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疫情期間,在家學習的提醒

 //#在家學習的提醒2//

今天應該很多爸媽化身為老師,開始一對一教學

😅然後發現自己的新人格,原來30分鐘就開始不耐煩。不要這樣,因為這不是感冒在家幾天而已,可能是一週兩週甚至更久的事,而且如果只有短短幾天,你更沒必要變成小時候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以下是我家兩年自學的血淚心得,希望能讓你們親子相處更愉快。
1.不要驚訝孩子 #怎麼連這個都不會,你只是忘了自己曾經不會,而且你現在也有很多不會。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為什麼不會,然後孩子不會,不是同個方法一直教,是換個方法教,不然就是你不會了。
2.你不是老師,只是這段時間協助學習,不用動氣,把該走的進度走完就好也不要在旁邊盯著看,給自己找點事做。學校一堂課是40分鐘,你不用10分鐘就不耐煩覺得怎麼講半天都聽不懂,記得多看時間,根本沒有半天,改成想 #我們還有很多時間慢慢搞懂沒關係,然後告訴自己 #不是我想的才是對
3.在自己和孩子中間建立 #情緒海綿,他的情緒不用沾染給你,你會設法解決問題,不是和他一起生氣。同樣的,你的情緒也不是他要承受的,你不是嚴厲的教練或老師,是他親愛的爸媽。可是人一定會很快有情緒,跟孩子建立一個儀式,覺得自己不耐煩時,就去喝水,喝水有益身心健康;孩子寫字很慢,你就深蹲或做自己的工作,運動帶來好心情。孩子生氣時,請他喝水或開合跳,不是處罰那種充滿怒氣的要求,而是告訴他,運動有助轉換情緒,身心愉快,跟他一起跳更好,因為爸媽這段期間胖很快。
4.不用上學的日子,讓孩子早上多睡一小時,你也要睡飽。但在孩子起床前先想好今天的課程,包括好玩的那些,在孩子吃早餐時討論,#讓他自己安排順序與時間,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每個學習活動相隔20-30分鐘,休息時間他要做什麼,只要不是3c,都不需要管,收起你的控制慾!
5.因為3c時間是行程之一,必須好好討論,包括選擇的影片和遊戲、時間長度。最好維持本來在家的習慣,不要因為在家學習就無限延長,但可以 #多元利用,例如平板學習線上英文、取代字典(字真的太小),都很方便,平板也有有趣的英文數學遊戲,可以讓孩子在你很忙時玩。
6.孩子在學校有非常多的發呆時間與空白,他們寫幾個字會停下來幾次很正常,發呆時間比寫的時間長也正常,不用像當兵一樣要求孩子一直保持專注與集中,只要適當不帶情緒的提醒(等5-10秒都沒關係)。孩子專注力有限,在學校一堂課是40分鐘,在家裡可以縮短至30分鐘。時間到了就休息,孩子看起來已經精神渙散也休息,不用勉強孩子完成後才能怎樣怎樣。#學習是充滿彈性的,要告訴自己這件事。其實少了學校各種有的沒的事,你會發現只上課30分鐘、每次休息20-30分鐘,每天進度還是很剛好。
7.準備很多 #讚美詞,隨時都可以用上,你很棒,你比我想得厲害,發音真好聽,數學算得很好耶,寫字越來越好看,有你幫忙做家事真好,能跟你相處這麼久真不錯。
8.孩子學習有狀況,就再次確認,我想知道你為什麼這樣想?你是這個意思嗎?我小時候也學過,我當時是這樣去記/算。孩子如果看似搞錯老師的教法,#不要跟他爭辯,仔細聽完後,告訴他,我們把現在的討論記下來,我問問看老師,先繼續往下好嗎?或是,我有個不同的方法,你要不要看我怎麼算/寫?
9.教學過程 #製造各種樂趣,例如孩子會唸的單字你就在上面畫一個星星送他,畫得醜也沒關係孩子更喜歡。孩子讀了整篇文章,就跟他high five,現在數學英文課本都有小遊戲,和孩子一起玩。跟孩子玩集點遊戲也可以,告訴他在家學習這段時間就像闖關遊戲,全部結束後,可以慶祝一下,開開心心回到學校去。
10.你有四大法寶:不打罵、不挖苦、不責怪、不評價。
和孩子站在一樣的高度想事情。先解決孩子的心情,再來處理他的學習問題。
--
我跟孩子說,我們平常一家人在一起這麼多天是出門旅遊,現在是在家旅遊,會很好玩的!

線上上課初體驗

 #線上上課初體驗,第一天全家就睡過頭

😅我8:33起床,馬上叫醒小孩,然後快速梳洗,8:44加入會議時已經開始上課,然後我發現自己會出現在背景只好久違的去換了褲子。
體育課簡單的做了一些身體伸展動作,國語數學就是一團混亂,只要老師喊關掉麥克風,就會有更多小孩打開麥克風大喊 #關掉麥克風!(我默默傳訊給老師建議她試試看由她關掉所有人的麥克風)
然後過程中,澄澄沒注意到自己點開麥克風(旁邊是 #舉手 的按鈕),所以燦燦在喊要大便、我叫澄澄坐好等等都成了背景音😱
學校縮短了課程,每次上課20分鐘,休息10分鐘,早上只有三堂課,下午學生自行複習。其實低年級真的上不了什麼課,我感覺學校的安排只是要讓孩子喘口氣,跟老師同學說說話,重溫被老師喊名字、同學講屁話的「放鬆生活」,真的很多孩子這樣更放鬆。老師很努力增加互動,還抽籤讓孩子輪流說話,聽到她一直誇獎小孩我覺得好厲害啊。
結束後,澄澄說他比較喜歡實體上課,但最喜歡的是媽媽直接上課,清楚又有效率。可是他明天還是願意花兩小時視訊上課,因為可以看到老師同學,還有,他現在有的是時間(這句我加的)
--
為了拯救孩子視力,阿澤把平板連線電視,但作用不大,因為小孩要按麥克風或是舉手標示,還是得靠近平板。
老師這次學會了把大家都關靜音,上課超安靜,我還在想老師會不會覺得比在班上大吼大叫輕鬆很多,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讓28個孩子靜音,可惜大家很快發現可以自己打開麥克風,就開始打開關上打開關上...然後按了舉手👋跟老師說還沒準備好、不知道答案...🤣
中間要講成語,同學講了一石二鳥,結果澄澄直接離開平板走過來問我們,二石一鳥會怎樣?#不會怎樣你趕快給我回到鏡頭前


--
順便記錄一下科任老師各種奇異上課內容。例如體育老師就在家裡客廳教學(簡單的身體伸展),位置很窄其實我們都只看到她一半動作;but,她老公在旁邊用電腦滑手機佔了畫面1/4位置。
音樂老師上課十分鐘就宣布下課被學生提醒時間還沒到,然後到現在還在問怎麼放大縮小視窗。昨天直接貼個youtube連結叫小孩做出雨聲筒!(如圖)
至於閱讀老師...我真的不知道在幹嘛,我問澄澄在學校上課也是這樣嗎😱然後我建議澄澄以後不要上了,不如自己閱讀半小時。
本土語老師根本沒有用台語上課對話,一直放童謠叫大家跳舞(舞蹈課?),我知道為什麼澄澄堅持不上學校本土語課程了,我到現在還沒聽過老師講台語!
相較之下,導師真的好用心,讓我非常感謝,國語數學都有自己的節奏,生活課就和孩子聊天談疫情生活。對學生不怒也不威,偶爾夾雜一點笑話,讓鏡頭這端的澄澄上課也能笑出來。她花了兩天把軟體研究好後就使用順暢,麥克風收音好,網路順。(沒錯,科任老師網路斷斷續續還收音超差感覺是用手機在上課)
最讓我遺憾的,就是孩子們暑假要分班了,他們上小學後的第一個團體生活,沒有一個好好的結束,實在可惜。

2021疫情下的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到了第三週,老師們都還好嗎?每天都是家長觀摩上課日,很煩吧

🤣 其實家長也很不好過,自己的工作與家務做完,還要協助孩子作業、改作業,然後上傳,很多朋友開始傳訊給老師,他們不跟學校進度了,請老師放寬心。

2021疫情下的孩子

關在家裏,大人壓力很大,看起來不用煩惱工作吃穿的小孩壓力也很大,只是他們不會說而已。這兩週我開始感受到小孩的情緒反撲,例如已經快八歲的澄澄為了家裡最後一個果凍被燦燦吃掉而痛哭😅不過這幾年我們花在他身上的情緒勞動是值得的,給他抱抱安慰,很快就平穩下來,不必因為他怒就爸媽自己跟著怒。
倒是可愛的小燦,情緒猛又烈,氣起來會把桌子東西全掃下去(包括碗盤),也會去推倒木頭椅子,聽她嚎啕大哭20分鐘是我們最近的日常。(一日多次)

澄澄二年級課程結束了

宣布延長三級時,大概是端午後吧,學校課程其實上的差不多了,孩子在家作息也有了規律,但還是常常有整天都在玩,或是忙了整天什麼都沒玩到的感覺。我開始與他討論每天要做些甚麼,列表下來,比較清楚。

首先是每天固定的跳繩,從25下慢慢加,到今天可以跳90下。自己上拋投接球只是想延續接球的敏捷手感,每天25-30下。澄澄對YouTube的兒童運動影片已經沒興趣,不過喜歡兩天玩一次健身環。

我要求他每天讀一本新書,繪本就讀給燦燦聽,文字書分2-3天讀完。家裡書多到這樣讀到開學都不會重複。家事是擦地板、餵動物、晚餐洗米煮飯。以上澄澄完全沒問題,這些對他來說都易如反掌。

有感於澄澄學英文狀況在小二老師的指導下不進反退,我們把他小一至今累積的英文字卡分成五天內,每週一個循環複習,這個我比較會爆氣,因為他沒那麼情願,卻唸得哩哩拉拉,今天我就吼了他。幸好朋友介紹使用英文100課練習,每天十分鐘的簡單任務,加上滿滿的正向鼓勵文字,澄澄竟然真的可以看著書讀出兩個句子(我知道這沒什麼,跟對他來說很有什麼了。)

列表看起來很多,但每件事其實都只要花上10-15分鐘。每完成一件事,澄澄就在上面加上磁鐵做記號,我覺得他很煩時,就看看白板,發現他今天做了不少事呢,隨便他吧。澄澄覺得無聊時,也會看看白板,挑選當下可以先做的事,全部完成時,他很有成就感,會告訴我,現在是自己的時間,他要看書、畫畫、捏黏土。

我發現他蠻有安排時間的能力,例如他喜歡一起床先照顧動物,傍晚洗澡前擦地板、煮飯。讀書他會選在寫完功課來一段不被打擾的閱讀時光。

我們也保有彈性,例如今天悶熱但家裡沒開冷氣,兄妹跑到在浴室玩水,我們覺得開心就好,運動項目就跳過了。家事我會幫他,他也會幫忙折衣服。

每個孩子都不同,澄澄是一個需要穩定性的孩子,他每天幾乎作息固定,連娛樂都差不多(黏土、和媽媽看電影),但每天又能創造一點變化(寫故事、看直播畫畫、畫圖給阿公、做鬆餅當早餐、和媽媽一起刷洗地板)。有列表當參考,他知道自己每天能在做多少事,也知道自己是這個家庭運轉的一環,並確保自己持續進步、成長中。我們累積著他的跳繩數、讀書量、英文課程。
--
疫情三級在家上課以後,我們把睡覺時間往後延一小時,晚上多了家庭電影時間。我跟澄澄都很喜歡自創系列電影,例如我們第一週看了很多鯊魚片,巨齒鯊、大白鯊、絕鯊島、水深火熱、深海殺機......

第二週我們專攻活屍,看了活屍大軍、末日之戰等活屍片。然後我們也看大蟒蛇血蘭花、哥吉拉大戰金剛,孩子對巨大的生物非常著迷。中間穿插了生存家族、狗狗的旅程、平成狸合戰這類比較適合兒童的溫馨電影。

澄澄有天問我龍捲風的構造,我就邀請他一起看龍捲風,雖然是1996年舊片,但非常緊湊精彩,從頭到尾都是高潮,海倫杭特當時超美,我們也看得很開心。

在那之前,我們曾經沉迷異形好一段時間,從異形1開始看,一集一集認真看,連異形戰場2都看完,澄澄對異形每個型態都非常熟悉,而且知道她有多完美,燦燦很疼惜異形女王被人類攻擊擺弄(控制生蛋)。

這個週末,我們看神鬼傳奇1、2,因為ICRT剛好介紹了開羅的博物館新開幕,木乃伊搬家的新聞(2021/4),電影實在太精采了!然後,今晚睡前不小心點開神劍闖江湖,我跟澄澄說,現在的小孩喜歡鬼滅之刃,但媽媽小時候,全班都在瘋緋村劍心好嗎!我們點開2012年那集,佐藤健實在帥到爆炸,馬上決定接下來就是把劍心追完。

我喜歡澄澄看電影的多元口味和堅持,他看電影時不滑手機,不分心,雖然問題有點多,但該笑就笑該怕就怕,情緒反應超多,總覺得他是能欣賞、享受電影、在其中找到樂趣的孩子。

澄要八歲了,我很抱歉常常吼他。也很無奈他其實常常沒感覺到我在生氣,更不知道我在氣什麼,我常常給自己十分鐘半小時冷靜下來,告訴自己沒有當事人,別氣了。我們的負面情緒對他來說雲淡風輕,他不受威脅,總是正面的看待世界,相信所有奇妙的未知事物,他相信鬼神宇宙外星人樹神座敷童子等等,每天也有好多冷笑話要跟我講,我覺得自己很愛他,但還是受困於情緒與無來由的壓力,對他不耐煩。所以我會非常認真的鼓勵他、肯定他、不厭其煩的說愛他,他說的故事我會寫下來,他的五官髮絲與身體骨骼都讓我讚美,我希望澄澄永遠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不要被別人的情緒打敗。

--

我問澄澄,他最喜歡什麼課?什麼老師?沒想到是他最不拿手的國語課😅最喜歡導師!其他的課也都還算喜歡,沒有不喜歡的課,實在太棒了,我們一致認為這個小二生活很不錯,雖然我記得二上他被欺負得好慘(餐袋還被丟了),但在五月時,他們全班幾乎都玩在一起,老師真的很棒很了不起,真的如她所說,給孩子時間和理解,他們會回應你的信任。

我知道有很多欺負狀況不是等待就可以的,所以更覺得老師這段時間的苦心與學生們的努力,非常珍貴。

希望三年級的澄澄一樣快樂,如果不快樂,我們就合力把日子變快樂。

親愛的澄澄,我愛你!

重返十八歲的李到硯

 #迷妹文不喜勿入

Yo Yo Cat 推薦下,我終於看了 #重返十八歲,立刻被李到硯的爽朗感洗滌了三級在家的沉悶身心。

七歲的小孩大哭又尖叫怎麼辦?

七歲的小孩大哭又尖叫怎麼辦?我在家長社團看到這樣的發問,多數人回答「冷處理」,比較好的是「冷處理,之後再關心」,殘酷的有「罰寫」、「關廁所」、「帶到房間讓他哭完」、「推到門外哭給鄰居聽」、「從頭往下淋冷水」、「打到閉嘴」。

不管是哪一種都很恐怖。我可以想像小孩當下的心裂成碎片,又怒又怕又委屈,懷疑爸媽不愛自己,覺得全世界都不了解自己,有話說不出來,哭到最後,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清楚了。