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小老師都愛依照國語課本擬定一學期的作文課程主題,我並不反對,孩子確實也可以有個對照,知道這類主題的文章「可以長成什麼樣」,但希望各位老師能稍微調整,若孩子參考課文的「形式」,就不用參考「主題」;若希望孩子用同一主題寫作,那麼就不用硬性規定「段落」內容也要符合課文大意。
例如,康軒國語第二課是寫信,信件內容為介紹自己去了哪裡玩、問對方想不想來。老師上完這一堂課要順勢教寫信,就不用限定學生也要寫去哪玩、邀請對方來。也許學生就真的沒去哪玩也不想邀請別人來,或者他根本想勸對方不要去踩雷,不是嗎?
40歲的我很好,為了矯正牙齒,我終於鼓起勇氣治療好牙周問題,戴上20年前就該戴的牙套;果決接受眼睛雷射手術,結束了自幼兒園開始戴眼鏡的歲月;留了很長的頭髮又剪短;認真上運動課程,我滿意自己現在的體態和體能;和兒子學習游泳換氣;六點起床做便當煮早餐;十點和女兒牽手睡覺;每天還記得要抱抱老公。我想要自己是什麼模樣,就那麼去做。
我終於有時間跟澄澄好好討論說謊這件事(沒有妹妹無數次喊叫媽媽,或是故意打岔激怒哥哥),澄澄說,說謊話不完全是怕被媽媽罵,有些就是不想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