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白天專心陪寶包,這週我採「哄睡後寫稿至半夜一點」策略,但到了週五大爆發,累到想昏倒,晚餐後賴在餐廳坐著不肯動。當晚,當機立斷,改採「哄睡後跟著睡,提早起床寫稿」新策略!希望寶包不要馬上轉醒找媽媽(哭)
結局是:十分鐘後就哭了啊雪特!結果週六莫名其妙從八點開始陪寶包玩(菸)早知道多睡一小時。算一算,這樣一晚只睡了9小時,寶寶,很多大人都睡得比你久啊!
澄澄從一出生就沒睡過15個小時,現在更少,晚上加午睡約11個小時。若是在外公家可以下午小睡兩小時,飯和點心都吃完,在家裡卻堅持不睡,不肯吃飯,只想喝奶抱抱坐在媽媽身上!好多朋友建議我睡眠氣氛的營造,我都有,親餵喝奶+安靜房間,但不睡覺就不睡(嘆)。
當澄澄想睡時,會有點焦躁想哭,這時候會很黏,有時順利奶睡,有時他度咕眯一下突然清醒就會生龍活虎彷彿小睡了一小時。但無論如何午睡不超過一小時,不管是獨自在房間還是我陪著,除非交給家人,才會神奇的睡兩小時,不過那代表4點醒來後可以保持清醒的晚上11點…

我覺得好淒涼,比我晚生小孩的朋友都懷第二胎了…(這應該意味著睡眠時間很好吧?)
澄澄的睡眠問題真是讓我苦惱、疲憊。沒有小睡,代表媽媽沒有自己的時間,我的腦中一直擠滿各種要做的事情,煮飯、副食品、家事、買菜團購、寫稿、回信、安排採訪.......有時只是好想剪指甲啊!我的疲憊傳染給阿澤,也讓他備感壓力,他常勸我少作一點事,事實上,我的困境是無法做任何事。
現在,我開始認真考慮起周歲尋找到府保母這件事。因為不希望還花時間接送,也擔心孩子在保母家看電視看平板吃餅乾,其實我只是需要一個人專心陪玩,讓我下午採訪或寫稿,做完晚餐。
我不奢求有個短短的午睡時間,其實生了小孩後,我幾乎沒午睡過,心裡永遠牽掛著等他睡著我要工作回信打電話做家事準備煮飯(好像只有一次在娘家哄寶寶跟著睡著),這心態跟爸爸或家人放空照顧完全不同,是不是因此對孩子的態度也會比較焦躁?
真糟糕......
後補:
經歷了那崩潰的幾日,我已經了解活力充沛的寶包是不可能讓我在白天有餘力工作的,為了更專心照顧他,接下來的一週我這麼做:連續三天,早上九點電訪(我知道很早,幸好我的受訪者是農夫和公務員),讓老公十點前出門上班。接下來的一整日,照顧寶包的同時吸拖地板、準備晚餐、收曬衣服,傍晚先遛豆豆後,再單獨與寶包走一段長長的散步。他一天有兩次小睡,第一次的一小時,可以讓我打幾通電話、回信、回訊息、把家事收尾,第二次小睡約半小時,可以和下班回家的阿澤火速吃完晚餐,接著阿澤看顧寶包,我工作或放空漫遊網路,十一點寶包睡後,才真的能專注精神,寫篇稿子或是打訪談錄音,凌晨一點心神耗盡爬上床,餵了夜奶後睡覺。
好像走得很順,但我感覺生活像是一顆未爆彈,似乎緊繃到快崩潰的痛感。疲憊與壓力讓阿澤好像做再多也無法讓我放鬆,他開始勸我減少工作量、暫停賣菜社團、將寶包交給保母,不要堅持做「我理想的自己」,試著做「可以做到的自己」。(突然發現他好理性)
但手邊在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身份我都喜歡,我喜歡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喜歡和農夫聯繫討論農產銷售,也喜歡採訪帶來的生活彈性(還有重要的收入)。說要取捨,哪件事也不想放掉,昨晚散步時經過爸爸三十年前開家庭工廠的轉角,鐵門拉下,被租做倉庫,我想如果能租下來賣菜,每天供應時令便當多好,不是賣一個個便當,而是幾種菜色,讓人買回家三菜一湯上桌,回家吃飯。阿澤說,不要什麼都想做。
想起之前受訪者說的,當爸媽的頭幾年,只記得每天拎著孩子跑,根本無暇欣賞他們成長的美好與驚喜,能有喘息時間時,孩子已經大了。我們就像停不下來的旋轉陀螺,孩子出生那刻,繩子抽出。
試著當一名保有自我與夢想的媽媽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