吃掉太多,勃然大怒拉著麵包袋扯走,燦燦沒放手,就這麼正面朝下的摔下椅子,我伸手要從後面拉住燦的衣服,只把衣服的扣子拉開了。
我先抱起大哭的燦燦,看到澄澄也氣到臉色大變眼眶含淚,就要阿澤去安慰澄澄,阿澤當下無法接受這種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說他沒辦法,我們交換,他揹著委屈大哭的燦燦去散步,我牽著澄澄回到他的房間,鋪好睡墊,請他和我一起躺著。
澄澄不說話,我自言自語,慢慢說,「明明是澄澄的麵包,媽媽卻要你分給燦燦,燦燦吃了好幾口,所以你很生氣,氣到要馬上拿回來,沒想到燦燦就跌倒了。可是你還是很生氣,因為那是你最喜歡的麵包。」澄澄終於說了:「我再也不要跟燦燦當朋友了!我不要她當朋友了!」「好,不要和燦燦當朋友,玩具不分享了,洗澡分開洗,睡覺分開睡,不要當朋友了!」說著說著,我就睡著了😅
一段時間後,阿澤帶著燦燦回來了,我們繼續在房間默不作聲,澄澄說他還是很氣,我想了一下說,「生氣是一定的,可是生氣之後怎麼辦呢?時間一直溜走,吃麵包是一分鐘的事,我們花了半小時生氣,本來這個時候我們要去逛街買東西,現在用一點來生氣。都不想理燦燦,那以後好吃的、好玩的事,就少一個人知道你的感覺了。」我請他想想「生氣」這件事,就離開房間去上廁所了。
再回到房間,我發現燦燦笑嘻嘻的在房間裡晃來晃去,澄澄臉色好多了,他說:「剛剛燦燦來拍拍我的肩膀,我跟她點點頭,我知道我們和好了。」燦燦傻乎乎地模樣,真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嗎?我只覺得她真的是小天使來改變我們家每一個人。
--
後來我問澄澄,看到燦燦摔下椅子有難過或擔心嗎?他說不會,不覺得難過但也不高興,可是如果是別人讓燦燦跌倒,他會很傷心的。
昨天燦燦肚子餓,想吃澄澄早餐剩下的麵包,但她不太會咬麵包,咬了好幾口也沒吃到什麼,澄澄從另一個角度看覺得被吃掉太多,勃然大怒拉著麵包袋扯走,燦燦沒放手,就這麼正面朝下的摔下椅子,我伸手要從後面拉住燦的衣服,只把衣服的扣子拉開了。
我先抱起大哭的燦燦,看到澄澄也氣到臉色大變眼眶含淚,就要阿澤去安慰澄澄,阿澤當下無法接受這種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說他沒辦法,我們交換,他揹著委屈大哭的燦燦去散步,我牽著澄澄回到他的房間,鋪好睡墊,請他和我一起躺著。
澄澄不說話,我自言自語,慢慢說,「明明是澄澄的麵包,媽媽卻要你分給燦燦,燦燦吃了好幾口,所以你很生氣,氣到要馬上拿回來,沒想到燦燦就跌倒了。可是你還是很生氣,因為那是你最喜歡的麵包。」澄澄終於說了:「我再也不要跟燦燦當朋友了!我不要她當朋友了!」「好,不要和燦燦當朋友,玩具不分享了,洗澡分開洗,睡覺分開睡,不要當朋友了!」說著說著,我就睡著了😅
一段時間後,阿澤帶著燦燦回來了,我們繼續在房間默不作聲,澄澄說他還是很氣,我想了一下說,「生氣是一定的,可是生氣之後怎麼辦呢?時間一直溜走,吃麵包是一分鐘的事,我們花了半小時生氣,本來這個時候我們要去逛街買東西,現在用一點來生氣。都不想理燦燦,那以後好吃的、好玩的事,就少一個人知道你的感覺了。」我請他想想「生氣」這件事,就離開房間去上廁所了。
再回到房間,我發現燦燦笑嘻嘻的在房間裡晃來晃去,澄澄臉色好多了,他說:「剛剛燦燦來拍拍我的肩膀,我跟她點點頭,我知道我們和好了。」燦燦傻乎乎地模樣,真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嗎?我只覺得她真的是小天使來改變我們家每一個人。
--
後來我問澄澄,看到燦燦摔下椅子有難過或擔心嗎?他說不會,不覺得難過但也不高興,可是如果是別人讓燦燦跌倒,他會很傷心的。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育兒日記--你還好嗎?
今天帶著小孩在中和錦和公園,那裡最吸引人的就是長長的滾輪溜滑梯,我注意到澄澄和三位不認識的大小孩子一起滑下來,看起來有點擠,我就出聲提醒:「不要擠喔!」沒想到四個孩子都很開心的同時抵達終點時,一名爸爸突然衝上前,對著滑下來的孩子們吼叫,原來另外三個孩子擠到了他的女兒(約3歲), 被罵的孩子包括澄澄,都錯愕地離開了,各自躲在爸媽後頭,他女兒則不為所動已經爬上樓梯要玩第二趟了。
我立刻大聲反問:「先生,你還好嗎?剛剛小孩有點推擠,你覺得心裡不舒服嗎?」他怒回:「什麼你還好嗎!你們的小孩可以這樣推擠我的小孩嗎?」接著就是常聽到的沒規矩、爸媽都不管的...,我又問:「你還好嗎?你要不要緩一下,先問問你的孩子什麼感受呢?」他還是氣沖沖回答: 「什麼你還好嗎?我女兒她很高興,又去玩了!你們可以這樣擠人的嗎?」我回:「對,如果孩子的情緒還好,他們知道這是遊戲過程,你這麼生氣是什麼原因...」我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不用問我你還好嗎?你問問你的小孩什麼感覺!」
我立刻大聲反問:「先生,你還好嗎?剛剛小孩有點推擠,你覺得心裡不舒服嗎?」他怒回:「什麼你還好嗎!你們的小孩可以這樣推擠我的小孩嗎?」接著就是常聽到的沒規矩、爸媽都不管的...,我又問:「你還好嗎?你要不要緩一下,先問問你的孩子什麼感受呢?」他還是氣沖沖回答: 「什麼你還好嗎?我女兒她很高興,又去玩了!你們可以這樣擠人的嗎?」我回:「對,如果孩子的情緒還好,他們知道這是遊戲過程,你這麼生氣是什麼原因...」我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不用問我你還好嗎?你問問你的小孩什麼感覺!」
爸爸育兒-澄澄燦燦篇
不知不覺,阿澤真的做到連續育兒七天的目標了。(這是他剛離職時,向我說過可以試試看的事)
上週三我突然胃炎,除了吃藥就是躺著忍受胃痛,他開始一打二,週四帶著兩個孩子去共學,週五是社區台語共學。週六生動盟尾牙加上一場在桃園的演講,他撐過了一整天,週日本來說好我帶著孩子回娘家讓他休息,結果媽媽已有行程要我們回家。
週一共學我負責,本來說好讓他有段空白時光,結果我隱形眼鏡掉了他只好送來;今天我七點半出門去新竹採訪一整天,澄澄還說他發燒了拒絕上學!雖然晚餐我準備好了,但晚上我回到家時,碗筷在洗碗機裡,掃地機器人出來了,兩個小孩洗好了,他正要去倒垃圾呢!有沒有這麼家政夫上手!
但他垮著一張臉抱怨,一整天一事無成,沒有任何一點點自己的時間,怎麼會這樣,他無法忍受。我問他:「你在同理我這幾年的生活嗎?」他說不是,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今晚不要睡覺要享受自己的時間,有可能嗎?!
可是爸爸獲得了燦燦這麼甜美的笑容耶!
上週三我突然胃炎,除了吃藥就是躺著忍受胃痛,他開始一打二,週四帶著兩個孩子去共學,週五是社區台語共學。週六生動盟尾牙加上一場在桃園的演講,他撐過了一整天,週日本來說好我帶著孩子回娘家讓他休息,結果媽媽已有行程要我們回家。
週一共學我負責,本來說好讓他有段空白時光,結果我隱形眼鏡掉了他只好送來;今天我七點半出門去新竹採訪一整天,澄澄還說他發燒了拒絕上學!雖然晚餐我準備好了,但晚上我回到家時,碗筷在洗碗機裡,掃地機器人出來了,兩個小孩洗好了,他正要去倒垃圾呢!有沒有這麼家政夫上手!
但他垮著一張臉抱怨,一整天一事無成,沒有任何一點點自己的時間,怎麼會這樣,他無法忍受。我問他:「你在同理我這幾年的生活嗎?」他說不是,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今晚不要睡覺要享受自己的時間,有可能嗎?!
可是爸爸獲得了燦燦這麼甜美的笑容耶!
諶淑婷讀《一花一天堂:我與我的重障兒》
黃俐雅是我心中的鬥士,18年來,她不斷為被侵害、體罰、霸凌的孩子發聲,她進學校訪查、開記者會、拉布條抗議,和人本教育基金會共同催生了「零體罰」、「性平教育」及「狼師解聘」等校園人權法案,被救援的學生和家長感謝她;怠職掩過的行政人員討厭她、被糾出來的狼師恨她,甚至有人笑她就是太雞婆了,才會生出「那樣」的孩子。
哪樣的孩子?是重度智能障礙,是約每2萬至5萬名新生兒之中才有一人患的「貓哭症」患者,是26歲還不會喊一聲媽媽的兒子,也是讓她在面對教養的黑暗時,能堅持不放棄與不沉默的推進者。
黃俐雅在《一花一天堂:我與我的重障兒》寫的是自己20多年來照顧多重障礙兒子的心路歷程,育有健康子女的家長讀來必定會感動夾雜著愧疚。我的女兒滿1歲沒多久,我常在餵奶時和她說話,讓她平躺換好尿布後,幫她運動手腳做肢體律動,對著她的皮膚和毛髮呼氣,我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刺激她的感官,黃俐雅也這樣照顧自己的兒子,其實多數家長都做過這些事,不同的是,俐雅的兒子成長腳步非常慢,慢到連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奇蹟。
哪樣的孩子?是重度智能障礙,是約每2萬至5萬名新生兒之中才有一人患的「貓哭症」患者,是26歲還不會喊一聲媽媽的兒子,也是讓她在面對教養的黑暗時,能堅持不放棄與不沉默的推進者。
黃俐雅在《一花一天堂:我與我的重障兒》寫的是自己20多年來照顧多重障礙兒子的心路歷程,育有健康子女的家長讀來必定會感動夾雜著愧疚。我的女兒滿1歲沒多久,我常在餵奶時和她說話,讓她平躺換好尿布後,幫她運動手腳做肢體律動,對著她的皮膚和毛髮呼氣,我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刺激她的感官,黃俐雅也這樣照顧自己的兒子,其實多數家長都做過這些事,不同的是,俐雅的兒子成長腳步非常慢,慢到連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奇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